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当皇帝:从卖传国玉玺开始 坐稳了吗

第147章 犹豫坏大事

小说:

当皇帝:从卖传国玉玺开始

作者:

坐稳了吗

分类:

悬疑推理


他未经老皇帝允许,就私自许诺单于,帮其逼退周遭那些小国的袭击。

条件是,之后匈奴部落将归于大燕板图。

届时他会向慕容泓请旨,封单于为亲王。

其家人皆可享亲王亲眷的待遇,其子民也可成为大燕的子民,其手足兄弟,亲近的部下更可入朝为官。

单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个条件,慕容成为了立功,调动了自己所管辖的军队,以及一部分宫中禁军,私自离开首都,直奔边关御敌。

可谁曾想,那单于从头到尾就没安好心。

匈奴部落横亘多年,虽被周边小国盯上,但匈奴善于马上作战,且平常风平浪静时其防线也看管极严。

那些小国虽调来了不少精锐部队,且是多国联合,但在匈奴部落很快就察觉到了异样,再加之行军打仗的时候,所用招法往往是那些小国闻所未闻的。

所以即便是对方派来的大部队,匈奴也可抵挡一二。

至少没有单于所说的那么艰难就是了。

他不想投入大量兵力正面应对,这样对他们部落的损伤太大了。

于是单于就想出了一个祸水东引的法子。

由他带着亲信前来投靠大燕,让那些小国以为,单于有意想要投靠大燕。

背靠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若是他们大言真肯为单于做主,这些小国必然是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那些小国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背水一战。

倘若能够瓜分匈奴部落,他们的边防线便可临近大处边境。

即便只是几个小国,但联合在一起,其压迫性绝对不少于大燕曾经对他们的威胁。

这样就算是大燕想要帮助匈奴**他们这些国家,也得好好思量上一番。

于是匈奴部落与周边几个小国的敌对,就变成了大燕和他们之间的恩怨。

如此,单于便可以趁机混水摸鱼,将自己的部落族人南迁,占领大燕的国土。

不过,若是换做老皇帝慕容泓的话,自己所能思量到的这些,慕容泓未必没有考虑。

如果直接拿这件事来找他,慕容泓定然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直接因此记恨上了他,与那几个进攻匈奴部落的小国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如此一来,匈奴部落岂不是只有一败涂地的下场?

所以单于盘算了一番,最终盯上了急于求成的太子慕容冲。

这件事儿不能去找三皇子,因为三皇子的外祖父手握兵权,行军打仗惯了,最是能明白这制衡之道。

且不说三皇子根本就不需要自己这个契机,就算是需要,三皇子拿到他外祖父面前一说,单于的心机也很容易被识破。

因而就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在他太子之位岌岌可危之时,他定会愿意为了稳固住自己的地位而搭上自己的全部。

而他也的确有权力调兵遣将。

这样一来,大量兵力已经集结到了北边,前去与那些小国对抗。

大燕王都便空悬了下来,这就是单于取而代之的最好机会。

他们匈奴人向来诡计多端,大燕国虽然也向来被那些南边的国家称之为北夷,但到底也是学过儒法,懂得些礼数的。

论起心机谋算,那还真不如他们匈奴人。

左右王都已经空了下来,防御力不足,稍稍用些手段,便可挟持了慕容泓。

等到慕容泓反应过来的时候,大部队都已经到了边关去了,就算是想回来勤王护驾,又哪里来得及呢?

单于要做的,就是逼迫慕容冲抵御那些敌军。

只要能够拖住时间,将消息传到边境去,那些小国就会以为大燕这是真的要对他们动手了。

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反扑的更加厉害。

如若换作慕容泓自己发号施令,必然会让边关的部队停下来,静观其变,尽量不要让两方真正兵戎相见。

但那个时候慕容泓已经被单于挟持了,不管发出的是什么号令,实际上都是单于的意思。

边关部队得到的消息,也是慕容泓让他们全力御敌。

等到两方终于反应过来不对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