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重启2006 天生二愣子

37. 风暴前夜

小说:

重启2006

作者:

天生二愣子

分类:

现代言情

父亲李建华那个关于“新技术推广办公室”调查的电话,像一根冰冷的探针,不仅刺探着李铭的过去,更深深扎进了他此刻紧绷的神经。对方的手段越来越迂回,越来越贴近他无法割舍的根基。这种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压力,比正面冲击更让人窒息。

他必须加快步伐。“镜像”实验室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保存火种”,必须尽快产出一些具有实际价值的、能够作为未来筹码的成果。同时,明面上的“铭宇”也需要展现出更大的价值,或者说“无害性”,以转移可能聚焦过来的视线。

李铭召来了王浩,在确保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对“镜像”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微调。

“王浩,‘镜像’的优先级需要调整。”李铭的声音在加密通讯频道里显得格外低沉,“我们需要尽快拿出一两个‘演示级’的成果。重点攻关那个‘基于隐私计算的轻量级推荐模型’,目标是在不触及用户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比现有平台算法提升30%以上的精准度。另外,那个‘去中心化社区原型’,可以先搭建一个最简可行版本,能跑通核心逻辑即可。”

他需要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哪怕只是原型,来增强内心的底气,也为未来可能的摊牌做准备。

“时间很紧,但……可以尝试。”王浩简练回应,语气中带着技术狂人面对高难度挑战时的兴奋。

与此同时,李铭在明面上也动作起来。他主动向张雷的“安全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详尽的《“铭宇生活”平台社会责任与数据安全白皮书》,洋洋洒洒数万字,全面阐述了平台在保护用户隐私、促进本地就业、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和“决心”,通篇充斥着合规、稳健、可控的基调。这既是一种表态,也是一种烟雾弹。

他还授意李梓晴,高调地启动了一个“百名匠人扶持计划”,宣布将投入专项资金和流量,帮助一百位传统手工艺人在“铭宇生活”平台上焕发新生。这个充满正能量和人文关怀的项目,立刻赢得了媒体和公众的一片赞誉,进一步巩固了“铭宇”“小而美”、“有温度”的公众形象。

李铭试图用这种“内外兼修”的方式,为自己和“铭宇”披上一层更厚的保护色。

然而,对手的进攻并未因此而停止,反而因为他的这些动作,变得更加尖锐和具体。

赵振的“振华商贸”率先发难。他们不再满足于价格战,而是推出了一项名为“振华优选”的会员服务,直接抄袭并优化了“铭宇生活”早期被“安全委员会”以“数据风险”为由否决的、基于用户画像的个性化商品推荐功能!并且,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数据积累,这项功能一经推出,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进一步挤压着“铭宇”的生存空间。

更让李铭愤怒的是,赵振在接受一次财经媒体采访时,意有所指地表示:“真正的创新,不是躲在温室里空想,而是要在市场的浪潮中经受检验。某些公司打着‘安全’的旗号故步自封,实际上是被自己的怯懦束缚住了手脚,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这番话,如同巴掌一样扇在李铭脸上。他知道,赵振背后一定有雷耀资本技术团队的支持,甚至可能拿到了他们当初提交给“安全委员会”的那些被否决方案的“精髓”!所谓的“安全框架”,仿佛成了只束缚他“铭宇”一人的枷锁!

紧接着,周瑞麟也出手了。他的“快团网”联合周家旗下多家大型商业综合体,推出了“全城狂欢购”活动,利用其线下实体优势,打造了极强的体验感和即时性,对“铭宇”平台上那些依赖“特色”和“故事”的中小商户形成了巨大冲击。同时,周瑞麟再次动用了他的灰色手段,暗中挖走了“铭宇”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几名核心社区运营人员。

双管齐下,商业上的挤压和人才上的掠夺,让“铭宇”明面上的业务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寒冬。

李梓晴看着不断下滑的运营数据和士气有些低迷的团队,忧心忡忡地找到李铭:“李铭,再这样下去,我们明面的业务可能会撑不住。赵振和周瑞麟……太狠了。”

李铭看着窗外,城市的天空灰蒙蒙的。他何尝不知道形势的严峻?但他更清楚,现在低头或者硬拼,都只会死得更快。

“撑不住,就收缩。”李铭的声音冷静得近乎残酷,“放弃一部分与赵振正面竞争的低毛利商品线,集中资源守住我们‘特色社区’和‘匠人计划’的核心阵地。告诉剩下的团队,现在是考验定力的时候,活下去,就是胜利。”

他必须忍耐,必须示弱。他要把所有的力量和希望,都寄托在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镜像”实验室上。

就在“铭宇”明面业务节节败退,团队气氛压抑到极点时,“镜像”实验室终于传来了第一个突破性的消息。

王浩通过加密信道发来了一段简讯和一份加密的技术文档。

“轻量级隐私推荐模型原型已完成初步测试,在模拟环境中,效果提升达到预期目标(35%)。去中心化社区原型核心链路已跑通。”

看着这简短的汇报,李铭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一股久违的热流涌遍全身。成功了!至少在技术上,他们证明了那条被封锁的道路是可行的,而且潜力巨大!

这是他黑暗中看到的第一缕曙光,是未来谈判桌上可能最重要的筹码!

他立刻回复:“成果封存,进入静默期。没有我的指令,不得进行任何测试或对外连接。”

他不能冒任何暴露的风险。

然而,就在李铭因为“镜像”的突破而稍稍提振了信心,准备继续隐忍,等待时机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

消息是张雷亲自打来的电话,他的语气不再是以往的平静或试探,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李铭,你最近,是不是有些……过于安静了?”张雷开门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