“你要离开山下村了?”叶醒枝第一反应是陆葵葵要见不到爹爹了!
徐行之道:“我去洛州参加秋闱。”
目光落在少女的脸上,徐行之想,可能这会是与叶醒枝的最后一次见面。
感受到自己的右手被肉乎乎的小手握上,徐行之垂眸,陆葵葵脆生生的声音响起,“哥哥要去哪里?”
徐行之道:“要去洛州参加秋闱。”
陆葵葵不知道洛州在哪里,也听不懂什么是秋闱,“哥哥,葵葵不想你走,葵葵也要去!”
徐行之一愣,心头涌起了和陆葵葵圆圆脸蛋上一样的不舍,这应该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小葵花吧。
若陆葵葵是他的妹妹就好了!
徐行之俯身,抱起了陆葵葵, “哥哥也舍不得你啊!”
真是奇怪,徐家那已经去了地底下的一家三口,把他禁锢在山下村整整十八年,他费尽心思才除掉徐东来、王霞和徐众望,不必再像之前那样藏拙,也不必再遭受暗算,不会“命不好”无法去到洛州参加秋闱了,此次离开山下村,徐行之该是畅快的,可此时他的心中却是有些不舍。
而让他产生这股情绪的人,是陆葵葵,还有叶醒枝。
徐行之出了声,“叶小姐,你可会将葵葵一起带回长安?”
叶醒枝道:“是,我回带葵葵回长安。”
徐行之放心了,若是叶醒枝无法带陆葵葵回长安,要把陆葵葵留在山下村或是送到其他地方,徐行之愿意收养陆葵葵。
带着一个三岁半的陆葵葵去走科举这条路,会很艰辛,但徐行之并不是冲动为之。
“王东衙差已经把葵葵的户籍文书办好了,我今天就是带她来舅舅坟前告诉舅舅这个好消息的。”叶醒枝补充道。
徐行之勾了勾唇,“这是好事。”
现在还不是父女相认的好时机,一旦把陆葵葵的存在告诉了徐行之,叶醒枝与徐行之也就被绑在了一起,可她并不愿这样;再者徐行之和陆葵葵的爹爹陆时安是否为同一个人,还不能十分确定。第三个原因嘛,徐行之要去洛州参加秋闱,这个时候把三岁半的陆葵葵其实是他从七年后穿回来的女儿的消息说出来,这不是在害徐行之吗?
再有三个月就是秋闱了,突然多出来一个三岁半的女儿,徐行之要如何备考?
即便徐行之十岁就中秀才,他知道此事后也绝对不会毫无波澜。
秋闱之后还有春闱,若徐行之有幸能到长安,那叶醒枝会考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若徐行之今年八月名落孙山去不了长安,那叶醒枝就给陆葵葵再找一个爹爹吧。
“叶小姐的救命之恩,行之铭记于心,若有一日行之有幸去到长安,愿为叶小姐差遣。”徐行之很清楚,叶醒枝是官家小姐,而他只有名字出现在秋闱的桂榜上去到长安,才有资格去报恩,才有资格和叶醒枝以及陆葵葵见面。
“差遣就不必了。”叶醒枝杏眼弯了弯,“徐公子,祝你此去得偿所愿,平安顺利,葵葵在长安等你。”
听到叶醒枝的最后一句话,徐行之愣了愣,随即正色道:“我会的!”
只要死不了,他就会去到长安!
“爹爹可以不要走吗?”趴在徐行之的怀里,陆葵葵撇了撇小嘴儿。
找到了娘亲,又好不容易找到了爹爹,可是她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喊娘亲和爹爹,现在爹爹又要走了,陆葵葵不知道怎么才能再找到爹爹。
“葵葵……”
听着陆葵葵的哭声,徐行之只觉自己的一颗心像是被人捏了一下。
陆葵葵都冒出鼻涕泡了,该是多么舍不得他啊!
陆葵葵又对他喊出了“爹爹”这两个字,可是,他不是陆葵葵的爹爹。
如果他是陆葵葵的爹爹该有多好!
徐行之心头酸涩,“等哥哥去长安找你!”
叶醒枝也过来安慰了几句,陆葵葵抽噎着小身子,在葵花小包里掏了掏,“这是葵葵爱玩的草蚂蚱,给爹爹带着,爹爹要来找葵葵哟!”
像是担心徐行之会忘记,陆葵葵带着哭腔又补充了一句,“爹爹不要忘记葵葵呦!”
“好。”允诺般徐行之珍重把草蚂蚱收了起来,抵上陆葵葵白嫩嫩的小眉头,“我会每天都想葵葵的!”
夕阳西下,又望了一眼叶醒枝和陆葵葵,徐行之这才踏上回徐家的路。
今夜的陆葵葵,成了水做的小葵花,叶醒枝百般安慰,“别哭了,等你爹爹忙完要事,一定会去长安找你的。”
穿着和叶醒枝同款粉嫩嫩的中衣,陆葵葵眼眶红红的,“爹爹要忙什么大事?”
叶醒枝把她冒出来的鼻涕泡擦去,“你爹爹要读书科考,考过了才能当县令。”
“爹爹是县令啊,为什么还要读书?”陆葵葵哭红的小脸儿满是疑惑。
叶醒枝:“是县令也还要读书啊,读了书才能继续当县令,不然坏人就会把你爹爹抓走,不让你爹爹当县令了!所以,葵葵你不要哭了,等你爹爹通过了秋闱,他就会拿着草蚂蚱来长安找你的!”
陆葵葵哭声小了些,“那得多久啊,娘亲?”
“再有三个月吧!”叶醒枝随口一说。
陆葵葵不知道三个月是多长时间,“那娘亲要提醒葵葵哟!”
叶醒枝温声应下,“好!”
陆葵葵: “等爹爹来了长安,葵葵要和爹爹娘亲一起住!”
一起住?
叶醒枝先应了下来。
陆葵葵又道:“爹爹要带着葵葵去买绿豆糕和糖葫芦吃!”
吃糖葫芦是不好的,但此刻叶醒枝主打一个通通答应,“行。”
*
去洛州前,徐行之来了县学,打算和同窗一起出发。
徐行之翻阅了一些书籍,又向好几个同窗打听。
“思南县?”其中一个同窗有所耳闻,“好像是黔州下辖的一个下县,听说那里又穷又乱。”
黔州下辖的一个下县?
徐行之眉头微皱,黔州离山下村有千里之远,陆葵葵为何要说自己的爹爹是思南县的县令呢?
徐行之写了一封信寄回山下村,收信之人是叶醒枝。
他把打听到的有关思南县的消息写在了信中,不知是否会对陆葵葵找爹爹有帮助。
未收到这封信时,叶醒枝又来了河清县,把话本子的第二册送到了杨家书肆。
“叶小姐,您可算来了!若不是不知您的住处,我都想去找您了!”相比上次,这一次叶醒枝的身影刚出现在杨家书肆门口,杨掌柜就一脸热情地迎了上来。
可见她写的那本志怪话本子反响不错,叶醒枝落座时心想。
叶醒枝没有想错,杨家书肆虽然定价高,但发售的话本子一贯有质有量,多年下来,在河清县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源,即便是新出来的话本子,只要足够吸睛,一炮而红不是不可能的事,比如河清县赵县令的小女儿,便是杨家书肆的忠实顾客之一。
“一叶先生,这是新书啊?”夜里睡觉前,赵县令的小女儿坐在榻上翻阅着丫鬟白天从杨家书肆买回来的话本子。
虽然整个河清县有两家卖话本子的书肆都很出名,但河清书肆有量无质,杨家书肆的话本子更有内涵,更适合赵县令小女儿这样出身高的女眷解闷看。
赵县令的小女儿第一次看到“一叶先生”这个名字,翻开第一章时不抱什么期待,不过看了三章,她就靠在床头抱着这本话本子不放了。
等把第一册看完,赵县令的小女儿把剩下的话本子翻了一遍,也没找到第二册。
心痒痒睡不着觉,赵县令的小女儿还在想这本话本子的情节,真的会有贵公子一样的山神吗?被山神帮过的那些村民肯定要爱上山神吧?会不会县学里某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其实就是山神所化呢?
赵县令的小女儿也想一睹山神的俊容,夜深了还不忘叮嘱丫鬟,“等一叶先生的第二册发售了,你赶快买回来。”
第二日用早膳时,赵县令看到两眼呆愣的小女儿,皱起了额头,“可是又熬夜看话本子了?”
他并不禁止府里女眷观看话本子,但赵县令看不得儿女抱着话本子不放甚至熬夜观看。
担心县令爹爹要训斥她,赵县令的小女儿嘴硬道:“爹爹,女儿是在话本子里学知识的。”
赵县令怒极反笑,也不急着去前头的县衙了,“你说说你学了什么知识?”
学到了如何施法驱邪招魂、如何去山神庙里请出那位贵公子般的山神,当然,赵县令的小女儿可不敢说出来,“女儿…女儿知道树上的榆钱、地里的马齿苋其实都可以蒸着吃,还知道乡下家家户户都有地瓜窖,还有,其实有一些傻子不是傻子,看起来是傻子,但其实有数算天赋的。”
听到前面几句话,赵县令心中的怒火消散一二,虽然他的儿女用不着吃树上的榆钱和地里的马齿苋,但了解民情是好事,不过,听到小女儿的最后一句话,赵县令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胡说,傻子怎么会有数算天赋?”
“是真的,爹爹,XX村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傻子。”虽只是话本子,但一叶先生描绘太过真实,第一册的内容似山泉般缓缓流淌,赵县令的女儿觉得可能真的有这么一个村子,村里山上的山神庙里住着一个贵公子般的山神。
刚出炉的话本子正是新鲜、正合赵县令小女儿的心意,她甚至胆大了些,敢向县令父亲推销这本话本子了,“一叶先生写的这本志怪话本子,女儿其实是被话本子里的一个个小故事所感动,一个母亲八九岁的女儿被村里的老头子欺负,丧了命,村里人都说是犯了外重丧,她女儿的死不是人为,那位母亲却不放弃,最终揪出了杀人凶手。还有一位八十岁的老母亲,照顾了她的傻儿子一辈子,那位老母亲临终前最担心的便是她那六十岁的傻儿子。女儿读后,只觉父母多不易,女儿以后一定要听您和母亲的话!”
当然,赵县令小女儿没敢当着赵县令的面提话本子的主角山神,她放在心里偷偷喜欢就好了。
小女儿孝顺,赵县令心头的怒火彻底消散,听到八十岁老母亲有一个傻儿子的这个故事,他想起了前段时间才办过的老母杀傻儿案。
用老鼠药毒害亲儿,此案不能张扬,不然山下村的那位李婆婆就成了不得好死的罪人,这起案件里被老母亲所毒害的老儿子便是一个傻子。
因着有共通点,赵县令道:“你把你看的这本话本子给为父送来。”
赵县令的小女儿:……早知道就少说话了!
处理过公务,赵县令一边品茶,掀开了小女儿让丫鬟送来的那本志怪话本子,本只是翻上几页就算了,赵县令主要是想看看这本话本子里是如何描写老母和其傻儿子的,因为他贵为县令,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山下村那桩老母杀傻儿案,如果他是李婆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没想到一盏茶喝完了,赵县令还没放下。
等衙差进来时,赵县令面上一本正经,放下了这本志怪话本子,心里却是想,确实挺好看的,等一叶先生所著的第二册出来了,该找什么借口问小女儿借来看呢?
衙差禀告:“大人,县学几位学子来求见。”
来县衙的几位学子是在参加秋闱前来拜别赵县令这个父母官的,其中就有徐行之。
赵县令见了他们,一番寒暄。
临送客前,赵县令想到了方才看过的那本话本子,正巧徐行之也在,递了过去,“行之,你瞧瞧这本话本子可眼熟?”
徐行之十岁中秀才时赵县令并不在任,但来到河清县后,赵县令听说过徐行知的事迹,十岁就中秀才的少年天才总是让人敬佩的,这几年的“命不好”也有不少人为其唏嘘,而最近徐行之又因为堂兄徐众望杀害村女小月一案“大出风头”,徐众望这个杀人犯是个歹竹,不过徐行之并未阻挠衙差办案,在其叔婶亡故前,徐行之更是用心侍奉,赵县令对徐行知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容貌清逸又知礼,岂会不讨喜?
赵县令递过来的这本话本子,背景设定在XX村,主角是山上山神庙里一个贵公子般的山神,被山神帮助过的村民,有前几章溺水即将死亡的男童石头,也有失去了女儿的母亲,还有一个傻儿子的老母亲,徐行之翻了几章,自是觉得眼熟。
和山下村以及村里发生的那两起命案很是相像,不过,与现实不同,该话本子里有贵公子般的山神在,那些死于非命的孩童们最终被招回了魂魄,那位八十岁老母亲的傻儿子,最终也得到了山神的帮助,老母亲没有背负亲手杀傻儿子的痛苦。
徐行之道:“大人,是有些眼熟。”
“该不会是你们村中哪位读书人所著吧?”赵县令对下辖各个村子都有所了解,不过,下一息他就改了口,“这位一叶先生瞧着是个姑娘家,不会是你们村中之人。”
徐行之不置可否,却莫名想到了一位姓叶的小娘子。
山下村确实没有能写出话本子的小娘子,但叶醒枝绝对可以。
望着“一叶先生”这四个字,徐行之若有所思,会是她吗?
话本子里除了背景和部分故事相像,叶醒枝前段时间还向他打听过话本子以及河清县两家书肆的事情。
赵县令又问了徐行之一些李婆婆和其傻儿子李平安生前的事情,得知李平安傻归傻,却是和一叶先生这本话本子所写一样,于数算上有天赋,赵县令很是惊讶。
徐行之道:“大人,学生考校过平安叔,平安叔的算盘,打得比县里一些账房先生都要好,学生本是想给他找个活计,好减轻李婆婆的负担,可惜平安叔生前性情不定,无法胜任。”
赵县令问道:“若是能调理好他的情绪,可能去铺子里当账房先生?”
“可以。”徐行之道。
赵县令叹口气,八十岁的李婆婆毒杀其傻儿子一案,一直是赵县令心中的一根刺,此案的悲哀之处在于纵使赵县令和李婆婆换一换,他可能也会买包老鼠药。
这就是穷苦人家的悲哀啊!
这也是赵县令从小女儿那里借来这本话本子的原因。
赵县令想要找到解决方法。
像李平安这种看起来是个傻子但有数算天赋的人,应当不止他一个,整个大陈朝,有李婆婆这般困境的,定然也不只李婆婆一人。
如今听了徐行之的一番讲述,赵县令想,若是有方法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