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三六九龄

第 158 章 嘿,此时不趁火打...

小说: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作者:

三六九龄

分类:

古典言情

第158章嘿,此时不趁火打

“既如此,”沈持一笑如朗月入怀:“二位大人稍等,在下叫人取笔墨来,立个字据。”

省得他们出尔反尔,回头不认账。

“沈大人,”段弼的脸色今天就没有好看过:“……在下堂堂一国丞相,不会赖账。”

沈持看了户部员外郎韩绍一眼,这人很有眼色地回屋端了笔墨纸砚来,另外还拿了块他前几日去大万山铜矿巡视时顺手牵回来的一块铜矿石——说来一趟西南不易,要写本见闻回去当传家宝,曲起手指敲了敲,铜矿石发出清脆的音,嘟,嘟,他笑呵呵地说道:“不愧是上品的铜矿石,这声音多好听。”

二段看得眼热,一时心中在想,周胜和李栓两个叛主的玩意儿算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周旋,接过笔来在纸上立了份文书,用了印,保证把这两人给沈持绑了送过来。

沈持满意地笑道:“想来再下的手臂再养个一两日就好,到那时签发公文,不耽误贵国的事儿吧?”

言下之意,你回去准备准备,把该给我的先给我,我再给你铜矿石。

二段今日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只苦瓜,语调发苦地说道:“沈大人安心养病,不急,不急。”

呵,他们那边冶炼铜等着筹铸兵器的都急死了。

沈持端起茶盏:“二位大人好走,在下不能相送了。”

二段从府衙出来,走在曾经自己的国土上,追忆往昔,恨不得抱头痛哭一场,走出鹤州城后,他们找了一家小酒馆喝闷酒:“大理段氏的这片江山在沈持的步步蚕食下,会像一滩日出后的雪渍那样越缩越小。”

“你我都要成为阶下囚。”

段仲秀一拳捶在桌子上:“段清川和段若嫣那两个草包。”根本没有把握除掉沈持却要贸然行动,这不是明摆着挖坑自己跳,给人送好处来了吗。

他俩解酒浇了愁,丧气地回到鸭池城,把沈持要周胜、李栓两个混账玩意儿的事告诉了段思仓。

段思仓找来他的自己挖坑自己跳的专业队来商议,除了争吵和互相埋怨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段大将军怎么连沈持一个文官都除不掉呢……”

嫌段若嫣没用。

吵了

两天,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段若嫣脸色枯黄,她急着要报仇雪耻:“王上,不如再次召集国中比较听话的土司,聚集兵力把昭通郡夺回来。

段清川一听她又提议开战,吓得赶紧劝阻道:“段大将军刚吃了败仗回来,挫羽挫麟,怎么,敢说纠集几处土司的兵力就能打赢?

小说更新,记住域名qiexs◉com㊣(请来企鹅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打赢了没多少好处,打败了当炮灰,土司又不傻,才不会全力为她卖命,来了也是乌合之众。

段若嫣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时候,外头来通报,沈持派人送信来索要盐津县的盐井,催促他们尽快移交给他,以便他的人有盐吃了,浑身才有力气使,才能把铜矿石挑下山来。

“他放屁,段思仓撕碎沈持的来信摔在地上踩了一脚,气得破口大骂:“鸡贼的昭朝大臣。

骂完了还得吩咐段清川:“把盐津县那座盐井给沈持。

“是,父王。段清川于是派人把盐津县内的一口盐井的地图送去给沈持,还暗戳戳地问:你看我现在把盐井都给你了,你能不能把余下的四十余副甲胄给我呢。

沈持自然知道打一巴掌揉三揉的道理,派人把甲胄送给他。

段清川投桃报李,又催着段若嫣把周胜、李栓二人押送给史玉皎。

很快周胜和李栓送进鹤州城,二人胡子拉碴不像人样,看来在段若嫣那里也没混出脸来。

苏瀚气得当时要一剑刺死二人,李栓跪俯在地上哭喊:“将军饶命,饶命……

史玉皎摆摆手让他把李栓带下去军法处置,是个死没跑了。

只有她和周胜二人的时候,史玉皎说道:“周大哥,思南和思娴几岁了?周思南、周思娴是周胜一儿一女,都在京城,两个孩子时常去史老夫人跟前走动。

周胜面有愧色,终是绷不住大哭起来:“将军,我错了。

史玉皎把他的刀放在他面前:“我会照看好嫂子和思南、思娴的,你自己做个了结吧,体面些。周胜给她磕了个头:“谢将军。

说完拿起了刀……

史玉皎背过脸去,等血腥气弥漫时,她走出去关上门。

沈持等在外面:“周副将……

史玉皎点点头:“嗯,他去了。

沈持握着她的手指尖冰冰凉她头一次主动靠在他身上:“没想到我带的兵也会叛逃。”那是她曾视同手足的同袍啊比在沙场上战死了还叫她难受。

“你对他仁至义尽了”他安慰着她说道:“再无须自责。”

史玉皎勉强笑了笑:“听你的。”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还是如压着一块石头那般沉重。

沈持见她情绪微微低落找了个休沐日到田野间去了一趟捉了两只蝈蝈打算点个蝈蝈给她放在书房听唱五音入五脏角音入肝嘛说不定听听鸣唱会疏肝解郁心情好转起来。

然而西南的蝈蝈个体较小鸣声也较小而尖不如北地的强劲有力。他捡起旧日手艺捣鼓半天给两只蝈蝈点了药等他们开口鸣唱起来之后声色跟北地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他改进了数次方法总算让他们叫得柔绵悦耳找当地手巧的人编了个笼子装进去亲自送到史玉皎所在军中的书房里。

头一次听到蝈蝈这么新鲜的鸣唱她讶然:“我早听说京城有人会驭鸣虫之术

沈持立刻接着她的话往下吹牛:“这只是为夫我最不值得一提的小本事了嘿嘿。”

“是吗”史玉皎对他眨了下眸子:“我房里没水用了你能给我屋后的井里打两桶水吗?”

沈持看了眼屋外放着的两个比寻常百姓家大上许多的水桶:“……”

兰翠笑得前仰后合:“算了将军沈大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你就别欺负他了。”

史玉皎又取下弓箭在他眼前晃动:“沈大人去猎只山鸡?”

沈持:“……”吹牛遭报应了。

兰翠又狂笑不止。

这时一个兵士递进来一份公文——

先前沈持提出在鹤州府设立卫所知的奏折送到京城后皇帝萧敏与群臣在早朝上议论都说道:“让将士家属前往屯田耕种倒是个办法。”

就算他日打仗大抵不会出现弃城逃跑的状况毕竟家眷都在城内呢必是拼死守城。

户部本来就为西南守军的军费发愁说道:“让将士与家眷在那里屯田再好不过了。”

于是准奏。

公文一式三份兵部与户部各存一份其余一份

于今日送到史玉皎手中,她看过之后又告知军中将士,叫他们给家中写信,之后要是有家眷愿意来鹤州府的,去军中的书吏处登记,一并安排。

……

另一方面,盐井到手之后,史玉皎立即派兵移驻盐津县。

得知消息后,一众黔州府的官吏没见过盐井,知府俞驯、通判韩越还有盐务官赶来,三个人都扯袖子抹起了眼泪:“盐井,这就是盐井……

到井底稍稍一挖,拉上来就是一篮子白花花的食盐。

“以后,黔地的百姓能吃上二三十文一斗的食盐了,通判韩越是当地人,他眼含热泪说道:“家家户户能买得起盐做饭了。

“来,给我的茶里舀一勺盐,唐注没出息地说道:“我听说茶里加盐好喝。

沈持笑眯眯地说道:“《茶经·五之煮》里说:‘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说的是煮茶时水一烧开立刻放入一勺盐,这样才能提鲜去涩回甘,未听说往杯中放盐就着喝的,既浪费了盐,也辜负了茶叶。

其余人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回到黔州府后,决定以二十文的价格对百姓售卖食盐。

当平价食盐的告示张贴出来后,一大早,百姓就跑到府衙门口排队,等着买盐。俞驯对唐注说道:“务必要告诉黔地的百姓,他们今日吃的盐是沈大人的功劳。

唐注:“嗯,也当邀请沈大人来看看今日黔地百姓买盐的盛况。

于是真格儿遣人去把沈持给请来了。

对于沈持这名青衫儒官,来买盐的百姓一下子就记起他来,不少人老泪纵横:“是给咱们黔州府写过‘富山贵水’的沈大人哟。

“乡亲们,是我,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