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已至,皇城被装点得如同琼楼玉宇。
彩绸如霞,宫灯如昼。
自午门至太和殿的漫长御道上,尽数铺着崭新的猩红毡毯,两侧肃立着盔明甲亮的御林军,旌旗猎猎,仪仗森严。
皇后册封大典,乃国朝盛事,亦是新帝登基后确立后宫、稳固国本的头等大事。
宗室亲王、文武百官、勋贵命妇,皆着最隆重的朝服冠冕,依品级序列于太和殿前的广场之上,静候帝后。
吉时一到,钟鼓齐鸣,庄严肃穆的韶乐响彻云霄。
郑遂身着十二章纹玄色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百官的朝贺声中,缓步登上太和殿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九层丹陛。
不久,在众身份尊贵的女官的簇拥下,身着凤冠霞帔、盖着龙凤呈祥大红盖头的新后徐妍,由宫人搀扶着,沿着御道缓缓行来。
徐妙晴看向她,不禁有些咬牙切齿。
不过短短大半年,徐妍已然脱胎换骨。
步摇轻颤,环佩叮咚,虽不见真容,但那雍容华贵的仪态,已令人心折。
谁能想到她曾经只是一个小小庶女,被她兄妹二人**利用的工具罢了。
而除了不屑,更多的是嫉妒。
她和徐妍一样,同样是被徐敬意利用的工具。
可是徐妍却挣扎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甚至能得到如此郑重的一个封后大典。
回想自己当初,被徐敬意像个物件一样塞进花轿,走皇宫偏门悄无声息的被塞进了后宫。
哪怕是继后,可甚至都不如最低阶嫔妃入宫时该有的排场。
徐敬意就是为了敲打自己,让她明白即便成为皇后,她也不配。
徐妙晴这才恨。
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徐妍已经一步步走上丹陛,最终在郑遂身侧站定。
礼部尚书展开明黄圣旨,朗声宣读册封诏书。
字字珠玑,宣告着大郑王朝新一任国母的诞生。
百官跪拜,山呼万岁千岁,声浪震天,场面恢弘至极。
可在这看似一派祥和,普天同庆的表象之下,暗流却在无声涌动。
韩王站在亲王队列的最前方,一身亲王**袍,身姿挺拔如松。
他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眼神却极为阴鸷,毫不掩饰地投向丹陛之上的郑遂和新后。
秦王则站在稍后的位置,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本就因路途遥远、消息不畅而错过了太多,又算得上是待罪之身,而心惊胆战。
再加上来了之后郑遂并未问罪反而刻意疏远,秦王愈发搞不懂他的意思而早就心存怨怼。
尤其是今日大典,他明显被安排在了一个相对边缘的位置,与从前受到的关注不可同日而语,简直是昭告天下,郑遂现在不待见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问罪,这不等同于打他的脸?
此刻看着丹陛上那对璧人,秦王眼神早已晦暗不明,袖中的拳头紧握,仿若随时都要冲上去与郑遂扭打在一起。
而徐敬意,正位列文臣之首。
郑遂让徐妍过继到了他的名下,成为了徐家主脉正儿八经的嫡女,徐敬意就算是国丈了。
即便他心思不轨,也知道郑遂此举不见得安了什么好心,但并不妨碍他满面红光,频频向周围恭贺的同僚点头致意。
不过若有心细看,便能发现他那笑容深处,并无多少真正的喜意,反而眼中满是算计的惊慌。
盛大的典礼在繁琐庄重的仪式中终于落下帷幕,百官依次退出太和殿广场,等待婚宴。
当晚,麟德殿再度设宴,款待宗室亲贵及朝中众臣。
殿内氛围还算和谐,之前表面看去,还是一派君臣同乐、其乐融融的景象。
郑遂高居御座,冕旒已除,只戴金冠。
他举杯与众人共饮,谈笑风生,仿佛并不知下方的波诡云谲。
韩王依旧坐在显眼处,脸上带着看似爽朗的笑容,与左右推杯换盏,眼神却不时扫向御座。
时机到了,清河王援军已至,今天就是他发难的时候。
但还需要一个契机,得有人挑起这个头。
韩王转过头,意味深长的看向清河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