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在八十年代牧场搞养殖 松花落金

52. 销路

小说:

我在八十年代牧场搞养殖

作者:

松花落金

分类:

衍生同人

李书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干净利落的工装,正蹲在一个保温箱前,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刚产下没几天的一窝小兔崽。

看着小兔子们均匀的呼吸和安稳的睡态,她的嘴角不由得弯起一个欣慰的弧度。

“又生了?”一个沉稳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李书瑶抬起头,陈以南正倚在门框上大喘气。

夏日奔波间,在草原烈日的灼烧下,他的肤色呈现出了小麦色,眼神却一如既往地清澈沉静。

他俨然成了兔舍的常驻技术员。

“嗯,昨晚生的,七只,都很健康”,李书瑶直起身,语气里带着小小的骄傲,“这是咱们第三批自己培育的改良母兔了,遗传表现和产仔率都很稳定。”

陈以南走近,目光也落在保温箱里,“好现象,你那个分阶段育肥法,结合精细配料配方,效果确实显著。”

“现在兔子的生长速度、出肉率和皮毛质量,比当初引进的种兔还要好上一筹。旗科委年终总结会,这份成果肯定是重点汇报项目。”

陈以南说的是半年前就已在旗科委成功结项的那个养殖推广项目。

这个项目已经成了乌兰塔拉牧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李书瑶的名字也因此在旗里挂了号。

只是,今日陈以南来,不止这一件事。

他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卷起来的文件袋,“眼下还有件要紧事,得和你商量。”

他抽出几份盖着红戳的文件,神色认真起来。

李书瑶擦了擦手,接过文件细看了起来,“家庭副业申请样板范本?”

她抬头,有些不解。

“对”,陈以南走近一步,轻声道:“现在兔子养成了,产量也上来了,下一步怎么办?单靠牧场内部消耗和偶尔调剂,渠道太窄。要想扩大规模,真正让养殖变成你的事业,赚到钱,光有技术不够,还得有许可,有销售渠道。”

他看着李书瑶若有所思的神情,继续道:“现在这光景,私下买卖量大了,那就是投机倒把,是要被打击批判的,风险太大!所以,咱们得走明路,向旗里公社申请家庭副业认可,挂上‘集体经济个人承包模范户’这类的牌子,有了官方的认可,就成了‘集体经济的补充形式’。”

陈以南点了点文件最上方红印子的位置,加重了语气:“有了这块护身符,咱们就能大大方方地把兔子拉到旗里的集市卖,或者送到供销社,甚至跟旗里的食品加工厂谈长期供货合同。销路有了保障,价格也相对合理稳定,这才是长远之计!而且,如果申请成了全旗甚至全盟的‘样板户’,还能得到政策扶持呢。”

李书瑶的目光落在文件那些条文上,心潮微微起伏。

这一年多来,她养的兔子确实很好,但是在这个时代,把兔子销售出去,一直都是个大难题。

之前因着项目做得好,在旗里挂了名,所以场部愿意消耗她的兔子,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她正愁着呢,没想到以南同志居然已经找到了法子。

李书瑶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光埋头养不行,得有路子卖出去才些。这份申请,要怎么填?”

陈以南见她理解并同意,脸上露出些许欣慰的笑意:“我都拟好了大纲,主要就是详细说明现有规模、技术方法、对集体经济的贡献和未来发展规划。

“重点要突出你是依托于旗科委项目成果、响应‘发展家庭副业、繁荣农村市场’号召的模范实践者。我列了几点关键,你看...”

他摊开文件,两人凑在一起,在还算凉快的仓库里,低声讨论起来。

......

旗中心的一幢挂着“阿巴嘎旗供销合作联社百货商场“招牌的三楼楼房里。

玻璃柜台擦得锃亮,在日光灯管下反射着冰冷的光。

各色布匹整齐码放在柜台后方,搪瓷脸盆、暖水瓶、香皂、毛巾...

这些在苏木镇算得上稀罕的物件在这里琳琅满目,空气里还混合着肥皂和皮革的香气。

一个穿着的确良长袖衬衫的身影在日用百货柜台后悠闲地站着。

金小梅比以前白净了些,头发学着城里姑娘的样式梳成两条齐肩小辫,还仔细地绑了两段粉红色的头绳。

她腰板挺得笔直,拿着鸡毛掸子一下一下扫着柜台里几排色彩鲜艳的塑料水杯,扫得认真,但眼睛的余光却一直留意着商场入口的动静。

“小梅,你看我这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