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林枫手执蜡烛取了抹布擦拭骨灰坛轻声吟唱起歌谣来。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此歌谣传承自汉乐府民歌在辽东民间传唱甚广。
辽东地广而民少故百姓从军戍边的人占百姓的比例很高。
大乾开国三百年了辽东的人口增长始终不如其他地方与参军伤亡多有很大关系。
歌谣悠远、朴素又夹杂着一抹忧伤叫人潸然泪下。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林枫擦拭着一个个骨灰坛眼前不由得想起了夺取喜峰口时辽东军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又死守喜峰口一个多月只为了扭转乾坤。
可如今他们做的一切因为一场“变故”戛然而止。
林枫不甘心。
但他不是为了自己不甘心是为了这满满仓库里面的英灵不甘心。
凭什么他们舍生忘死那些京城里面的大人物一个念头就令其功亏一篑?
凭什么边军**这么多年年月月地要被北蛮杀死?
林枫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份自己掌控的力量感到不满与愤恨。
若是他掌控的权柄更大那些北蛮人能肆意欺凌边民?辽东的将士也不会白白死去!
林枫的手掌拂过一个骨灰坛上面的军牌写着:刘三喜仙桃县刘家村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林枫记得他刘三喜曾经找到林枫向林枫请教刀法。
可刘三喜在那之后第三天便死于北蛮人的刀下。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曲唱罢林枫已经泪流满面。
一个念头在林枫的脑海里浮现出来当一个小小的校尉远远不够。
他要走向更高的位置至少能护得住宁远县护得住辽东!
……
正统八年十月初。
旷日持久的檀州之战终于落下帷幕大乾兵部尚书司寇、右将军余进率陇西、辽东、燕云、江南四地将官与北蛮议和。
议和的地点就设在了喜峰口。
如今喜峰口的环境极为复杂内部被大乾所掌控但南北都有大批的北蛮精锐兵卒。
双方十分克制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互不侵犯。
为表诚意,北蛮与大乾两国的将官们进入喜峰口后,都未曾携带刀兵。
不过,这场议和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不知要商议多久。
京城,十月,皇宫。
京城九门**,而皇宫内的守备更是严密,可以用“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来形容。
自皇帝金明池落水后,已经连续数日未曾上朝,朝政由丞相王瑾与秦王朱玉共同主持。
这一日,秦王朱玉自奉天殿离开,就收到太医院钟太医的消息——陛下醒了,请朱玉往乾清宫一叙。
朱玉不敢耽搁,匆匆赶往乾清宫。
朱晟落水后时而昏迷时而清醒,这些日子反反复复。
乾清宫,内殿。
一股浓郁的药味扑面而来,朱玉来的时候,朱晟正斜靠在床榻上。
朱晟的脸色苍白,但嘴角却挂着微笑,少了几分天子的威严,越来越像一个和蔼的兄长。
“你们,都下去吧!”
朱晟的手指抬了抬,将钟太医、宫女内官全都遣散,唯独留下朱玉与蒙质。
“皇兄!”
朱玉快步走到床榻边,一开口眼圈就红了:“皇兄感觉如何?好些了吗?”
朱晟微微点了点头,道:“方才吃了些药头脑清醒了不少,趁着朕清醒,有些话你我兄弟正好说一说。”
朱玉闻言面色一正:“皇兄请说,臣弟洗耳恭听。”
朱晟喘了几口气,方才说道:“这些日子朝廷在议和,你觉得议和之难点在何处?”
朱玉思索了片刻,说道:“议和之难,其一在于喜峰口之归属,北蛮绝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喜峰口还给我们大乾。”
“其二,在于他们抓了二哥,二哥是我大乾的齐王,分量太重,他们绝不可能轻易让二哥归来,会狮子大开口。”
朱晟微微颔首,又问朱玉:“若换做是你,当如何处理这两件事?”
朱玉微微一怔,他总觉得今日的朱晟问的话有些奇怪,怎么事实让他拿主意?
“臣弟觉得,对待喜峰口应软硬兼施,至于赎回二哥只需肯多用金银就好。”
“北蛮贪婪贫瘠,钱货够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