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提笔圈地

第 40 章 校长室的心声

小说: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作者:

提笔圈地

分类:

古典言情


2008年12月末,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京城的古老屋檐,空气中弥漫着辞旧迎新的气息。

距离2009年的曙光仅剩寥寥数日,对于燕京大学的学生李毅飞而言,这一年绝非寻常。

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更是他个人轨迹上的一座丰碑——一个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和高度铸就的、闪烁着智慧与成就光芒的丰碑。

*在燕园这片学术沃土上,李毅飞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优秀学生”的范畴,成为了一个传奇。

他的学业生涯,用“辉煌”二字形容都显得苍白。旁人需要耗费数年甚至更久才能精通的领域,在他身上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如同一个永不满足的知识饕餮,不仅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经济学、法学、医学这三个跨度极大的主修和辅修课程,更是在教授们惊愕的目光中,将培养方案内乃至方案外他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相关高阶课程,尽数“扫荡”完毕。这不是囫囵吞枣,而是真正的融会贯通。

路国才教授,这位以严谨著称的经济学泰斗,提起李毅飞时,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满意和一丝难得的轻松。

“毅飞这孩子,理**底扎实得不像话,模型推导、实证分析,一点就透,甚至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他交上来的作业和论文,常常让我觉得不是在批改,而是在学习。”

路教授私下曾感慨,教这样的学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省心——他几乎不需要额外的督促,就能达到并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

夏叶俞教授对李毅飞的赞赏则带着一种“发现瑰宝”的兴奋。李毅飞在医学领域展现出的悟性和动手能力,让这位见惯了天才的医学大咖也为之侧目。

更让夏教授得意的是,他曾在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后,特意将李毅飞引荐给了医学院的院长。

“老院长,您看看这孩子!才多大年纪,对临床病理的分析、对前沿生物技术的理解,那份敏锐和深度,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夏教授的语气里充满了“显摆”的自豪,而院长审视的目光从最初的审视到后来的凝重与赞许,也印证了李毅飞的非同凡响。

法学院的宗教授提起李毅飞,更是连连摆手,表示“无话可说”——因为赞誉之词早已用尽。

“他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对法治本质的洞察,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认知水平。法条在他眼里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社会运行的脉络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宗教授不止一次在教研室感叹,“他对法理、**、国际法的见解之深刻,逻辑之严密,思想之成熟,已经足以与潜心研究数十年的老一辈学者进行深度对话了。”

这种评价,自然也传到了法学院陈院长的耳中,使得李毅飞这个名字,在法学院高层心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李毅飞的光芒,并不仅限于**塔内。他上交给国家的两篇文章,以及一项关于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发明,给国家挽回了多少损失。

这些都属于机密,但其价值和影响,作为燕京大学掌舵人的校长和**,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的分量。

在一次例行的校级高层会议上,当议题涉及到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杰出学生发展时,经济学院的伊院长和法学院的陈院长,不约而同地、反复地提到了“李毅飞”这个名字。

他们详细汇报了李毅飞在各学科内的卓越表现和惊人潜力。校长和**端坐主位,听着下属院长的汇报,表面平静,内心却波澜起伏。

他们交换了一个只有彼此才懂的眼神——那里面包含了了然、欣慰,以及一丝沉重的责任感。

因为他们深知,关于这个学生,他们掌握着更多未曾公开的信息:来自中央核心圈层几位大佬的亲自垂询,以及由24人组成的国家最高决策层对李毅飞表现出的持续关注。

若非出于对这位年轻天才最严格的保护性考虑,他的名字和他的贡献,或许早已成为举国皆知的楷模。

这份沉甸甸的“保密”,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级别的认可和期许。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伊院长和陈院长正欲离开,却被校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礼貌地拦下:“伊院长、陈院长,请留步,校长和**请二位到办公室一叙。”

两位院长心中微微诧异。校长和**是封疆大吏级别的重量级人物,日理万机,同时召见两位院长的情况并不多见。

他们带着一丝疑惑,跟随工作人员走进了那间象征着学校最高权力的办公室。

办公室内,校长和**已然在座。看到两位院长进来,**温和地示意他们坐下,校长则开门见山:“老陈,老伊,今天特意留你们下来,是想深入探讨一下关于毅飞同学的后续培养和发展问题。

你们二位是他的院系领导,对他的情况最了解。他的贡献和潜力,我们心里都有数。

现在,我和**最关心的是他的学业进度和能力评估。以他目前展现出的水平,我们考虑,是否有可能支持他申请本硕博连读,甚至争取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学位?这需要你们专业的判断。”

伊院长闻言,立刻回应,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请两位领导放心!单就经济学领域而言,李毅飞的理论素养、研究能力以及对复杂经济现象的剖析深度,早已远超普通博士生的水准。

他的天赋……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说到这里,伊院长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惊叹与不可思议的神情,“说起来,有件事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早些时候,毅飞曾给我看过他的一些……股票操作记录。当时看完,我真是愣了半天。”

“哦?”**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老伊,别卖关子,快说说。到底是什么样的操作,能让你这位见惯大风大浪的老经济专家都感到惊讶?”

校长和陈院长也投来好奇的目光。伊院长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回忆那个震撼的场景:“两位领导,事情是这样的。

毅飞跟我提起,他最初接触股市,是在初三毕业那年。他的家庭背景很普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

他进入股市的启动资金,只有区区5000元人民币!这笔钱,还是他中考夺得全市第一名后,学校奖励的。”

办公室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三位听众都屏住了呼吸,预感到接下来会听到一个超出常理的故事。

“就是靠着这5000元本金,”伊院长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讲述传奇般的郑重,“李毅飞在接下来的短短三年时间里——也就是从他初三毕业到高三毕业、进入大学前的这段时间——通过股市操作,将资金规模……滚雪球般地做到了过亿!”

“什么?!”陈院长第一个失声惊呼。

“三年?五千到上亿?”**的眉头紧紧锁起,满脸的难以置信。

校长虽然没有出声,但眼神中的震惊之色丝毫不亚于他人,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这简直像是天方夜谭!三年,近万倍的收益?这需要何等逆天的市场洞察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心理素质?在波诡云谲、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里,这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沉默在偌大的办公室里弥漫,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良久,校长低沉而严肃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他看向伊院长,问出了一个关键至极的问题:“老伊,那你知不知道,李毅飞同学现在……他的股票账户里,具体有多少资金?”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刚刚平复的湖面,再次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再次凝固了。伊院长、陈院长、**,连同提问的校长自己,都陷入了更深的思索和震惊的余波中。

他们互相看着,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好奇、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一丝对未知巨大数字的本能敬畏。

伊院长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提议:“这个……具体的实时数字,恐怕只有毅飞本人最清楚。要不……我们把他请过来,当面问问?”

这个提议虽然有些突兀,但在此刻,似乎是解开谜团最直接的方式。

校长和**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断。**微微颔首:“也好。那就麻烦老伊联系一下,请李毅飞同学现在过来一趟。注意语气,别吓着孩子。

接到伊院长亲自打来的电话时,李毅飞正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听到院长召唤,他有些意外;而当听到是去校长办公室时,一丝紧张感悄然爬上心头。

虽然他心智远超同龄人,但面对学校最高层的两位领导,且是在这种单独召见的情形下,难免有些忐忑。

他迅速整理了一下书本,怀着几分疑惑和谨慎,走向了那座庄严肃穆的行政楼。

“咚咚咚。”李毅飞轻轻敲响了校长办公室厚重的木门。

“请进。”里面传来校长沉稳的声音。

李毅飞推门而入,一眼便看到沙发上端坐的四位重量级人物——校长、**、伊院长、陈院长。

他立刻微微躬身,恭敬地问候:“校长好!**好!伊院长好!陈院长好!”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朗,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毅飞同学来了,快请坐,别紧张。”**微笑着指了指伊院长旁边的沙发空位,态度和蔼,试图缓解他的局促。

李毅飞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只坐了半个沙发,姿态恭敬而端正。他能感觉到四道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带着探究和期待。

**作为开场,温和地问道:“毅飞同学,刚才我们听伊院长聊起你在经济学方面天赋异禀,尤其是在金融投资实践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我们几个老家伙都很好奇,想了解一下你目前在股市投资方面的具体情况。方便跟我们说说吗?”

李毅飞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明白了这次召见的缘由。他暗自有些哭笑不得:“这几位大佬,日理万机,怎么突然对我的股票账户感兴趣了?”

但面上丝毫不显,保持着谦逊谨慎的态度,斟酌着回答:“谢谢领导关心。这个……确实是在学习之余尝试做了一些投资,算是……小有收获吧。”

这个“小有收获”的回答,让在座的四位阅历丰富的大佬都有些忍俊不禁,又颇感无奈。

这小子,是真以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还是故意在低调?

伊院长忍不住了,带着长辈的亲切和师长的直接,点破道:“行了,你小子!就别在我们面前藏着掖着了。

你以前给我看的那些记录,我们都知道了。在座的都是关心你发展的师长领导,你就实话实说,把你的真实情况,特别是现在的资金规模,详细说说。让大家也看看咱们燕京大学培养出的经济奇才到底有多厉害!”

话已至此,李毅飞知道再谦虚就显得虚伪了。

他定了定神,迎着四位领导殷切而严肃的目光,清晰地、如实地回答道:“各位领导、老师,既然伊院长都这么说了,那我如实汇报。

截止到今天收盘,我个人在A股、港股以及部分海外市场的证券账户内,持有的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总市值,经过初步估算,大约在350亿左右。”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除此之外,个人名下在国内有一套位于海淀区的别墅,一座位于二环内正在进行最后修缮收尾的四合院,一辆代步用的宝马轿车,市值大约200万。另外,银行活期和短期理财中,还有大约3000万左右的流动资金备用。”

“多少?!”

“三……三百五十亿?!”

“嘶——”

李毅飞的话音刚落,办公室内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了几度!校长、**、伊院长、陈院长,四位在各自领域都堪称泰山北斗的人物,此刻齐刷刷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巨大的震惊让他们瞬间失语,脸上写满了极度的不可思议,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荒诞不经的神话。

350亿!人民币!

这是一个在2008年足以让任何人头晕目眩的天文数字!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