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大唐妖奇谈 鱼纨纨

23. 移山(十) 回长安前,白薇问穗禾:“……

小说:

大唐妖奇谈

作者:

鱼纨纨

分类:

衍生同人

八月十六,中秋余韵尚浓,是谓“追月”。

东西两市的店铺家家结彩,黄澄澄的螃蟹和五彩斑斓的应季水果摆了一筐又一筐,远远望去,颜色甚是鲜艳好看。依旧繁华喧嚷,却是和昨日完全不同的感觉,多了些抚慰人心的烟火气。

来到制衣铺子的那条街,别家都敞开大门吆喝揽客,唯独“云衣阁”,大门紧闭,显得格格不入。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是生意火爆,早早便无衣可售。

文瑶关了铺子,拎着一个包裹在街上闲逛。

路过一处酒楼,刚过晌午已笙箫悠扬,座无虚席。她在门外张望几眼,见里面吵吵嚷嚷,似是有什么有趣的玩意儿,左右时间还早,也进入凑了个热闹。

大堂里悬挂着数十盏精美别致的纱灯,灯下吊着谜条,猜中答案者皆可从店家处换得一壶佳酿。三三两两结队的人,漫步于灯海之下,边赏灯边猜谜,都乐意博个好彩头。

大堂中央还挂有一盏锦绣繁复的笼灯,那是今日的头彩,据说是去年的谜题,只是谜面极难,无人能解。

那里围满了人,但大多仅是围观,偶有跃跃欲试的,便会承载所有人的目光和期冀。

此时一位女娘在同伴的陪同下挤到人群最前面,拿团扇挡住羞怯的脸,在桌案的白纸上留下娟秀的笔迹,然后略带紧张的眸子望向身旁负责判定答案的酒楼小厮。

小厮抻长脖子看了一眼,摇了摇头,人群顿时一片叹惋之声,看得出来他们真的很想知道谜底是什么。

那女娘红了脸,低下头,匆匆离开了。

文瑶顺着人群让出的通道挤了进去,来到灯下,才看清是一副谜联,她在心中默念: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文瑶琢磨几遍,心中已了然。

妙啊,真妙啊,出题的可谓之妙人也。

虽是简单的文字离拆,但弄思纤巧,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知晓谜底后再去品读,再看身侧这些围观苦思的看客,颇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了。

她由衷感叹出题人的智慧,盯着谜面反复咀嚼品味,眼眸里尽是欣赏之色。

不过今日她并不想出风头,所以没有走过去写下答案,而是转而去了门口一角的屏风前面。那里准备了纸笔,来客除了可以猜谜,也可留下字谜,供其他客人娱乐。

文瑶提笔,略微思忖,写下一行秀丽颀长的诗句:“万枝香袅红丝拂,脉脉抽丹,纤纤铺翠,风韵由天定。”

她递给一旁的小厮,那小厮双手接过,举到眼前念了一遍,眼睛里一下子有了神采。

“这位娘子好文才!”小厮连连称赞,又谦卑拱手行了一礼,“不过恕仆学浅,可否一并告知谜底?”

文瑶附在他耳边轻语二字,之后看他躬身退下,寻了一处纱灯把谜条悬挂了起来。

忽地,她像是被什么声音吸引,骤然转身面向门口,目光越过人群往坊门的方向看去。

是时候了。

文瑶又回到了街上,马车颇多,她小心避让着。

今日亦是出嫁女子归宁的日子,她们中秋须得在夫家“团圆”,待到追月日才可回娘家探望。街上马蹄声四起,都是匆匆赶路回家的女子,有的掀起轿帘催促,端庄之下是藏不住的喜色,比平日里少了些端庄,反倒多了些少女的灵动和活泼。

文瑶准备去找忆欢,不过在此之前,还得花些时间等人。

她看似漫不经心,步履轻盈,实则已经锁定了身后那辆繁贵富丽的马车。她竖起耳朵凝神去听,车内有两道熟悉的声音,一男一女,男的声音沧桑威严,女的稳重低回,只是此时都带上了焦急的情绪。

两匹银鬃马被赶着哒哒小跑,车轮的辘辘声也越来越近。

来了。

她看准时机,脚下一绊,顺势跌倒在离马车七八米远的前面。

“吁——”

车夫急忙拉紧缰绳,马头被拽得直挺挺地来回甩动,马蹄凌乱,发出短促的低声嘶鸣。

文瑶坐在地上揉捏脚踝,片刻之后,感觉马儿热乎乎的身体贴了过来,滚烫的鼻息喷在她的头顶。

“吱呀”一声,车门被从里推开,一对穿着讲究的中年夫妇探出身子,不确定地打量半晌,才试探开口:“文瑶?”

文瑶闻声回头,眼带诧异,喊道:“沈伯父,沈伯母。”她踉跄起身,一瘸一拐地走到车门前。

“哎呦,真是你啊,怎么摔倒了,有没有事儿啊?吓着了吧?”沈母从车上下来,拉住她的手,语气焦急。

文瑶目光灼热,心底微澜,盯着沈母紧张担忧的表情,任由她不厌其烦地拉着自己细细察看。

她知道,沈父沈母都是极好的人。

记得初来长安时,也是这样的场景。她无意间摔倒在他们的马车前,沈母也是如此,仔细检查她有没有受伤。后来日渐熟络,知道她擅长织布造衣,又帮她开了成衣铺子,这才渐渐有了现在的“云衣阁”。

沈父也上前打量,关切问道:“怎么不说话了,是不是疼得厉害?”

文瑶摇摇头,笑容温软,说:“多谢伯父伯母关心,走路崴了脚而已,没事的。话说你们怎么来了?”

“哎!”沈父突然叹气,满面愁容,“我们是来找忆欢的,家里从早晨就开始张罗中秋宴,可是这左等右等,等到天都快黑了,却一直不见她回来。”

沈忆欢是家中独女,出嫁后沈父沈母不愿团圆之日与女儿分离,但若强留又怕顾延甫被人说闲话,便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本来女子是八月十六回娘家的,那就干脆推迟到十六再过中秋好了。

“以前从未这样过,我们怕她遇到什么事儿,就赶车过来了。”沈母攥着她的手,又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许久未见,有好多话想跟你絮叨絮叨,只是今日实在是情况特殊,我们得走了。”

文瑶不可置信:“忆欢没回沈府?”

“我跟你们一起去看看吧。”她没有多犹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