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寿宴结束,离开宁寿宫的皇家人心里基本都乐开了花,七嫂/七弟妹/七福晋竟然如此深明大义,主动提出愿意将亲女庶女和亲蒙古,代替体弱多病的侄女们为大清为皇上牺牲…
好端端的主动跳火坑必然是有事发生,很大可能是夫妻之间有了分歧,他们都知道七阿哥宠爱府上的侧福晋纳喇氏,侧室有二女,年龄和二个嫡女相当…
且看着七福晋纳喇氏在大福晋拖着一眼看到头的病体恳求皇上希望将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嫁到京城,旁人都不敢出声,就连大阿哥直郡王都不敢附和只敢陪着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跪下,并口称“皇阿玛,福晋因为大格格突然病逝伤心了更害怕,儿子还活着三个女儿都体弱多病,福晋担心无法适应草原的恶劣天气,求皇阿玛原谅福晋的爱女心切”
可七福晋却是亲自带着两个亲生女儿站出来,恭敬的跪在大殿上,当着皇室宗亲的面,将和亲蒙古的“苦难事”全都抗到了淳贝勒府上!
“皇阿玛,儿媳的女儿们愿意和亲蒙古,儿媳的五女儿才几个月大但身体康健,儿媳的四个女儿虽然小但身子骨比侄女们都好,儿媳”
皇上并没有多么高兴,淡淡的问了一句,“胤祐家的,旁人都担心亲女儿嫁到蒙古出事,你就不担心?可是没有爱女之心”
只听七福晋先是替大福晋辩解,让直郡王夫妻心里感激,之后更是长篇大论引经据典回应皇上“母不慈”的质疑,最后让皇上口称“好好好!”…
皇上赏赐七阿哥夫妻的忠心,赏赐七福晋心中有大义,且单独给淳贝勒府上的5个小格格赏赐,言明将来和亲蒙古再有赏赐!
这就是金口玉言板上钉钉了!
将来淳贝勒府上谁后悔了,除非小格格没了,不然必须嫁到蒙古才了事,否则七福晋便是犯了欺君之罪!
将所有女儿们“献”出来替大情分忧虽然是七福晋提出来的,但夫妻一体!
你淳贝勒没有当场站出来阻止嫡福晋“献女”,就代表你同意福晋的举动,而大部分人可不会觉得你是舍不得庶女们和亲所以大义凛然的将嫡女和亲蒙古,而是觉得让嫡福晋站出来就显得七阿哥不那么急功近利…
淳贝勒府上的举动几乎收揽皇子们的感激之情啊,包括给皇子生了格格的妻妾们…
平常不说话的皇太后突然问七福晋“哀家心知你和胤祐对大清的忠心,可府上的格格们还小,远不到大婚的年纪”
皇太后是在提醒即使你们夫妻愿意把所有女儿都贡献出来但总不能让将6、7岁的皇家千金嫁到蒙古吧…
“孙媳想着若是蒙古部落急切,皇阿玛可先行赐婚,然后将蒙古小王子们接到京城,一则孙媳的女儿们可以和未来女婿培养感情,咱们皇家不在乎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小节,青梅竹马的情谊总好过盲婚哑嫁,二则若是有些蒙古部落若是几年时间都等不起,孙媳想着怕是对皇家公主没有敬畏之心,蒙古部落如此之多,同一个部落出众子弟也不少,到时候换人便是,皇家千金何须害怕流言蜚语!”
秒啊!
七福晋的计策一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不止可以将小王子们接到京城和皇家千金培养感情,皇家还需要负责小王子们的教育!
十几年培养下来,何愁不能养一个对大清忠心耿耿对皇家忠心耿耿的未来蒙古王爷出来!
众人忽略了七阿哥淳贝勒的脸色可不是被皇上夸赞后该有的反应,更像是被嫡福晋将了一军的无可奈何!
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出宫回府的淳贝勒,只来得及将二个儿子送到侧院,来不及和心爱的侧福晋说一句体贴话,就脸色阴沉的直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