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觉我形秽 戈柳

15. 书坊

小说:

觉我形秽

作者:

戈柳

分类:

衍生同人

身旁的人始终不吭声,似乎在想些什么。黎蔓狐疑地看了对方几眼,没想明白适才在严家吃的那顿饭是否有何处不对。

黎蔓将出门后的光景仔仔细细地捋了哥遍,甚至连往来宾客都回忆一番,也没觉得有何特别之处。她一头雾水地琢磨起陆闻砚这是不是在无言拒绝时,青年总算开了口。

陆闻砚:“郡主和梁苒熟识吗?”

似是怕自己这话太突兀,他又找补道:“严夫人看上去很喜欢你。”

虽然不明白对方为什么纠结这个,但黎蔓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我幼时长在燕北,没回过京城几次。纵使后面回来养病,也主要是在别庄住着,不怎么出来走动,先前与梁姐姐自然不认识。”

至于对方后半句,黎蔓想了想说,“我和她确实投缘。”眼下她更关心自己原先问的,遂重复道,“母亲把账本给了我,我自当打起精神来学,但我确实对书坊之事不甚了解。既今日出来了,不知二郎是否可以带我去书坊看看?”

拿到陆氏书坊账本的当天,黎蔓就让苏叶给自己找了份简单的京城地图,查看方位后发现从严家到陆家这段脚程,去陆氏书坊还算顺路。

对方答应最好,黎蔓和陆闻砚同去,店里的掌柜肯定更关注后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黎蔓不愿意一开始就当那个扎眼的;况且有陆家二少爷的身份在,看些具体的东西想来也会更方便。

对方若是不答应也没什么,黎蔓不习惯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左右陆闻砚先前已经说过她可以出来多走动走动,大不了她回头自己带着丫鬟出来,必要时刻再抬出王氏来应对。

陆闻砚点点头,“可以,”他叫了声在外面的来福,“去咱家的书坊。”

陆家逐步积累丰厚财力后,便把书坊从原先的小巷子迁出来,一举搬进京城最为繁华热闹的马行街。

马行街是皇宫禁军诸班直军营的所在地,京城士庶、公私荣干之人多出入其间,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大虞的夜市没有宵禁,不少店铺为着招揽客人甚至通宵达旦,很是热闹。

“为着方便,不仅卖书的地方在此,”马车停下,小厮来福帮忙掀开帘子展开马车木板,陆闻砚不急着下去,抬手一指,“祖父在时,将这几间铺子连带着后头的院子买下打通,刻书的地方也就都搬到了这儿来。”

他笑了笑:“也方便咱们现在一并看个大概。”

陆家当真是财大气粗:相较于其他或用简单棚子搭建,或是只有一两间店面的铺子。诚如某人所言,陆氏书坊是由三四间铺子合并而成,棕色木匾上的黑色店名大气内敛,遥遥地望过去,就让人觉着里面的东西价值不菲。

所以汪求石那日真该换身衣裳,他若是说自己买些话本看看,也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像《居士集》那种名家的著本,多半不会太便宜……

店门口的伙计远远地瞧见马车,自觉上前来迎,尚且隔着一段距离就道:“掌柜不是说今儿个不来么?”

陆闻砚轻轻地笑了下,对黎蔓说:“这倒是巧了。”

黎蔓心知,怕是又有人认错马车了。

陆闻砚下了马车,那伙计正好小跑到车驾跟前。他先是认出来福,复又看见黎蔓,他这才明白眼前的两位是谁,忙不迭问好:“见过二少,见过郡主。”

黎蔓淡淡颔首,陆闻砚照旧折扇不离手,只弯起眼睛:“我和郡主原想四处走走,既是到了马行街,便想着顺道来看看。你和店里的其他伙计只管招待客人,不必管我们。”

哪有最上头的主子来了,底下的人还丝毫不招待的道理?这伙计本就因为认错了人而尴尬,此刻更怕是东家已然对自己不快。他急急忙忙地张口准备说些什么,却是被小厮来福一把拉走。

收到少爷的眼神,来福神神秘秘地对那伙计耳语:“哎呀,牛大,不要这么倔。少爷和郡主新婚燕尔,情投意合——说直白点,这种时候,咱老跟在身边算什么事儿?”

被称作“牛大”的伙计还未成亲,听了这话不由得打量过去,见郎才女貌的两人恰好对视,画面赏心悦目、娴静美好,让还算认得些许字的牛大忽然想到句“珠联璧合”。

他想了想,发觉自己凑上去确实显得不合适宜:“那来福哥……你也不跟着?”

按理说来福自当随侍,但眼见着那边的黎蔓主动握上了青年轮椅的把手。小厮觉得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于是揣测着自家主子的意思点点头:“嗯。”

而被贴心留与相处空间的两人正好闲聊起来。

顺利地到了陆家书坊,黎蔓心情不错,随口问道:“来福和那伙计说些什么?”

被小厮努力揣测着心意的某人轻描淡写地回答:“大抵是在说我们正值新婚,叫人莫扰了我们两个的雅兴。”

淡定自若,了如指掌。

黎蔓愣了愣,和陆闻砚对视一眼,思忖片刻后轻轻颔首,“来福确实机灵。”做戏不如做全套,她摆摆手示意苏叶离得远些,自己转而握上陆闻砚轮椅的把手,“既是如此,那就辛苦二郎同我看看了。”

这边来福见状,立马对牛大说:“你看,连郡主的贴身丫鬟都没跟这么近,咱们还是别凑到跟前去了。”说完扯着被说服的牛大,两人去和店里的其他伙计通通打好招呼。

陆氏书铺有三间普通铺子的大小,因书籍易燃,因而整个屋子都由砖石混着泥土建成。屋子中间打通,又仿造园林砌出门洞作为通道,也借此顺势区分出三个空间。上好的木材打成方方正正的顶柜摆在店铺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各类书籍。

“左侧的那一间主要是经史子集以及过往的名家文集,”陆闻砚介绍起自家书铺显得驾轻就熟,“右侧的那一间主要是大虞建朝以来的文人集子、房选册子以及各类时兴的话本、书画。其中当属话本小说最为便宜,也卖得最好。”

“陆氏书坊的册子皆为蝴蝶装,抄写本有之,但刻本居多。刊刻用的木板、纸张、墨水也是特意找人定的。”陆闻砚用目光寸寸逡巡着面前的一格格柜子,“当然,这些不是全部——书铺后头既有刊刻处也有库房,有些册子刊刻得比较多,便只在外头摆上部分。”

中间的屋子虽也有柜子,但摆出来的书很少。除开一些装饰用的摆件儿和花草,余下的便是几个上了锁的箱子。陆闻砚解释道:“这里放的是代写的诉讼文书和契约书,抑或供词、证词,有时也会帮忙官府处理文书。”

陆家是钦点的皇商,在京城又颇有口碑,所以不仅文人墨客乐意到这儿买书,难以自写讼书契约的百姓也乐意找陆氏书铺。每逢科举前夕官府处理考生文书忙不过来时,他们也会想到陆家。

青年对这间书铺的来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