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年代剧里的小姑子[七零] 三面镜

73. 广交会

小说:

年代剧里的小姑子[七零]

作者:

三面镜

分类:

衍生同人

新华国成立后,禁运和贸易限制接踵而来,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周总理提议简称为广交会。

展会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五个展馆,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

在六零七零年代,这个展会也从未取消,承担了近一半的外汇任务。而这次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举办,意义重大,展会方也格外重视,希望能有一个开门红,给全国人民打一剂强心针。

王水桃站在进出口商品贸易展的门口,深呼吸,给自己打气。

她这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时代洪流滚滚而来,没有人能够阻挡,婺省所有县级的糖厂都要改制,要从国有改为私有。

员工当然也不再是从前的铁饭碗。

只有领导层能够得到安置。

孙明和李元红就已经被调任去市里的糖厂,因为这些年业绩不错,孙明如今是副厂长,李元红则还是进了后勤部,只不过也要降一级,如今是副主任。

王水桃作为厂办主任,能力也是有目共睹,市里的糖厂也想要人。

但是正逢供销社也被一个个撤销,王进步失业了。

而她这些年在珍珠糖厂工作,也有了感情,或许也是因为刚到这个年代,家不成家的时候,是这里给了王水桃安全感,所以难免有几分雏鸟效应。

总之,王水桃想要试试逆流而上。

因为当年的工作还是从王进步那里拿的,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王水桃将这份工作还给了王进步。

不过由于人选的更换,那边也不再提供副主任的位置,而是只有普通工人的岗位。

王水桃争取来了挑选部门的机会,将王进步塞到了烟草部门。

现在的烟草部门业绩还比不上糖业部门,不想往后那样是人人艳羡,人人想进去的地方。

刚好,糖业烟酒公司要分家,人人都往糖业那里跑。

王进步就得到了小组长的位置。

王水桃想,这样也算是两不相欠了。

当然,她也对认识很久的孙明,李元红进行了暗示,可惜,出于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谨慎心理,也是因为业务熟练,孙明选择了留在糖厂做副厂长。

李元红是管理后勤以及妇女主任,技术性弱一些,她很相信王水桃对未来的预判,便在分家的时候去了烟草公司,虽然还是副主任,但是主任是个年纪比较大的大姐,她快要退休了,懒得挪窝才留在这里。

王水桃相信,以李元红的本事,肯定很快就能重新回到主任的位置上。

至于要改为私有制的莘县珍珠糖厂,在这些年的经营下,是不至于倒闭的,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买。

准确的说是没有人买得起。

于是,便有人提出很多厂子已经践行过的路线,就是由管理层以及员工共同出资认购股份。

既能解决产权问题,也能激发工人们做活儿的积极性。

最近因为“铁饭碗”的消失,即使厂子不缺订单,工人们也都萎靡了许多。

新华国成立还不久,以前的私人作坊里的工人是什么待遇,那些老人都还历历在目,在家里唉声叹气地说给上工的子女听。

王水桃如今是暂代厂长,提出认购的时候,本来以为是能获得群起响应的,毕竟业绩放在那里。

但她低估了此时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抵抗心理。

另外,报纸上也的确登了些工人认购股份后,厂子倒闭的案例,这更是激发了珍珠糖厂工人的惶恐。

而且王水桃到底是年纪还太轻了,没有孙明能够服众。

现在工人们能这么听话,尚且是靠着这些年她兢兢业业打下的基础。

这世上很多东西都能想办法努力解决,只有没钱就是没钱。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王水桃看到了报纸上刊登的广府交易展。

能进去展厅的,要么就是大厂,大公司,全国领先那种,要么就是有地理优势,距离广府越近机会越大。

莘县珍珠糖厂一个不占。

但好在有哈市秋江食品厂背书,说王水桃嘴皮子很溜,最擅长戳中外国佬的心窝了。

最主要是往年战绩可查,广交会便拨了一个小小的摊位留给莘县珍珠糖厂。

王水桃是带着张琴来的。

这个曾经夜校的同学,在毕业之后,因为学历的上升,也从车间来到了厂办。

王水桃需要培养自己的心腹,张琴也有心靠近,两人一拍即合,这几年都很亲近。

展会开始前,厂家就都已经到了。

糖业的竞争比较大。

广府和相邻的桂省都是种植甘蔗的大省,而且因为维度的缘故吗,这里的水果都格外甜。

这就有两家大型糖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