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初临王府,虽然按理而言世子不必出门迎接,可毕竟是安安的先生,他还是决定给他份薄面。
两人候在王府书院门口,等到姜逸仙乘坐着王府的马车抵达。没有了夜市的随性喧闹与纷繁心绪打扰,游万洲终于将此人看在眼里。
粗布白袍,腰坠一只妙香荷包,手持柄红扇。高眉削鼻,风流倜傥。就连仪态也端方持正,从下车到上前行礼的一连串动作,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书侍随他斜后方,背着许是装了书的行囊。
“见过世子殿下。”姜逸仙一礼。游万洲收回打量的视线,抬手虚扶:“今日劳烦姜先生,本世子令人备了些清茶与餐点,稍后请姜先生同用。”
“分内之事,谢殿下。”姜逸仙翩然起身,含笑的眼移向一旁的惠芷玉,她连忙行了学生礼道:“先生,学堂设在里间,请随我来。”
惠芷玉与游万洲在前,引姜逸仙进入书院一舍。一迈入堂舍,书侍便几步上前将先生案台的笔墨纸砚收拢,拿出装在行囊中的笔墨纸砚与书本。这样的读书人总有些怪癖,看来除了红扇,这姜逸仙还不喜用新物什。游万洲将此信息纳入眼底,被惠芷玉牵着衣摆同桌入座。
“殿下也想听敝人授课?”姜逸仙轻整衣袍入坐,投来一道莫测眼神。游万洲气定神闲道:“自从得闻姜先生大名,本世子一直期待此日。”
“敝人荣幸,然,此次学堂是专为惠芷玉开设,恐怕不能随了殿下的雅兴,请移步。”姜逸仙稳坐如山,语气温和。
游万洲笑笑,“足额的束脩已经备好,请先生通融。”
“并非束脩的问题。敝人教书向来有规定,不许外人旁听,不许学生溜神,不许学生对待功课敷衍。并非针对殿下,请吧。”
还真是读书人的死脑筋。游万洲快速瞄了眼惠芷玉,她唰地伸手来握住自己轻捏两下。等再看向姜逸仙,他抬手起身行一个学生礼,道:“学生不才,愿拜入先生门下,请先生指导。”
“……也罢,”姜逸仙摇了摇红扇轻叹,“既然你如此执着,那就跟小安一起听课吧。”
这先生,年纪不大架子不小。游万洲心中腹诽,仪态翩翩坐下,接过侍从给他带来的课用书,拿书侧挡了一下自己的脸,对她挤挤眼睛示意。
惠芷玉也用书遮了遮唇角的笑,轻轻点头张嘴好像想说什么。案台上姜逸仙已经开始让他们翻到某页,她赶紧闭嘴收回视线翻书提笔。
“……”他心中莫名有点不爽,怎么这么听这个先生的话,真的溜神其实也不是大事。怀揣着一颗闷闷不乐的少男心,游万洲也翻书看向案台,打算好生瞧瞧这教书先生,究竟有什么能耐。
他也见识过不少所谓进士,除了摆弄自己满肚子应付科考的文墨也别无是处。若这姜逸仙也只是这种死板无趣之人,那他可真要考虑,该怎么和安安商量,换一个先生了。
然而当姜逸仙开始讲述课本中的诗文内容,并抒发出他的独特见解之时,游万洲三分挑刺的心也软化下来,听得颔首几下,不得不承认他的确不是泛泛之辈。竟然能与自己的看法有几分共鸣。
不过空谈诗文并不说明真正的才干,待到一堂课结束的休息间隙,姜逸仙喝水润嗓时,游万洲忽然发问:“先生方才所述的圣人道理的确鞭辟入里,敢问先生是否懂得兵伐之道?”
“我恐怕称不上兵伐之道的大家,只能浅谈几句兵伐之术罢了,”姜逸仙神情沉静地看来,“游学子是有疑惑需要解么?”
“先生过谦了。近日学生在自习《太白阴经》,其中有一个案例令我有些苦恼,是以想趁着今日的机会请教一二。”游万洲顿住话,等到姜逸仙颔首:“说来听听。”
他才继续道:“此案例说来也并不复杂。在一条离京城两千里的山脉边,有三十个山村,山村是我方地界,而山脉驻守着敌方,现在需要把守村子并将山上的敌人驱逐,占领山脉。皇帝陛下在今年派人千里驰援,支援部队已在半道,请问先生,我们这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夺下山脉?”
刻意隐去敌我双方兵数信息、装备信息与兵队素养信息,游万洲想瞧瞧这姜先生究竟是只知道纸上谈兵,还是的确有些真材实料。
姜逸仙坐在案台沉吟片刻,发问:“兵力对比如何?拥有怎样的武器?是否能提前知晓敌方的来犯消息?”
至少思虑周全,第一关算他过。游万洲藏起真实兵马数量,编着说:“有情报称,敌方兵数近万,而我方能够迎战的兵力只有两千。武器上敌我双方均有铁器,不分伯仲。只知道敌方在每年的深秋皆会来犯抢掠山村,而书上说现在只是初秋。”
点了点头,姜逸仙道:“如此看来,尽管事态糟糕,却也并非无计可施。陛下增援的兵力大约何时赶到?”
“不知,先生此战不必算增援兵力。”
姜逸仙总算没再问话,他抿了口茶看向惠芷玉,问:“小安,方前我也教过你兵术,你有何看法?”
突然被点名的惠芷玉下意识看了眼游万洲,他轻轻摇头。惠芷玉立刻明白这是让她莫透露守村之战的相关信息,于是她思索着题干信息回答:“嗯……既然现在是初秋,而敌方深秋才来犯,且敌我双方差距悬殊,不如我们先加固阵地,修战壕堡垒做防御,等到支援部队抵达再向山脉进攻,如何?”
“在我方弱势时蛰伏镇守,学得不错。”姜逸仙夸赞,惠芷玉努力压下自己上扬的嘴角。下一刻姜先生转回游万洲,问:“针对这种态势,游学子有什么见解?”
几句话间就被他掌握了主导权,但毕竟是以学生身份请教,不能不回话。游万洲蹙了蹙眉,减去自己对敌方心态的思量,回答:“既然是山脉边上的村落,他们随时都有被山上敌人侵袭的危险,我认为应当派兵驻守村庄,并训练村民习武练阵,一是能帮助村民拥有反抗的力量,二是能建立军民鱼水情,战时更得民众助力。并且建立哨塔、组织小队巡山,以防山中敌人提前突袭,也可借机寻摸敌方驻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