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矩议定亲事后,也需要再等几日再通知亲家。
梅氏觉得虞家没有什么礼仪规矩,便一刻也不想再多等,第二日一大早就派了周妈妈去长善侯府送庚帖。
周妈妈走后梅氏叫来何争蕴。
“梅家请了宫中女官教姑娘们规矩,你如今也快要出嫁了,我跟你外公商量让你随着表姊妹们一起学学。”
何争蕴乖巧地坐在下首,听上座母亲说话,闻言她点头应好。
梅氏看她这样,心道,就该这样安分守己不要忤逆长辈才是,随口道:“病好些了吗?”
“比前两天好一些了,多谢母亲关心。”何争蕴觉得好惊奇,这是母亲第一次当着面关心她,这种感觉好奇特,感觉全身都暖暖的。
随后她从小砚手里接过东西放在梅氏手边,浅笑着道:“母亲喜欢海棠,这帕子是我这两天绣的。”
又拿起一叠宣纸道:“这个字是我最近写的,是母亲常看的道经,母亲请过目。”
梅氏难得今天有好心情,接过那帕子看了一眼,细布底子用浅色丝线绣的海棠,跟自己平日用的差一大截。
“还是要多学,这女工跟你姐姐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将来嫁到别人家去,怕不是要笑我们国公府教不好女儿。”
何争蕴心头一坠,脸上笑意牵强,安静道:“母亲说的是,女儿会努力的。”
梅氏又接过抄的道经,字迹娟秀又觉得太过规整反而失了风骨,底纸也只是普通的宣纸。
“字还行,就是太规整了,看着小气的很,宁儿比你小七八岁都比你写的好。回头让你舅舅给你找几个大家的帖临一临。”
何争蕴抿着唇,牵强的笑意也挂不太住了,眼里尽是失落:“女儿知道了,多谢母亲。”
梅氏看她这副样子火气又生起来了,好歹也是国公府养的,怎么随便说两句就拉个脸子,一点也不像大女儿小女儿那样会撒娇。
目光又落到她身上,忍不住又开始说:“行了快回去吧。生病了就好好养病,别到处乱跑。”
何争蕴低着头行了礼带着小砚出了正阳院。
走在路上她还在想,也许是真的自己做的不够好,母亲才会那样说,母亲最喜欢的孩子就是姐姐,无论哪一方面,她都比不过姐姐。如今姐姐出嫁已经有四年了,母亲还是会经常念叨。
她还记得四年前姐姐出阁那天,向来端庄的母亲却完全不顾宾客的眼光,哭成了泪人。
也不知道她出阁的时候,母亲会不会有不舍。
小砚跟随在身边,看到自家小姐一直不说话,猜想肯定是因为刚刚被夫人批评而难过。
“小姐,你别难过。”小砚空出一只手,牵住了何争蕴的衣袖,“夫人就是太偏心了,给大小姐都是请的名师,给小姐都只是普通的老师。”
梅氏生她的时候早产加难产,听得周妈妈说当时都去了半条命,便是偏心,她也是可以体谅的。
再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她自己要是做的足够好,即便老师不一样,也能差不多。
总不必拿这些做托词做借口。
“我只是有一点点难过,而且确实也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如今连四妹妹也比不上。”何争蕴叹了口气开始责怪自己,突然想到母亲刚才说的她又有了方向。“母亲说回头让舅舅找帖子,我要加油练习,不然到时候真的嫁了人被笑话怎么办?”
“我不能给国公府丢脸,更不能给母亲丢脸。”
何争蕴内心给自己鼓励,等去了梅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学好规矩,多临帖子,多做女工,勤学苦练总不会错!
话落,她拉着小砚急匆匆往秋彤院走:“快走!现在就开始练习!”
·
周妈妈一大早就到了长善侯府,她的突然造访,让杨氏心头一跳。
当周妈妈递上何争蕴的庚帖时,杨氏先是一愣,随即按捺不住的狂喜几乎让她跳起来。
万万没想到,申国公府竟如此爽快,这么快就答应了提亲,还直接送了庚帖来。
杨氏欢天喜地地将周妈妈送出门,笑得合不拢嘴。
心腹丁妈妈凑上前细看,指着庚帖上的日期惊喜道:“夫人,真巧!二小姐的生辰竟与公子是同一天,都是二月初一!”
“她比思稳小了整整两岁,以后生辰还能一起过,多喜庆。”杨氏眼中漾开笑意,仿佛已瞧见未来那热闹的生辰宴。
丁妈妈见主子欢喜过头,忙提醒正事:“夫人,既然已经定了,得赶紧筹备聘礼了,老夫人那边也要传信。”
杨氏恍然回神,连声道:“对对对!”
她拿着庚帖,脚下生风,往正院赶去,边走边吩咐:“叫人去给公子报喜,再安排车马速去庙里请高僧合婚!”
丁妈妈应声疾步而去。
人未到声先到,杨氏脚步轻快,离正院老远便高声连唤父亲。
廊下悠闲喝茶的老侯爷闻声抬眼,只见儿媳满面春风地奔来,喜不自胜道:“父亲!申国公府应了!庚帖都送来了!”
老侯爷也颇为意外,随即展开笑颜,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顺利,连声道好好好。
杨氏走近也在廊下落坐,递过庚帖:“母亲那儿您写信吧,可千万要写明是母亲最中意的高门贵女。”
老侯爷夫人郑氏是虞慎的祖母,最看中门第,能与平京最高门第申国府结亲,她怕是要高兴的拜谢天地。
老侯爷乐呵呵应承道:“肯定,她最盼着有一个这样的孙媳妇,也正好你俩不用再为思稳的亲事打架了。”
杨氏此刻心情好极了,懒得提旧事:“如此两相宜!那父亲快写信,我还有的忙呢,提亲时可是应下了二小姐的出阁礼,咱们侯府一力承担!”
她利落地扶老侯爷回屋,转身便风风火火地张罗开来。
·
长善侯府在平京东内城崇文门旁边,监察院在西内城,侯府小厮骑马很快就抵达了监察院门前。
虞慎正和上司都御史王大人、左右副都御使楼大人金大人在议事厅。
王大人端坐上首,面色和煦地看向左副都御史楼大人:“浙江道送来的奏报,楼大人不先过目?”
楼大人微微一笑,婉言推拒:“王大人执掌院务,十五道监察司的奏报,理应由您先阅览。”
“再说,虞大人是您一手提拔,下官区区一副职,可管不了。”
王大人语气犀利话锋一转:“哦?本官听闻,申国公对楼大人可是青睐有加啊。”
右副都御史金大人和虞慎坐在下首,静观两位上官的言语交锋。
但凡涉及浙江道的事务,二位上官必要在议事前番唇枪舌剑一番。
虞慎入监察院虽只一年,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