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孩这么老成,是裴世昀家的小孩吧,叫什么来着,记得名字还挺怪的。”
“这第一是温昭衡老师的儿子呢,考第一很正常啊,不过这完全就是完美继承了父母的高智商,这小孩以后前途无量,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之一真是好聪明啊,以后真是不用愁了。”
“裴哥这个家学渊源,肯定是学法律啊,不用像咱们这样纠结啦。”
……
裴之一是听着这类似的话长大的。
他们家是会在偶像剧里面出现的那种家庭,父母恩爱般配,孩子优秀懂事,物质条件优渥,精神生活富足,一家人相敬如宾,几乎从来没有争执。
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确实如此,但也一样,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
他的童年羡煞旁人,但又自知其中甘苦。
裴世昀引以为傲的育儿经中有一段经典的话:“教育孩子就像培育一株树苗,需要时时纠正,才能长成你心中期待的模样。
“要给他充足的养料,这样他才有能力长高。
“要给他必要的限制,这样他才不会长歪。
“要时时剪去多余的枝蔓,这样才可以让他专注。”
裴世昀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他的确做到了。
孩子是最好塑造的,他把裴之一照着他所期待的方向培养。
他们给他充足的养分,是耳濡目染充分接触。
裴之一早早地从身为法学教授的母亲的睡前故事那里系统的接受了有关法学的初步教育,又在知名律师父亲在餐桌上的工作分享了解到了一个律师工作的主要内容。而爷爷家和外祖家都是书香门第,他童年用来搭积木的都是印刷精良的专业书。“
他们也给他必要的限制,是无处不在的耳提面命。
好像是一种无声的共识,所有人都理所应当地觉得他的未来应该是如何走,其他的都只是兴趣爱好,不可撼动原定目标的地位,一旦表现出过度的热情,就会立刻被各种方式委婉地剔除他的生活。
裴之一的成长历程大概就是感受到期许,为了期许努力,达到期许,完成下一个期许。
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裴之一的未来不需要他自己担心,他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父母的规划走好既定的路线。
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在小学课本上学过那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部分高中生总能在名句默写时遇见那句“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他并不认为他父母这样是正确的。
但是他也知道,教育有很多条路径,他父母选择的这一条,已经相对而言是好的了,他应该怀有感恩之情。
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刻,裴之一突然意识到了一个真相。
他的父母爱他,但是爱的是顺从他们意志的那个形象,并不是他本身。
甚至他们从不试图了解他本身。
或许这么说有失偏颇,但是事实上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无条件的投入与付出,所有人都本能地期待结果与回报。
裴之一不想分析人性,也不想分析亲子关系这一在东亚地区基本上是无解的社会学问题。
在他青春期的时候他早就自怨自艾过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释然和理解。
他是平和的感谢和愧疚。
他感谢父母的付出与培养,也愧疚自己确实没能达到他们的期望。
他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弥补修复,但是在大事上面永远保持自己对自己的掌控力。
他进娱乐圈属于误打误撞,但是他在这件事上第一次那么尖刻直白地展露出来自己这份掌控力。
尹惟德演戏向来严谨,为了演律师,他到他长期合作的律师事务所观摩学习了将近一个星期。
那个律师事务所正巧就是裴之一实习的律师事务所。
虽说是说子承父业,但是裴世昀希望裴之一能够好好积累一番基础经验,最好是自己干出一番名堂。
他确实也干出了一番名堂。
裴之一的上司,正好也是尹惟德的旧识,当要选出一位形象好的下属引见的时候,那位先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裴之一。
尹惟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让他考虑要不要进娱乐圈。
事实上尹惟德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在他表示之后他的旧识就告诉了他裴之一的情况,按道理来说裴之一在法律界的未来应该是一片光明,没必要去娱乐圈抛头露面。
但是裴之一行动的速度很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