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lz057702

第104章 “鬼”,真的很可怕吗?

小说: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作者:

lz057702

分类:

悬疑推理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鬼”,真的很可怕吗?

一、道教理念中的鬼神道教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之气,至阳者上升为神仙,至阴者下降入地府,于是便有了神与鬼的分别。

在很多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都会把人死之后的魂魄描述成厉鬼,其实,这都是对神鬼信仰的误解。

道教中认为的鬼神,不过是阴阳二气所化。人生天地之间,本身便禀赋着阴阳二气,小孩出生时,新生儿的身体是温暖的,哭闹的声音是嘹亮的,其一切自然反应都呈现出外放的姿态,这是阳气充沛的表现。

随着生命过程的耗损,人身体内的阳气也在一点点消散,老年人普遍怕冷,整个身体也都呈现出佝偻内缩的状态,这是阳不胜阴的表现。

天地万物的生长枯荣,其实都是阴阳二气相互轮转的结果。

因此,道教中的鬼,不但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可怕之处,正相反,神人鬼分别正代表着阴、阳与和气,此三者虽然身份殊途,但他们却是彼此互生且缺一不可的存在。

道教立教的根本在于阴阳二字,世界万物的阴阳展现方式不同,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差别,所以在道教的观点中,并不会对人之魂魄所化作的鬼类有任何歧视的心态。

着名的志怪故事《宋定伯捉鬼》中,描述了一段宋定伯与鬼同行的过程。纵然人鬼异类,但文中的鬼并不是可怕而邪恶的形象,他如同人类一样也有疑惑、有畏惧。其鬼者,无非是另一种活着的状态罢了。

二、敬鬼神,尊宗族

古人信仰的根本在于鬼神,这里的鬼与神并不是今日所谓之迷信,而是对万物之灵,包括人类自我先祖的崇拜。

面对超越了自我能力与认知的现象,古人认为这是某种灵性的反映,为了表达对自然力量的尊崇,于是产生祭祀与祈祷。

这一行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发自于对未可知之事的敬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仪式化的方式对万民进行教化。

宗教之来源,便在于用可见、可学的方式教化众生,使其敬畏天地、敬奉先祖、敬恭他人,并将此人天之理代代相传。

因此而言,立足于传统文化语境中的信仰,并非在强调借助鬼神的力量来完成人间的意愿,而是更加侧重于去完成教化的责任。

任何一种文明在发源初期,都离不开一个职业——巫。巫祝的职责便是与鬼神进行沟通,以鬼神所给予的信号来昭示人事的吉凶。

商朝时期的巫祝在进行祭祀仪式的时候,会请求先公、先王作为人与自然力量相沟通的媒介,这即是一种对祖先与神鬼力量的崇拜。

许倬云在《中西文明的对照》中说:“有了祖先崇拜,显然,也会有对于传统的尊重,凭借宗族和婚姻关系延伸出的网络,也成为连接、合作的系统。于是,家族伦理和尊重传统这两个观念,数千年来建构为影响中国人行为的价值尺度。”

由敬鬼神衍化为尊宗族,这是国人骨子里的传统。即便如闭口不谈鬼神的孔夫子,也曾说过“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我不亲自参与祭祀,(而找人替代),就相当于没有祭祀。

古人向来是信鬼信神的,所以并不能强行以无神论或迷信等词汇来掩盖、甚至于歪曲传统信仰所具有的教化属性。

三、道教对鬼神之力的借用

《道法会元》中提出“凡境化为仙境,人心可格天心”,指的便是以人心之清静去感应天地自然之本初,若诚心一念,自然鬼神相助。

在这里,人鬼神三者仍然是三位一体的,而不是某些外来文化中水火不容的状态。

祖天师立教之时,在汉晋的历史文献中,多称张陵之道教为“鬼道”,称其道徒名为“鬼卒”。

如《三国志·张鲁传》曰:“(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

不明就里者,往往认为这是正统王朝对草民出身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