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修真 > 我靠秦始皇封神 猫妩

第111章 积微日月

小说:

我靠秦始皇封神

作者:

猫妩

分类:

玄幻修真

整饬国事,富国强兵。

以此为轴心的小朝宴在厘定如何安顿六国流民时,终于在理政殿召开了。

关中农田灌溉,田业兴旺,民家变得富庶,人口的增加,农百工皆旺,代表秦国的国力进一步强盛。

加之贞妇巴清带来的商业鼓励,咸阳城一时各国商贾百花齐放,一举成为天下第一的风华大都会。

如今朝会,更是要列举秦国的大方针。

是以秦国大臣们捧着满腹韬略,面上带着蓬勃喜气过来施展抱负。

嬴政起身虚手,郑重相迎。

落座的大臣除了虎臣良将,股肱之臣的秦国老臣之外。

还有新晋的新臣,治水能臣郑国。

编著《尉缭子》兵书以官职为自称的尉缭。

能言善辩、出身世监门子的姚贾,及会相面之术的邦交大才顿弱。

顿弱方一落座,就见他们的君上只穿着件夔银纹黑袍大衣,单薄的都能瞧见里衣隐约的绣纹,自己和其他大臣均披着厚重大氅,遂油然喟叹道:“天寒地冻,君上果真龙精虎猛也。”

嬴政依旧慢悠悠地卷着袖子,下颌冷峻。

其他大臣眼底的深思化为了然。

不约而同的爽朗笑开。

这下子轮到游刃有余且酬酢官场无往不利的顿弱闹糊涂了。

蒙毅和蒙恬毕竟也是同龄男儿,又兼自幼陪着君上练武长大。

相互对视一眼,纷纷露出满脸的揶揄。

见嬴政无动于衷,蒙毅率先举起青铜爵对着这些“新秦人”道,“咱们秦国没有山东列国的那些古板规矩,谁能拿得出良方,治好国之痼疾,谁就是硬道理,来!诸位大人,举爵。”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举爵。

嬴政坐在高位,例行说了几句场面话,在热气腾腾的羊肉大鼎,胡辣汤和锅盔中,轰轰烈烈的朝宴正式开始。

兰陵美酒入肚腹,身边又是博才高学的有志之士。

众人放松下来,你来我往高谈阔论不亦乐乎。

聊到两句,不免涉及治国良策。

又兼嬴政坐在上位不言不语,浑如隐形。

他们肚腹有酒,胸襟有怀,汇聚成雄辩之词,究天人之际,论古今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吏治利弊,王权霸业

酒到浓时。

又有蒙毅蒙恬二人在其中点拨激发。

一时间辩论得如火如荼。

嬴政听着这些贤士滔滔不绝的治国良方,指骨轻扣长案,深意在眼底埋藏。

底下顿弱老脸酡红:“依形势而论,韩国扼住天下之咽喉,魏国又位处天下之胸腹。大王若肯以万金之资,臣愿东往韩、魏。并策动两国执政之臣听命于大王,从而使两国臣服,而后天下!”

他道:“善。”

不,这还不够。

底下尉缭铿锵激昂,献上兵书《尉缭子》道,“尉族四代谋划,吸揽百兵精华,通达实战军务,立志传播兵道于天下,还望秦王笑纳,此书定能为秦国虎狼之师添翼,来日横扫山东六国!”

其他大臣道:“彩彩彩!”

他道:“善。”

这只是对外瓦解,而秦国所需的是那无所不摧的武器。使大秦成为旌旗招展的巍峨高山,使大秦成为后世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帝国。

下面的人陆陆续续谏言,但是都是轴杆,并非运筹的轴心。

直到跪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李斯,突然道:“斯斗胆一言。”

这名稷下学子,秦王面前红人。

且听说还甚得王后欢喜的李廷尉一开口,全场人瞬间寂静下来。

就听得他缓缓开口道,“斯以为,善日者强,善时者霸。”

嬴政:“哦?”

众人也愣住了,“何为善日,又何曰善时,李廷尉,你可给好好说头说头。”

李斯的声音缓慢,腰背挺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臣以为,欲一天下前,先积微。”

顿弱和蒙武齐齐捋了捋胡子。

顿弱眼神闪烁了几下,和在座同时左右交流的老臣对视一番,没有找到答案的他果决问道,“李廷尉刚说的强霸,又说积微,莫非强霸二字的奥秘正在积微?”

“正是。”

李斯道,“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普通人只看重大事,却常常对小事傲慢,殊不知小事频繁,可累积的成果便多,大事偶然,可累积成果便少。惜时,惜日,惜季的君王便能在这些小事大事上获得成效,从而称霸诸侯,可倘若君王荒废小事,就会自取灭亡。财物宝贝一向以大为贵,政教功名却与此相反。是以,能够积累点滴成果的君王才能功成。”

在周围大臣们或赞赏或慨然的眼神里,李斯又慢慢吐出:“是以,‘积微’二字,才是真正的国之利器。”

“彩彩彩!”

“廷尉高才,在我等之上。”

“听闻稷下学子博才多学,修身自励,不乏治国强才,今日老夫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啊。”

姚贾率先举杯。

李斯酒意也有点熏熏然,这种显露才华和韬略获得的风头,糅合在身上简直是舒爽得让人难以置信。

甚至连丞相都与他碰杯,面上都是自愧不如之色。

当君上举杯看他的时候。

这种荣誉和认可,李斯内心流过的是无以言喩的激情和畅快,被吕不韦被宗室打压积压了数载,如今该轮到他李斯一展抱负了。

嬴政拍着他的肩笑道:“好!好!好!卿之才具,无可丈量。”

原来君上心里都知道

刎颈知己也!

李斯眼眶酸红,兰陵美酒灌入腹中,热流瞬间弥漫至四肢百骸。

他入了座,看到的是恍恍然飘飘然的器具,人声模糊,脸上带着惬意的满足。

“君上,臣还知有一位稷下巨子,才具同样无可丈量,他就是——韩非子。”

李斯那种快意瞬间如冰雪消融一般隐没了,随着这个名字,从坟墓里爬出来的记忆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惊惧过甚,如今真正到临的一刻,他反而像是立在听雨歌楼之上,看着越来越近的渡口,西风照残阳。

手汗津津的,酒爵握得很紧。

那说话人的脸也映入他的眼帘,重重叠叠,彻底显现。

蒙家,蒙毅。

韩非。

韩非子。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嬴政立在檐下想了一个时辰,此时斗转星移,天将破晓,他眉头紧皱,下颌紧绷。

当今天下百家争鸣,早已经远离了周天子“礼废乐坏”的时代,如今是重“人情”而治,也就是依照人性趋利避害之实情。

所以才会有尚利重功、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利出一孔一系列的法度。

商君的大道没有错,可却差了什么,这不是真正的法。

真正的法治是什么?

真正的法家又是什么?

嬴政从通读《商君书》伊始,到现在是秦法坚定不移的操刀手,可内心总觉得,厘定严苛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治。

在陆陆续续通古博今时,直到读到《韩非子》,那将任性的丑恶,贪欲揭示的淋漓尽致的文字。

他边痛饮着兰陵美酒,方才大梦初醒。

不懂这种鄙俗的贪欲和权势欲望,如何能够制约鄙俗的贪欲和权势欲望?又怎么能够用权势来驾驭,术数来操控。在这条血淋淋赤裸裸的血泊大道里,甚至还可以以其道还其身。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哈哈哈哈。”他读到此处,大为激赏,最为佩服的是,“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瑕疵。”

这也是他今日朝宴激发大臣献策所用的手段。

可是冷静过来后。

嬴政才发觉,韩非不与其他来秦国求官的官吏一般,求的是钱,是权,是誉。这些都可给予,也可诱之导之。

可韩非是韩国公子,又著书立说,钱权誉什么没有?

何况他此次来秦,背负的是故国的兴亡和对秦国的刻骨仇恨。

且从他来秦的那一刻,就已经和自己在进行无形的角逐。他是法家巨子,又精通政治黑幕,日后定会成为法家文明的丰碑,甚至开创出比商君尤胜的壮举。

这样的人,如果能得他辅佐,固然如虎添翼。

可是倘若不呢

耳畔李斯冷酷的声音萦绕,嬴政浑然不知其味。

那天的对话,也是他第一次发觉自己这名心腹的雷霆手段,内心甚至带着几分欣赏地听他说完这句话。

李斯道:“不能为秦王所用之大才,定不能为他国驱策,唯有一一杀之。”

草长莺飞,正是四月好时节。

暖风裹着片片花瓣软软吹在人脸上,花香熏的人昏昏欲睡,白桃穿梭在花丛中,就见着花丛中几个嬉笑的宫女跑过来。

她们稚嫩的脸颊红扑扑带着汗渍,是一派的天真和无邪。

见到白桃,行了礼,后道:“王后,您瞧,这放的风鸢,当属得奴婢的,吹得更高呢。”

万里晴空,白鹭一行。

只见有三两飘荡的风鸢在其摇晃,最显著的是其中的菱状风鸢,用削细的竹片构造,再辅以麻线,糅干皮革,浆料而成。

古有墨子听木为鹗,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今有白桃这只小狐狸胡乱捣鼓的,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

见到那风鸢放得稳当,白桃心中欢喜,从腰间解了个玉佩丢给她,“好彩头!赏你的!”

那宫女得到玉佩,两眼亮晶晶,喜滋滋行礼道:“谢王后。”

身旁的宫女又拥着这名宫女去了,奔跑呼喝,一切嘈嘈切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又瞧着上方飞的风鸢,你一言我一语好不凑趣。

身旁的蕊儿道:“那是吴宫里的玉佩,王后竟也说赏就赏。”

“我瞧着高兴。”白桃说道,朝前走了两步。

想起什么似的,又猛然揶揄她,“莫不是别的有,偏生就你没有,你瞧着就拈酸吃醋了?”

蕊儿忙道:“没有.奴不是这个意思。”

白桃好似知道什么似的,眨巴了两下眼。

随后解了腰间的一玉佩,腰间瞬间空落的只剩秦王玉佩。

丢给她后道,“上回政哥哥说别家的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