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劲,非常地不对劲。
尹万在第十五次和裴之一一起吃饭发现菜完全符合他的胃口,第二十次被剧组工作人员善意地打趣,以及不知道第多少次注意到裴之一的紧张之后,终于发现了端倪。
他怎么看都和平时的朋友不太一样。
尹万这个人交友相当随性,良好的教养和随和的性格让他几乎和所有人都能保持友善,而靠谱的专业能力和绝佳的家世背景也让很多人都愿意去主动亲近他。是以他的朋友并不少,但也不亲近——这些关系说好听一点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根本就没有深交,其实说是朋友更加近似于关系要好的同事,在工作以外的地方不会主动互相联系。
他和裴之一,其实应该也是这样的。
可是,他却在细节里感觉到了一种迁就。
很奇怪,迁就分明是他经常做的事,他对父亲的安排迁就,对娱乐圈的环境迁就,对周围的同事迁就。
这么做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夸他懂事随和,可除了那些隔着千万里距离远远地支持他的粉丝们,基本上没有人会真心关注他的喜好和习惯,更遑论在这一基础上无微不至的照顾。
尹万本该觉得舒心,可他的本能却是惶恐。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惶恐。
裴之一实际上的形象并不是传统刻板印象中的法学精英,他的行事作风也不同于那种被极端吹捧的高能量高效率的成功人士模板。
真要确切地形容,他其实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人。
今天剧组的盒饭盐放多了让他想起之前什么时候吃过的一次相似的。
记笔记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圆珠笔的笔头写掉了算不算笔给他挡灾了。
背词其实比背法条要难感觉直接梦回期末周了。
今天天上的云是什么形状,明天将会是什么天气。
今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可以有哪些小安排小巧思。
这些都是他会认认真真拿出来念的乐事。
裴之一提起这些的时候总是以碎碎念的形式,没有属于娱乐圈的浮躁,有点像在幼儿园的小孩回家细细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经历的乐事。
格外生动,格外可爱。
脑回路离谱的人有的时候会迟钝,但有的时候又敏捷地过分,他们可能会另辟蹊径跳跃寻常人会走的步骤,得出结论或者是取得成就,在人际交往这个领域也不例外。
尹万在脑内把《泰坦尼克号》重映了一遍后,立刻就得出了“我爱上他了”这一当机立断的结论。
如果李鲜仔细了解了他这个推证过程,一定会一拍脑袋用一种阴阳怪气的法国贵妇腔调绕着舌头评价:“我的宝贝,你为什么不用你那聪明的小脑瓜想想《包法利夫人》呢?你不觉得,这个思路似曾相识吗?”
的确似曾相识,包法利夫人读爱情小说着了魔,发了颠,生了狂,追求激情与刺激,这忽略了现实,最终在巨大落差之下服毒自杀。
但是当时在他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没有人在边上提醒他。
而且他用做推理的素材的确非常的贴合,虽说有细微的差异,但也可以归功于本土化的结果。
他确定他喜欢裴之一。
正常人得出这种结论之后,应该是感到兴奋喜悦,甚至有点过度乐观,再不济也会陷入被荷尔蒙支配的怦然心动状态一段时间。
这是让包法利夫人无法自拔的狂热,但尹万不需要法式贵妇的嘲讽来警醒,因为尹万的脑回路再次发力,让他跳过了这段过程。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尹万都觉得自己是个索然无趣的人,他不曾对什么东西有过特别的执着与喜爱,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出于责任和习惯,虽然在大大小小的剧组内演绎不同人生,看起来也算是丰富多彩,但那毕竟不是他的人生。
很久以前尹惟德教育他说:好的演员要像水,能接纳不同的溶质,展现不同的角色。抛开水实际上的化学性质导致这个比喻实际上的贴切程度不谈,这句话一直被他铭记在心。
但是是被他加上后续的版本——色彩来自染料,角色鲜活生动,可水永远是寡淡的水。
他感觉到的是恍惚。
不是说他的喜欢来的太过武断,他其实能感觉到鲜明的心动。
在关于表演的想法不谋而合时,在听裴之一讲述琐事而感到快乐时,甚至是在裴之一自觉欠妥而有点诚惶诚恐时,在被裴之一无微不至而又自然而然地照顾时。
可是他的冒名顶替综合征几乎无可救药,在无数次心动的瞬间,蜂拥而至的是一系列问题。
他忍不住扪心自问:
这样的心动是正当的吗?
是不是只是因为他为人处世做的比较好?
这合适吗?有些行为会对他造成困扰吗?
他很敬佩我,那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吗?
我这么无趣……
问着问着话题就完全跑偏,让他陷入自贬自责的深渊。
和尹惟德长达三年的拉锯战没有给他带来别的收获,只是让他脑内积攒了大量的恶言恶语,一旦进入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这些话语就会像紧箍咒一般,把他的思维框的死死的。
幼稚,天真,不当人子,自以为是,白眼狼,你那点根本没有任何含金量的成就都是来源于我的栽培。
他万分心虚。
心动和真心固然可贵,但从另外的视角来看,也是不值钱的东西,现实的世界有太多要需要考量的东西,很多事情他自己现在都还没有拎清,怎么能够再横添事端?更何况大多数时候自以为是的情意会害了别人。
理智告诉他,这种东西应该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