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本来是要去死的 行相催

10. 仁济

小说:

本来是要去死的

作者:

行相催

分类:

古典言情

从月上柳梢,到夜如墨染,玉听跟着师兄师姐在这不大的方菲山谷转了一圈,换来些山下的玩物,即沐着月光收拾起摊上的东西。

魏宜青和穆兰因好像习惯了自己摊位的惨淡,此刻还互相比较着今次谁的手作更受欢迎。玉听觉得这对话实在是毫无意义,边弯起唇边看山柳,跟着两人踏上回袖云台的月光路。

兰因在前方抱着小木匣,脑袋无意识随着步调摇晃。段玉听视线随着她晃。想起她曾说的话,他向人走近一步,低声问:

“师姐,我们大约几日后行路?”

“登龙秘境还有七日开,我事先做足了准备,”兰因的语气听上去还相当雀跃,想去乾坤袋里拿地图,想起手上抱着东西,只好作罢,“我设想沿着近海的大路走,从百丈峰,走到西南登龙台和西方菩提镜交汇的鸿福秘境,我们会路过南边大宗妙会堂。”

“事先做的调查,我路上详细地告知你……”

兰因边走边说,不知不觉间已经与最前方的魏宜青隔了一段距离:

“这次开放的秘境入口,灵气浓度少见的低,是仅限金丹即以下修为能进的秘境。我届时会把自己的修行压到金丹巅峰,那么……”

他们此时正好路过袖云台山脚下一处荒僻的传送阵。段玉听在夜色里留意着师姐脚下有没有不易看见的障碍,不防听见那传送阵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暗夜里事物都只借了一层薄月光,显现出朦胧轮廓,段玉听看不见那响动的源头,只下意识觉得那像是衣物摩挲的缓慢声响——

他登时警觉起来。

玉听正欲说话,兰因也已经察觉。

和浑身紧绷的师弟不同,她倒像是对此司空见惯似的,只是拉着段玉听的袖子,把他往一边的草丛里引,同时暗中给大师兄那边传了一道音。

熟悉的脚步声慢慢近了。是魏宜青不急不缓的从容调子。

段玉听在草叶的缝隙里,看见他衣袖上灰红的藤蔓纹路在月光下闪烁,然后在这传送阵法前停下。银辉照着他半面,平时使人如沐春风的面容,在这明与暗的对比之下被勾得更像是一座小观音。

正是段玉听不明就里之际,他收到师姐的传音。

“这是一道特别划分的阵法,”她说,“这里面有响动,多半是师兄的客人。”

话语刚落,只见魏宜青仿佛是要应和她,将灵力荡漾在四周,把这黑夜之中的荒僻山道隔绝成了一个暂时的小世界。

如同温暖水泉的灵流荡漾到草丛中的两人,稍稍停顿了片刻,随即将他们也一并纳进去。

而后魏宜青熟练地解开障眼法,传送阵中的人离开抹黑打转的状况,看见弯月下一尊如雕塑般的人影。

“客人?”段玉听传音问师姐。

“你也看到了,袖云台不仰仗与他人易物而生。”兰因说着不好意思地停顿了一下:“多年来之所以活得还算不错,皆因为我们大师兄在外有个响当当的身份。”

分明是在传音,兰因也把声音压得很低,像有气声拂在人耳上似的:“你之前在山下,是否听说过踪迹难觅的修士黑市或拍卖场里,有个提供奇毒的人,名号叫做‘慈悲大夫’的?”

“那是大师兄?”段玉听不动声色地揉了揉耳朵。

兰因点点头,反应过来他们这时是在传音:“不错。想必你也听说过享誉盛名的仁济堂,四方均能见它的影子。除了为寻常百姓看诊外,有缘的修士会知道那里有一位高手,只有他能解慈悲的奇毒。”

“那……也是大师兄?”

段玉听幼时富贵,不曾接触过这自产自解的行当,一方面觉得“果然如此”,一方面又不知为什么觉得这实在是奇怪的运转:

“师兄此举,只是为了……糊口?”

想起他从前听说过的天价奇毒,“糊口”两字被玉听吐出得格外勉强。

“也并不如此……”兰因似乎斟酌了一下如何遣词,“师兄好像是由于过往的经历,对毒之一道的研究颇有兴致,并不为牟利而作。按缘分接待想解毒的客人,可能才是为了……糊口?”

她挠挠头:“他和仁济堂合作已经许久,其本家的掌柜已经不再是当时的小姑娘,不过这么多年来,还是会为有机缘的客人提供来袖云台的传送符,这也是各取所需。”

“只是,”段玉听在心里揣度着这些名流正派的作风,叫自己的困惑听起来似乎有点天真的,“我从前听说,各宗门医修都是医者仁心,使自己研制的毒在黑市上叫卖,是否……?”

“那些毒其实能用到的地方很少,对没有灵根的凡人也不起效,”兰因下意识辩解了两句,才缓缓道,“最主要的原因是,师兄他对这些事的态度,从来就是——”

“——不在乎。”

玉听下意识看向眼前那如杨柳风一般的人。

不在乎……?

魏宜青这个人,任谁看都是完全的慈悲心肠,好像路过春草也会不忍心踏足,遑论是并不在乎旁人的生死?

在观者的角度,“慈悲大夫”或许不过是个有些漠然的药修,可是将此和“魏宜青”这三个字联系在一起,却使人好像听见日月即将乱序而行。

“我不在乎你从哪里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