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提笔圈地

第 37 章 返校

小说:

我成了最有钱的公务员

作者:

提笔圈地

分类:

古典言情


正月二十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李毅飞站在家门口,屋檐下的红灯笼在晨风中轻轻摇晃,穗子上还沾着除夕夜燃放爆竹时的碎屑。

母亲从客厅追出来,塑料袋在她手里晃荡:“这是你爱吃的饭团,里头加了新腌的梅干菜,记得路上吃。”父亲则默默将行李箱抬上三轮车,金属滚轮碾过石板路,发出细碎的声响。

火车站的电子屏闪烁着绿光,检票口排起长队。李毅飞回头时,看见母亲正用袖口抹眼睛,父亲背着手站在梧桐树下,身影被晨雾浸得模糊。

列车启动的瞬间,他贴着车窗张望,直到站台尽头那两个身影缩成黄豆般大小,最终消失在铁轨拐弯处。

车厢里飘着泡面的香气,李毅飞翻开背包夹层,露出母亲塞的红纸条:“到了报平安。”

窗外的麦田连成白色的浪,他想起除夕夜围炉时,父亲用老铜壶煮的碧螺春,母亲往他碗里夹的炸年糕;

大年初一跟着老家的长辈挨家拜年,祠堂里缭绕的香火气;十五那晚,他和母亲在灶台前包汤圆,糯米粉沾在母亲鬓角的头发上,像落了一层雪。

傍晚七点,列车驶入北京站。出站口的电子钟映着人群的影子,李毅飞被裹挟着向前,行李箱轮子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

刚迈出车站,寒风便卷着汽车尾气扑面而来,远处CBD的玻璃幕墙折射着霓虹,恍若银河倾泻在楼宇之间。

推开宿舍门时,门轴发出吱呀的呻吟。月光从蒙尘的玻璃斜切进来,在桌面上投下菱形光斑,灰尘在光柱里起舞。

李毅飞将窗户打开,让冬夜的冷空气灌进来。他摸了摸暖气片,冰凉的触感提醒他要等明天统一供暖。

简单洗漱后,咬开饭团油纸的瞬间,梅干菜的咸香混着糯米的软糯在舌尖化开,他忽然想起母亲揉面时,面团在案板上发出的“砰砰”声。

次日清晨五点半,闹钟准时响起。李毅飞拉开窗帘,晨曦正给远处的钟楼镀上金边。

操场的塑胶跑道泛着湿润的光,几个穿冲锋衣的学生正在压腿。他换上运动服,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双脚踩在跑道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毅飞!”身后传来清亮的喊声。顾师姐扎着高马尾,运动服外套还沾着露水。

她手里握着一本《黄帝内经》,封皮边角已经卷起。“新年好啊师姐!”李毅飞放慢脚步,看见师姐运动鞋侧面沾着泥点,“你这是跑了多久?”

“从朝阳公园跑回来的。”顾师姐笑着擦汗,鬓角的碎发黏在脸颊上,“在家待着实在憋闷,提前回来整理论文。”

两人并肩跑着,聊起各自的假期。李毅飞说起老家的春节,顾师姐则分享在古籍馆发现的明代医案抄本,眼睛里闪着光。

提到导师,顾师姐突然压低声音:“夏老师这次回来,听说要带新项目。”她转头看李毅飞,“你知道吗?去年附院那个中风患者,就是按夏老师改良的补阳还五汤方子治好的。”

李毅飞想起年前导师布置的书单,《伤寒论》《金匮要略》摞起来足有半米高,扉页上密密麻麻写着批注。

“师姐,您打算继续读博?”李毅飞绕过跑道上的水洼。顾师姐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的教学楼:“夏老师说,中医讲究‘读万卷书,行**路’。

我跟着他抄了三年方,越来越觉得这里头学问深。”她从口袋里掏出润喉糖,“对了,你那本《叶天士医案》看完没?里头有个治眩晕的方子,直到太阳爬上树梢。

李毅飞这才发现后背已经汗湿,运动服贴在背上发凉。顾师姐提议去校门口的淮南牛肉汤馆,“他家新添了生煎包,味道不错。”

回宿舍的路上,李毅飞经过实验室。透过玻璃,看见培养箱的指示灯还亮着,墙角堆着几箱新到的实验耗材。他想起导师常说的话:“学医如行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推开宿舍门,昨天没擦净的窗台又落了薄灰,他索性挽起袖子,把床单被罩全换下来,用消毒液擦拭书桌缝隙里的积尘。

正午的阳光斜照进来时,李毅飞刚拖完地。地板泛着水光,书架上的医书重新码得整齐,窗台上的绿萝也被他浇过水,叶片上还挂着水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