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三六九龄

第 147 章 这世上传得最快的...

小说: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作者:

三六九龄

分类:

古典言情

第147章这世上传得最快的

在等绣球楼新刷的漆晾干的同时,京兆府也没闲着,从京兆尹温至到微末衙役小吏都在准备七月七乞巧节那天开办庙会之事宜,自几天前告示发出去后,外地消息灵通的商行连夜向京城调集在庙会上售卖的小玩意儿,如泥塑、木雕、皮影……尤以南方各省的商行居多,他们押着船走水运来京,在运河码头扎堆卸货。

其中一家是来自无锡府的泥人张商行,他家的船头上放着一对穿着婚服的泥塑男女,栩栩如生,非常醒目。掌柜手里还托着单身的泥塑,说是写上名字去拜专司姻缘的元君,元君赐如意郎君或贤妻……还未进城就开张卖出一些泥塑,总之商人是最懂如何迎合消费者心思的。

杭州府出身的翰林院侍讲学士薛溆说,京城的商业繁华比不上江南,那里商贾要多的多,他们挣钱的法子灵活,类似的这些小玩意儿层出不穷,而京城则不多见。

有些在江南做过官的大臣也议论,说那里是当朝最重要的财赋地区,三吴之会,有盐井铜山,有豪门大贾,利之所聚,和京城不一样,世家官宦多,享的是皇粮俸禄,富贵多来自天恩。

他们的话传到皇帝萧敏的耳中,他一点儿都不生气,还说诸爱卿所言属实,还说历朝历代北方边疆常有战争,所以皇帝要坐镇北方调兵遣将,而东南沿海则依仗海域,免去了战争之累,家家户户比较殷实,私塾遍地,是以每三年的春闱大比,他们出的新科进士也多。他感慨着对户部尚书秦冲和说道:“秦爱卿,他们这一来,你的漕运上又能收一大笔银子了。”

“臣估摸着得有万两银子入账,”秦冲和满脸喜气:“国库殷实,臣方能安枕啊。”

萧敏笑道:“秦尚书钻钱眼里出不来了。”

众臣也跟着大笑起来。

当日散朝后沈持回到京兆府,温至来找他说道:“沈大人,七月七那天,谁来主持抛绣球之事?寻个京城有名气的媒婆?”

沈持问司仓参军钱前:“京兆府的媒氏一直空缺?”

“媒氏”就是官府里的媒婆,这个职位从春秋时就有,《周礼·地官·媒氏》中说“媒氏掌万民之判。”,“判”即为婚姻之意,也叫“官媒”,一直到清朝还有,《

红楼梦》里有“官媒来说探春”等句子但从秦朝开始官媒给人说媒的时候不多男女婚约多由家中的七大姑八大姨先物色人选再请媒婆上门说媒多数时候是在记录当年成亲的男女、新生儿等事与府衙中的参军、通判职责重复因而常常是有职位而无官吏。

钱前说道:“沈大人下官手下的书吏姚放兼京兆府的媒氏。”

沈持瞧着温至说道:“温大人不如让姚大人主持再请个能说会道的媒婆活跃场子如何?”

温至:“姚大人为媒氏合该主持抛绣球。”

钱前:“……”也行吧。

“京城有个姓孙的媒婆

沈持还未开口钱前便笑道:“最是个老来俏的。”时常穿着艳色儿衣裳头上簪一朵时令花朵走街串巷地说媒。

“温大人做主便是。”于是叫人去请孙媒婆来相商这媒婆一来沈持便看好她——眉梢眼角俱是圆滑世故身上就带着那股劲儿是个能成事的人。

好了万事俱备。

对于此次京兆府的抛绣球皇帝萧敏不听劝非要让郑昭仪随他一起出宫去抛绣球。郑昭仪连连推脱说她刚诞下十皇子身材圆润失了纤细只怕给陛下丢脸还说不若让淑妃娘娘陪陛下去抛绣球吧。

皇帝萧敏:“京城认识淑妃的人多她一露脸这不就露馅了还是你去吧。”郑琼的岁数也正是京城女郎择婿的年纪他看着她的不盈一握的腰肢笑道:“你去最合适了让他们看看绣球之下全是金龟婿。连朕这样的真龙天子都能砸到。”

还说她来京城这么久了都没有看过皇宫之外的市井借此机会也看一下京城百姓的生活。

郑琼这才勉为其难地应了:“要是妾失手砸痛了陛下还请陛下宽恕。”

“哈哈阿琼这两日先练个手熟吧”皇帝大笑:“到时候砸多重朕都认了。”

郑昭仪这才点点头叫人裁剪了两身京城未出阁的女郎的衣裳预备到七月初七出宫去给京兆府当托。

大臣们哪敢让帝妃出来凑这个热闹纷纷劝谏连京兆府也求他不要老夫聊发少年狂来当托了但是他说他有自己的侍

卫,你们做好你们的事情就行了。

苦劝不听。

他要带着郑琼出宫过七夕的事传到后宫,周淑妃坐立不安。她的大宫女周枚说道:“郑琼现在有了儿子,又这么受陛下宠爱,眼看着要越过娘娘去了。

周淑妃越发的头疼,她心想:她儿子七皇子萧承彧已封雍王,在所有皇子之中最受万岁爷宠爱,要是她伸手动郑琼,一个失手,岂不是连累彧儿连雍王的封号都要失去了。

可是如果不动手,任凭郑琼风头渐盛,养虎为患,到时候动不了她了,该怎么办。

周枚:“趁着她这次出宫的机会,咱们做点手段吧,十皇子总是在宫里的。

“娘娘,她又说道:“咱们神不知鬼不觉吓一吓十皇子,幼儿受了惊吓总会病一场甚至没命的,既动了手脚,又叫人找不出把柄来,娘娘……

“你说,郑琼那个连娘家人都没有的贱人,真能靠一个儿子强过本宫吗?周淑妃犹疑不定。

周枚:“娘娘,防患于未然不可掉以轻心啊。

周淑妃终是下定决心:“你去想个万全的法子,万不可让人瞧出破绽来露出马脚。

“是,娘娘。周枚谋事去了。

七月初六夜里,郑琼临睡前抱了一会儿儿子,快八个月大的小团子眼睛又黑又亮,总是对着她笑,她交待乳娘说道:“明儿我随陛下出宫,你们定要看紧他,莫要叫他饿着或是吃多了,又或者惊着吓着了。

乳娘和宫婢齐声说道:“奴婢一刻不离看着小殿下,请娘娘放心。

郑琼想了想,犹不放心:“明日我不在临华殿的时候,你们关紧大门,不要抱着小殿下出去亦不叫他见别人,还有,明儿只给他喝母乳,粥食先不要喂他吃。

“是,娘娘。

郑琼又拿出财物来赏赐她们:“我来宫里的时日短,全仗着你们的忠心才有今日之福气,略当做我的一点儿心意吧。

临华殿里的奴婢们叩头谢恩:“娘娘言重了。

次日七月初七,文武百官休沐回家陪女眷过乞巧节。

天公作美,流云轻遮烈日,凉风习习,不热。

城南花市一带的树上挂满了大小不一的五彩绣球,上面绣着精美的飞禽走兽等祥瑞图案,微风之中,

璎珞轻舞,如爱慕的心思般拂动人心。

辰时初。

沈持拉了一群挚友从中走过,有孟度、裴惟、李颐、贾岚等人,去绣球楼当托。

“倾慕欲借问,绣球落谁家?”孟度一路走过去,忍不住吟了句诗。众人没见过他作诗,都开始夸。

沈持则笑道:“夫子这诗是吉兆,定会有女郎的绣球落到夫子手里。”

裴惟他们也跟着起哄,弄得孟度有点不自在,飞了沈持好几次眼刀风。

到了绣球楼,未有婚配的郎君在京兆府登记后,从栅栏进入到绣球之下正面的场地,而有意抛绣球的女郎们则从后面登楼。四周围了淅淅沥沥来看热闹的百姓——高门世家并不看好京兆府,说这是胡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