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花山庄的两月,放纵刺激,快乐美好,与醉生梦死一般无二,近乎是将梅清雪这些年深入骨髓的传统观念与礼节击得粉碎。
她纵容解自熙,自己亦然成了放/荡的女人,不,不是放/荡,她只是在心里解放并忠于了自己的欲望。
再清心寡欲,她到底也还是个女人,是女人就会有欲望,自从和明笙之和离,梅清雪也没有再糊糊涂涂过日子,很多事她心里清楚。
从前自己压抑甚而没有欲望,而今深处的欲望被解自熙一点点勾了出来,梅清雪思考,或许第一次与解自熙见面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征兆了。
只是她当时并未察觉。
和解自熙在一起,她知道自己对他有意,虽说面上仍旧有些忸怩,可心里已然开始直面自己对解自熙的欲望了。
不可否认,朝气蓬勃、年轻热烈的少年于她这种如死水一般的女人而言,有着极为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她没办法心硬如铁。
倘若自己再年轻些许,也许她就会心无顾虑了。
将近中秋,梅清雪告别梅花山庄,也该回家了,梅舒那边来信,说自己中秋会回来,待上三天再走。
八月十五中秋这天,梅清雪与一家人团聚,本来解自熙也要过来和他们一起过节,可他突然有事,派了从五过来告诉她不能来了。
说不失望听起来很假,精心准备的菜肴估计会吃不完了,梅清雪让从五给带了一盒月饼回去。
中秋这日,梅清雪和儿子团聚,赏月吃团圆饭,又做了月饼,一道度过了中秋。
许久不见,梅舒肉眼可见精气神好得出奇,甚至还有些胖了。
听他口述,邓先生带他去了不少地方,一边采风,一边品尝各地美食,邓先生不止是个出色的画师,更是个美食家,跟着邓先生,梅舒大饱口福,也吃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菜肴,当然他最想念的还是梅清雪做的菜。
这一次回来,不仅吃到母亲做的菜,更是吃到母亲特意给他做的月饼。
明月当空,梅府热热闹闹,美好温馨。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皇帝在怀钰殿召开了一场中秋夜宴,夜宴盛大,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君臣共庆中秋佳节。
自先太子自缢身亡,皇帝一心修道,更是不喜任何喜庆团圆节日,今儿皇帝却突然召开中秋夜宴,聪明的人都猜到其中或许有所门道,只是圣心难测,谁也不知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也许皇帝只是想和亲人们聚聚,和臣子们叙叙旧。
宴会正酣,东宫太子刚向皇帝献了几首非常妙的青词,得到皇帝褒奖,心中正高兴,谁知道皇帝下一刻突然将一个少年带上来,众人注目。
太子认识他,席位上的明笙之亦认识他。
他不是解自熙么?一个在崔家打秋风的孤寡少年,为何会出现在夜宴上?
太子摸摸下巴,觉得有意思,当时他就意识到锦衣卫保解自熙有问题,想再追杀,却没了线索,如今看到少年身份确实不普通。
这少年姓解......起初以为是普普通通的“解”,可现在看来......
明笙之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面对王朝权贵的打量,解自熙身着黑袍,身姿高挑,可谓英姿勃发,从容不迫步入殿中,不动神色环顾四周,他面色冷沉,淡漠如玉,目如寒星,眉宇间满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冷漠,气质透出刀剑收鞘的锋利,生人勿近,在他身上仿佛能嗅到兵戈硝烟的气味。
只见他躬身不卑不亢依次拜见皇帝、太子以及诸位皇子。
“臣解自熙参见皇上。”
高台之上的皇帝一袭道袍,面容儒雅沉肃,仙风道骨。
“解爱卿不必多礼,请起。”皇帝沉声道。
“谢皇上隆恩。”解自熙直起身,仰头对上圣颜,眸中倒映高高在上的皇帝,眼神幽深,尔后余光瞥见旁边的明笙之,解自熙面无表情,无声冷哼,明笙之收到解自熙那轻蔑的眼神,顿时不快。
“坐。”皇帝指着下首一个空位,那空位几乎与内阁首辅的位置相对。
众人见状,俱是一惊,“解”这个姓氏让他们想起了镇守漠北数十年的忠武侯。
解自熙落座。
太子道:“父皇,这位公子是?”
皇帝道:“解爱卿远在边关,也不怪你们不认识,他的‘解’字是忠武侯的那个‘解’。”
此话落地,满堂哗然,解自熙原来是忠武侯的儿子啊,可不少人全知道忠武侯的儿子不是早就战死了么?
兵部内阁那些常年与漠北有联系的官员才知道清楚,战死的是忠武侯的义子,而他的亲生儿子一直没死,受重伤调养过来后就完美继承忠武侯的衣钵,在漠北战场上屡立奇功,在漠北威名赫赫,打得漠北那些游牧民族节节溃败,军营人称少将军,而他的敌人则叫他鬼面罗刹,因他在战场上始终佩戴鬼面,神勇无双。
忠武侯宝刀未老,解自熙年轻有为,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有这对父子镇守边关,身居庙堂内的官员俱是高枕无忧。
皇帝又道:“解爱卿,在天京城这段时日如何?”
皇帝似乎并不知晓解自熙这段时间在天京城发生的事,也是,作为皇帝,他一心修道,近日也只关心皇太孙的事,根本不会注意解自熙,只是着锦衣卫保证解自熙的安危。
不然,若解自熙有个好歹,忠武侯那边不好交代。
此言一出,明笙之心跳顿时加速,生怕解自熙将他与他之间的恩怨说出来,他虽占理,可到底会在皇帝面前失了好印象。
解自熙作揖道:“劳皇上记挂,臣一切都好。”
皇帝:“嗯。”
靡靡丝竹声起,舞姬翩翩起舞,解自熙身份摆在那边,自然有人欲与他结交,然解自熙态度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就像一头高傲至极的孤狼,哪怕太子端杯而来,他也没有奉承,仅仅吃了一杯酒。
太子并不介意,很是理解解自熙,年少有为,威名赫赫,有傲骨正常,更何况他早些时候听闻解自熙威名,便有将其收回麾下之意,可惜人始终在漠北,太子实在一筹莫展,遂放弃。
未料曾经看中的天之骄子竟然回了京城,若是将解自熙召入麾下,那忠武侯的军队不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么?
老东西这些年吃了不少丹药,可就是死不了,霸占皇位几十年了,感觉真就熬不死了。
太子算盘打得飞起,举起和解酒杯,道:“解将军,昔日之事俱是误会,还望少将军勿要介怀。”
解自熙点头,斟酒举杯:“太子殿下,我并未在意。”
说罢,解自熙将酒一饮而尽。
太子笑道:“不愧是少将军,果然气量大。”
说着,太子看向明笙之,明笙之心领神会,可自尊心发作,使得明笙之没有任何表示。
太子脸色阴沉一瞬,转而压低声音道:“三日后我请少将军醉仙楼一聚,届时本宫会携明尚书来,说开你们二人之间的误会。”
解自熙淡声道:“臣与明尚书并无误会,太子殿下无须忧心。”
言下之意便是回绝。
太子笑了笑,又与解自熙说了些体己话,解自熙言辞淡漠,面对太子放下身段的示好,完全不回应。
酒过二巡,皇帝突然道:“众爱卿。”
席位顿时安静,皇帝对太监使个眼色,不多时,一个年轻男子便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
少年极为面生,既不是皇帝的儿子,也非宗室子孙,他到底是谁?
面对臣子疑惑,皇帝这才让太监念诏书,姗姗告知身份,并封他为瑜王,少年正是先太子遗孤,是皇帝的嫡长孙,是那个被拐走的孙子。
满座哗然。
伴随少年出现,曾经被京城遗忘的记忆逐渐浮出水面。
当年先太子妃孕下一对双胞胎,哥哥身体健硕,弟弟天生弱症,连门都出不了,要一直靠名贵药材吊命。
在先太子造反前期,弟弟私自外出被拐走,自此一无所踪,哪怕东宫和京城倾尽全力也未能找到弟弟,失子后先太子非常痛苦,甚至一度精神失常。
后来先太子造反,兴许便有此因。
这些年,先太子始终是皇帝讳莫如深的禁忌,可时至今日,皇帝却将先太子遗孤找到并封王。
原以为先太子的血脉已经不存于世,也谁也没想到那个被拐走的孩子竟然还活着,并被找了回来。
原来皇帝心中从未忘记过先太子,先太子从来不是心中那一根刺。也是,毕竟先太子和皇帝之间感情深厚,先太子才华横溢,仁爱宽厚,德行高远,举世无双,堪称未来仁君,只可惜后来因巫蛊之祸造反。
唉,往事其中细节更是可悲可叹!
先太子遗孤被寻回封王,有人欢喜有人愁,更何况皇帝这些日子看似仍专注修道,但很多事他并没有袖手旁观,隐隐约约要将朝政大权全部收回的迹象。
其实这些年皇帝虽然专心修道,但锦衣卫一直掌控在他手里,朝堂上发生什么事皇帝一清二楚,只是他没有选择去约束制衡,任由太子在朝堂上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看着太子和内阁争斗。
而今,皇帝心思捉摸不透,使得原本势大的太子一派开始产生了危机感。
待诏书宣读完毕,满殿寂静,解自熙蓦然从席位上站立,鼓掌恭迎道:“臣解自熙恭喜皇上寻回瑜王殿下。”
皇帝面色严肃点点头。
很快,其他官场上的老油条也迅速反应过来,齐齐道:“恭祝皇上寻回瑜王殿下!!”
太子也站起来,面带微笑祝贺,解自熙打眼观察太子,在场之中,或许只有他细心发现太子的表情不是很自然。
皇帝难得露出了笑容。
中秋之后,朝廷局势渐渐波云诡谲。
与此同时,找到先太子遗孤的崔焰被皇帝重用,被任命为北镇抚使,掌管北镇抚司,掌控实权。
中秋节的第二日,崔夫人便携解自熙来拜访梅家,自梅清雪去梅花山庄避暑后,崔夫人和梅清雪便没有机会再见面,至多通过两三封信笺。
原本崔夫人是要独自来拜访梅清雪,结果解自熙也说要拜访,崔夫人如今知晓他的身份,自然没有异议。
.
“妹妹,好久不见,诶,我瞧着你好像脸型变圆润了些,看来在山庄过得很好啊。”
梅清雪莞尔,余光瞥见解自熙在对她笑,跟妖精似的,笑得勾魂夺魄。
“姐姐许久不见,你愈发好看了。”
崔夫人喜不自胜,说:“还不是妹妹送我的胭脂水粉,对了,我送你的保养方子你可用了?效果如何?”
崔家杏林世家,几代侍奉后宫妃嫔贵人,自有前朝留下的独家保养秘方,特别是专门上供给太后和皇后的方子,效果没话说,只是其中药材非常名贵,哪怕有人有方子,也非一般人用得起。
梅清雪瞥眼解自熙,小声道:“极好,感觉皮肤变得又嫩又滑。”
崔夫人:“那就好。”
这时,解自熙行礼道:“梅夫人。”
梅清雪颔首。
“两位夫人在说什么悄悄话,是我不能听的内容吗?”
崔夫人:“当然了,这是我们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