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穿成甜宠文炮灰后(九零) 元宝君

薅羊毛的快乐

小说:

穿成甜宠文炮灰后(九零)

作者:

元宝君

分类:

现代言情

翟翟万万没想到,到了楼下店里,竟然看到了熟人——是她的班主任穆老师和教导主任朱主任,还有几个眼熟的学校教工。

穆老师自然也看到了翟翟,虽然他早就知道这家超市是他学生家开的,甚至知道这个漏洞,都是通过这个学生传播的,但这样直面学生本人,还是略显尴尬的。

他跟朱主任小声说了这事,翟翟也在飞快的跟老师们打了招呼后,跑到领奖台那边帮忙布置场地了。

朱主任不愧是做领导的,面不改色的跟翟家大人们,夸起了翟翟这个明星学生的优秀。包括但不仅限于学习成绩、绘画特长,还有思想品德、对家人事业的支持等等。

还谈起他知道“好多客”的各种闪光点,还是食堂师傅发现的。食堂师傅接腔,把“好多客”从里到外又夸了一遍。

原本学校小食堂,仅供家比较远、中午不回家的十几个学校教职工,还有少数十来个学生的。所以食堂的零星采购,都是师傅自己去菜场买,每天记账算账都让他十分头秃。

而“好多客”里就有生鲜、调味料、厨房用品,一站购入全部所需,还有购物小票记账。尽管目前小票只有数字货号和金额,但已经算帮他大忙了。

并且这里生鲜都是用的标准电子称,不存在缺斤少两的事情,甚至买带水的菜时,称重的店员还会把菜甩完水再称。电子秤归零都是负数的几克,就是为了去掉袋子的毛重。肉类也都有冷柜或者碎冰保鲜,而不是直接常温放置。

所以看似比菜场稍贵的价格,实际上却能买到更多更好的菜。

超市在民主路上,学校也在。只是一头一尾,距离快有两站路了。但这点路程在现在人眼里,都算近的,骑个车子一脚路的事情罢了,不比菜场远多少,还干净又卫生。

让食堂师傅忍不住安利“好多客”一百遍,只要有人说起最近菜花样多了、他最近气色很好之类,他就要夸超市开得好、开得妙。

而师傅能知道“好多客”的种种优点,也离不开翟翟的大力宣传——她把传单发到了除了校领导的所有老师、教工手里面。

一个个就像发请柬,她当面跟人说,超市开业了,有什么优惠活动,哪些东西毛利最低甚至赔本赚吆喝的,去一趟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绝对物超所值。

现在看来,效果也是惊人的——他们学校集老师之力,竟然在一个多月里攒到了小二十万消费的印花!

朱主任说到电视机,也毫不心虚:“彩电我们准备布置一个多媒体教室,到时候学生们也能通过电视影像资料学习,更直观、更高效,教学形式多样化也能给学生们一些新鲜感。”

翟家大人们,作为学生家长,没有不支持学校工作的。

翟大舅当即便问,他们能不能以超市的名义,给学校捐一台电视录像机。

朱主任哪有不答应的?哪怕他们是重点小学,经费比其他学校更好批,但能省的,当然得省!

他们双方达成了友好协议。

另一边的兑奖者们,则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们就是翟翟预料到的二道贩子。两个人本来是同事,但半年前就下了岗,自己摆过摊,也做过些小生意、临时工。这次也是偶然的机会,他们中一个人陪家人逛超市时,发现的这个大奖有利可图。

两个人扒拉了一下,电视机转手卖出去,他们至少能赚五六百,平分下来一人能得两三百,比起之前的风里来雨里去,现在只是蹲守一个店,这都算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察觉到聪明人不止自己这两个,还有不少人也存着相同的心思。

只是他们算是起步比较早的,脸皮也比较厚些,每个出店的顾客,哪怕被其他“同行”搭过话没理的,他们也会跟上去再多问两遍。

导致他们收印花,就比别人快了一步。据他们了解,另一个印花大户,收了1万3、4左右了。

于是他们昨天便悄悄提了价,赶在同行之前完成这一单。

原本还算开心,因为即使提价,他们一人也能小赚一两百。

然而现在,跟今天另一个兑奖者比起来——他们这种“投机倒把”擦边球,就显得非常不堪了。

况且,他们中还有一人的小孩,正是读的实验小学。

他咬咬牙,把搭档拉到一边商量道:“兄弟,咱俩把电视机捐给学校,你看行么?我也不让你吃亏,回去你收印花那些钱我给你补上,再另给你两百。”

搭档本就是认识多年,互知底细的,便猜到对方这是为了自家孩子,不能低别人一头。

他拍了拍对方肩膀,道:“这有什么,咱俩谁是谁,我也不要你的钱。本来就是对半分的,一起捐了。咱做生意,怎么可能从不赔本的,何况捐给学校也算不上赔本。你孩子在实验,我也想孩子上实验啊,当初咬牙把人塞进机关幼儿园,不就图的那一天!”

两人议定,便走上前去跟翟大舅和朱主任说这事。

翟大舅哪能不认识这两个人——他们就是开业还没三天,就过来收印花的第一波人。天天碰面一个多月,虽然没有交流,也是脸熟了。

这个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能天天蹲守收印花,可见并没有固定工作。但这两人与其他游手好闲,有一搭没一搭收东西的人,又有所不同。

他们在收印花之余,还会带着卖些超市里没有的小玩具、自制零食,用翟翟的话说,他们俩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即便没收印花,他们那生意也够糊口了。但今天他们来了,事实证明,不止能糊口,他们还相当拼。

朱主任虽然一直都在学校工作,但见过的人也不少。光看两人穿着,就知道他们经济条件算不上多好,至少不是能几千块的东西说捐就捐的程度。

再联系起穆老师他儿子穆小风的行为——他把历年攒下来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全砸进去,在学校收同学家的超市印花。在听说食堂师傅天天去好多客买菜后,便收到了师傅门上,被师傅直接抓了送给穆老师——也就明了了。

穆小风是单纯的想要有台大电视,眼前两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就是单纯的想靠这个谋利了。动机尽管算不上多好,但这是他们谋生的路子。

朱主任怎么能接受这种捐赠,当即便委婉拒绝了,“多谢两位对学校建设的支持了,但是学校目前只有建一个多媒体教室的打算,一台电视机就足够了。”

翟大舅在旁衡量一番,便决定招揽这两个小贩——头脑灵活懂变通,有底线、有自尊心,但不会因为好面子而不顾现实。这次决定捐赠,也许会给他们带来一时困难,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相信用不了多久还是能赚回来。

好多客刚起步,这种敢闯敢拼的人,正适合。

在几人互相客气交流后,“冒昧问一下,您二位有没有工作单位。对来好多客工作,有没有兴趣。”翟大舅直接打了一直球。

对方两人有些懵,他们都打算割肉了,没想到天降一份工作?!

“你们可以先考虑一下,我们好多客刚起步,还不知前路在何方,有所顾虑在所难免。”翟大舅看到他二弟三弟抬着刚买回来的电视机进来了,便指引他们去先把领奖流程走了,“先领东西吧,这是大事了!”

台子还是开业时搭的,为了抽中免单大奖拍照用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