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切肤 黑白一尾

14. 14

小说:

切肤

作者:

黑白一尾

分类:

现代言情

这个世界一向如此,但凡有一点火星出来,最后必定演变成滔天大火。从小在这个名声高于生命的圈子里长大,再加上做博主带来的关注度,林意之以为自己早已能讲这些视若无物,可真要去面对,还是觉得头皮一阵紧。

可不面对又如何,她逃不掉。

小圈子的微信群消息在她泡澡时已经是“999+”,林意之犹豫片刻,点了进去。

说起来这个群还是当初她拉的,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她还没出国,林意之最初是想拉着认识的小姐妹们一起做公益,公益是做了,但林意之也是后来才渐渐意识到,大家只是看她林家大小姐的面子才参加活动,否则,个个精通六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掌上明珠大小姐们,哪个肯累得半死同她去海边捡垃圾。

知道她们的真实想法后,林意之就没再组织过这样的活动,但这个群还是保留了下来,慢慢也演变成了大家“分享日常”的群。

谁拿到了名校学位,谁的钢琴演奏会门票又售空了,谁的书再版了,谁的公司成功融资ABCDE轮准备上市,谁在梧桐区开了新的茶室,又或者,谁的男友在拍卖会上帮她拍下了珍稀珠宝......

已婚的则是一片岁月静好,上次林意之点开群就看到从前玩的不错的一个姐妹发了张自己在小花园摘西红柿的照片,配文说还是自己家种出来的蔬菜味道好,挑食的老公都会多吃一碗饭。

林意之还记得小时候大家一起玩,这位姐妹曾说宁死也不会做家庭主妇。

可不愿洗手作羹汤是一回事,老公在市中心买下厨房都比寻常人家房子大的近千平别墅专门供她烧饭又是一回事。

林意之有时也想不通,明明大家自己家底都已经足够殷实,为什么一谈到婚姻就全忘了当初的话。

她小时候,父母也不遗余力送她去学书法、钢琴、绘画、艺术,可当她明白过来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她在婚姻市场上多些竞争力之后就不愿再学,所谓的高雅艺术,在她眼里和一百年前的裹小脚陋习没什么区别。

形式不同,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取悦男人。

“男人”永远是这个微信群的话题中心,所以,林意之可以想象今晚订婚宴上发生的事情会在这里引起多大的波澜。

当初她同顾正尧正式在一起时候,还听了她们不少酸话,说什么顾正尧虽然以后要继承顾家,但他总归不如大哥能干,若是有一天顾家长子回国,那顾家这份产业便再没顾正尧什么事情了。

对于这些话,林意之从来不放在心里,因为她知道,她们从没考虑过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自己是喜欢顾正尧的。她们只会看“顾”这个姓背后的价值,只会觉得,林意之同顾正尧在一起,是看中了春申顾家的显赫门第。

林意之点到消息最上方,她也想看看大家是怎么讲她的。

不过她大概也能猜到大家会说顾正尧是因为苗嘉才弃她而去。

林家这两年大不如前,她们说话虽有忌惮,但总归不像前些年那样净拣着好听的说。

果不其然,映入视线的都是一些假装心疼的风凉话,从订婚宴正式开始时就已经不断刷屏。

“我记得请柬是写18:18分正式开始呀,怎么顾公子还没到场?”

“我们意之好尴尬......心疼了,如果是我可能要哭了吧,她竟然还站在台上......”

“真缺席了啊......可别是为了那个小师妹啊,之前顾喝醉的求婚视频你们都看到了吧,那女生一看就好心机,竟然和我们意之穿同款裙子,翻白眼哦,可惜意之那条是巴黎时装周首发,她那条不知道是哪里的包邮同款呢。”

“哪会,顾正尧对我们之之那是一往情深,会不会是家里反对呀,我听说顾家好像不大喜欢之之去做博主抛头露面呢......”

“那顾叔叔不是还在那里坐着的麽,你不要乱讲好不好,再说,做博主有什么不好啦,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大势所趋,总好过我们,一天累死累活,净做些不赚钱的无用功。”

林意之随手将天鹅绒抱枕扔到一边,有些心烦地揉了揉头发,继续往下划。

大多都是些乍听顺耳其实内涵满满的话,林意之已经看习惯了,但往下翻,画风走向有些不对。

“等等,这个男人是谁啊?”

“不会是来砸场子的吧???”

“意之厉害,竟然就这样当场换了订婚对象......懵了好嘛!?”

“srds,这位赵先生有点帅哦,完全不输顾正尧(hh我这样讲会不会被顾正尧拉黑啊......)”

“天,哪里只是有点帅,姐妹你大胆一点好嘛,顾正尧哪里能跟他比啊,你要拿他跟大哥顾正樑相比较,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话说回来,之之什么时候有这号朋友啦,怎么我们都不认识?”

“是啊?这位赵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有没有姐妹科普一下??虽然没听过,但看他气质,应该有来头的吧??”

所有人都在八卦赵以鸿的来历,但消息刷了上千条,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直到一条消息跳出来,平平无奇一句话,让群里短暂安静了三秒——

“问下姐妹们,提起赵家,你们先想到什么?”

她们和林意之想到一起去,提起赵家,第一反应都是赵永棣老爷子那一支。

要说起来,群里也都是春申市上流圈的人,但真和赵家比,还是有着断层之别。

赵家百年前就做实业、办教育,致力社会公益。当时王.朝腐.败,赵家先人灰心失望,慎思之下,决心隐退官.场,又冲破艰难困苦,以坚决毅力实干兴邦,建立起庞大商业帝国;意识到当时国家人才紧缺之后,赵家不仅在国内办教育,又秉承“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资助优秀学生去国外学习。

财富迅速积累,又悉数投入国家建设。

赵家先辈对名利看得很淡,一家住几十平米房,却捐资十数所学校,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们的人民还在吃糠咽菜,去住花园洋房,内心总不得安宁。

这也成就了他们“勤廉俭正”的家风。

在严正家风教导下,赵家代代优秀卓越,赵永棣祖父、父亲都是冶金方向享誉世界的专家,到了赵永棣这一代,转行有机合成之后依旧做到了领域顶尖,赵永棣的儿子赵青霰原本也能在药化领域有一番大作为,可惜年纪轻轻放弃生命,令人可惜可叹。

赵家现在人丁单薄,如今还为人所知的也就年近九十的赵永棣老爷子,几年前,老爷子的独子赵青霰自杀这事,在当时很是轰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