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三六九龄

第 150 章 户部右侍郎。

小说: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作者:

三六九龄

分类:

古典言情

第150章户部右侍郎。

在美好愿景的激励之下,他很快将《平西南策》的文稿修改完毕,呈送御览。

此文通篇没有修辞,只用最简练的文句献策如何向西南移民、屯田、戍军等事宜,朝廷每一步要做什么事情都写得一目了然,皇帝萧敏看后说道:“真实用文也。”

几日后,他把户部尚书秦冲和与兵部尚书魏淳召到上书房,让他们也读一遍,二人浏览之后赞道:“看了此策,臣胸中豁然雄心起,只觉得大理国易图,也值得花费一番谋算。”

萧敏看着他二人说道:“就这么办,一步一步来,不要急,西南那片土地,早晚是我朝的。”

秦、魏两老大臣相互对视一眼:“陛下,只是此事重大,非一朝一夕可办成,不知谁来主持?”

皇帝萧敏的手指轻叩击两下御案:“两位爱卿先行筹备,”户部要物色移民,兵部要时刻保持对大理国的震慑之势,他说道:“户部右侍郎空缺,明年开春之后,让沈归玉补上去吧。”

户部官职,有左右两位侍郎,左侍郎掌赋税钱粮,右侍郎管着户籍田亩,正好经手移民、屯田等事。

他觉得京兆府的事儿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换个人同样可以治理,而如今西南的事为最要紧,于是生出擢沈持为户部右侍郎,以巡视黔州府开矿的名义前往常驻,实则是准备动用手段对付大理国,将其纳入王治之下。

“臣也是这么想的,”两位老尚书齐声道:“沈大人是上佳人选。”

“嗯,”萧敏说道:“二位爱卿退下吧。”又命宣吏部尚书穆一勉来见他。

不大一会儿,吏部尚书穆一勉来到上书房,听说要把沈持从京兆少尹的位子上挪去当户部右侍郎,问道:“那京兆少尹,陛下有意让谁来担任?”

萧敏:“朕看林瑄林状元不错,正好让他去历练历练。”

“沈大人年方弱冠,”穆一勉踌躇道:“就当上户部侍郎会不会太过年少?”比他资历深的多的是。

不如让沈持先当个户部员外郎,再历练几年。

萧敏:“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年少便封狼居胥、禅于姑衍、饮马瀚海,朕的沈爱卿虽是文官,可做的事情与霍将军一样都是

开疆拓土的大事这样一比较穆爱卿还会觉得他年少吗?”

穆一勉笑道:“沈大人正当年。”

不过此次官吏调动大约要等到年底再发公文了。

沈持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还在京兆少尹的位子上没日没夜地忙着——八月十五中秋节很快到来京兆府再次开绣球楼这次比上次还要热闹诸多女郎不再矜持踊跃登上绣球楼抛绣球择婿。

更有心思玲珑的女郎不再用京兆府提供的绣球而是拿出自己的女工缝制精美的绣球在抛绣球那天独领风骚找到了如意郎君。

那绣球还被当作了定情之物又给京城添一桩风流事。

还有的女郎在抛绣球之前抱着琴演奏一曲曲有误周郎顾引得通音律的郎君搭话二人就此看对了眼……看来老把戏永远不过时只要用得顺手都有奇效。

但八月十七这日有两位女郎端着精美的绣球登上楼后底下的郎君一听说是后宫周淑妃的娘家侄女出身清贵的郎君都躲开了唯恐她们的绣球抛给自己。

朝臣们许久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七皇子萧承彧的外祖家周家竟在不知不觉中失势了有成为京城里的破落户的势头。

回想前一阵子皇帝萧敏忽然调原通州知府周六河为闲官太常卿京城弥漫着一股微妙的不安。这种不安也许历朝历代在经历立皇储的时候都会遇到。

不敢押七皇子萧承彧了自然也不会有人上赶着和他的外祖周家结亲。

真是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啊。①

他们把目光渐渐转移到大皇子庄王萧承均的身上觉得他最有可能成为皇储跟当今皇帝一样庄王是宫女所出母亲早逝日后没有外戚干政且他在先前的庄王妃杜氏和离之后娶了更大的京兆世家谢家的女郎为庄王妃近来呼声很高。

近来皇帝召见庄王的次数也多起来萧承均多少有点飘了。更准确地说他想要在他父皇面前展现自己有才干的一面一日在看了沈持的《平西南策》之后说道:“父皇西南不毛之地图来有何用处?”

“况且就算依沈爱卿所言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往上

萧敏觑他

一眼:“打仗?

“庄王,萧敏耐心地教导他:“沈爱卿所写的这些计策,全是在算账,算朝廷将大理国纳入王治之下有多值,你再仔细看看。

朝廷的开支——兵部需要给将士发军饷,运粮草,遇到青黄不接的年头,户部赈灾需要银子,工部营造要花钱,吏部在册的官吏每个月都要从朝廷领取俸禄……这一笔一笔的钱从哪里来?只能问税赋要,问矿山要,归根结底,想要减少西南边关的打仗麻烦,又要开采大理国内的矿产,这才是朝廷的目的所在。

庄王萧承均心不在焉地说道:“是,父皇。

萧敏:“……一看就知道庄王没懂,他心道:朕的大臣们怎么会觉得朕会立他当太子,朕还没眼瞎呢。

终于等到第二轮抛绣球择婿结束,已经快到八月底了。京兆府一统计,媒氏那头说成了两次抛绣球下来成了三四十对夫妇,真不少了。怕后续少年男女对此没了新意,今年京兆府便不再开绣球楼,等到明年春日再说。

且这个月进账的商税又增了两成,看来前来京城做生意的客商又比先前多了。

沈持叫司仓参军钱前去问了那些远道而来的商行,在京城经商是盈利还是亏损,十有八-九的商户说京城人有钱,赚了。

普赚。

商人有钱赚,那么对于京兆府来说是双赢,这是个令人惊喜的结果。

到了九月,深秋时节,秋风萧瑟天气转凉。

随着孟度婚期的临近,沈持少不得去搭把手帮他。乐莲舟的父母早在活着的时候就给她攒了田地、商铺等作为嫁妆,她变卖了之后换成银子,叫人捎话给孟度,说看中哪套宅子就用这些银两买下来,他一文不要,说是她傍身的钱财。自己把大半辈子的积攒,也就不到二百两银子拿出来,在城南稍稍偏僻之处买了套二进院的宅子,虽小,但足够夫妇二人居住。

沈持一并沈家等人都来帮他装潢宅子,屋内屋外的墙面和地面清理平整、洁净后,里外贴上“囍字,又买了些时序的花花草草种在院子里,沈莹等女眷来帮他照料,还请了秦州会馆掌柜申四明的侄子,一个做木匠的后生来给做了一水崭新的家具,只等到了吉日迎娶媳妇儿。

皇帝萧敏也听闻了孟度和乐莲舟的事,说这

二人不容易老天怜悯遇到彼此赐下两匹锦作为新婚贺礼。

十月十二孟度娶亲。

孟度到了迎亲的那日才见到乐莲舟玉颜她生得一张瓜子脸面眉眼温婉是他喜欢的模样到了这个岁数没有了年少的那种轻狂与冲动多半是相守着过日子但他却喜欢的紧

来吃酒的亲朋好友想起成亲一天的礼仪繁琐之累怕他们洞房之夜有心消受却无力支撑心照不宣地没有闹洞房喝了杯喜酒便陆续告辞把花好月圆的静夜留给新婚的夫妇。

……

十月过半后天寒催日短。沈持总觉得每日天不亮就出门到了掌灯时分才进家门与家人打照面的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