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乔跑到宿舍楼上。
门敞开着,覃乔进门鞋子都没换,直接坐到电脑前。
楚雨桐默不作声地走到她身后。
覃乔快速打开电脑,进入省台新闻门户网站,搜索今早的【早间新闻】回放。
二十分钟前,楚雨桐在食堂吃晚饭,墙上的电视机里正在回放【早间新闻】,她不经意地一眼看到视频中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镜头拉近,那个见义勇为的人竟然是陈嘉树。
她立即给覃乔发了信息。
见义勇为明明是好事,她怎么这副事态紧急的表情?
但楚雨桐不敢多问。
覃乔将进度条拉到出现陈嘉树的镜头,又倒回去从头看起。
“接下来我们关注一起发生在邑子乡新梅公园的见义勇为事件。昨天下午3点左右,一名6岁儿童因护栏断裂意外落水,危急时刻,一位热心市民毫不犹豫跳入水中施救,最终孩子平安获救。”
画面里身穿着笔挺黑色西装,打着明黄色领带的顾栩占据半个屏幕。
镜头切到现场画面。
“从现场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救援过程惊心动魄。这位市民在湍急的水流中奋力游向孩子,最终将其安全救上岸。他的勇敢和果断,令人敬佩。”
顾栩那极具个人特色的播音腔跟着视频做解说。
画面又切回顾栩拧眉的脸上,但镜头只停留了几秒,就转向断裂护栏的特写,“本台记者调查发现,这段护栏裂纹长度超过三十厘米,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公园管理处回应称已启动全面检修.......”
“目前警方正在寻找这位热心市民,如果您有线索,可联系本台热线。我们既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也更需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顾栩最后说道。
覃乔紧咬着下唇,鼠标点击暂停播放。
省台的传播力远超地方台,这则新闻一出,陈嘉树势必会被推到风口浪尖。虽说见义勇为这件事本身充满了正能量,但覃乔知道他一定不愿意有这种曝光。
*
小孩落水事件经省台播报后,迅速引发舆论热议。
一夜之间有人已扒出热心市民的身份。
——陈嘉树,澜川市广先区【家属电器。维修】老板。
此外,公园年久失修的栏杆,安全问题,更是将事件性质从单纯的意外上升为对公园管理责任的追责。
随着舆论发酵,上级部门高度重视,随即介入调查。
市政府更是于事件第三天,亲自到陈嘉树店里授予他‘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可陈嘉树本人格外低调,不仅对蜂拥而至的媒体避而不见,还拒绝了市领导送出的奖金。
覃乔滑动鼠标,门户网站上该条新闻下两千多的跟评。
短短四天时间,舆论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有人称赞陈嘉树的勇敢和无私,也有人质疑他的动机,甚至恶意揣测他拒绝奖励的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网友一]:这样的好人好事就该全国登报!
[网友二]听说市里给了五万他都不要?怕是店里的灰色收入比这多吧?
[网友三]我和陈嘉树一个市,我去探探。
[网友四]我听说被救的孩子母亲,带着孩子跑了,都没道谢。
[网友五]假清高。
.........
网络环境就是这样,一条网线,七嘴八舌什么样的人都有。
一条简单的新闻,经过网友的解读和传播,往往会变成不可控的‘山火’。
覃乔注视着电脑屏幕,眉头深锁,思考着如何让这起事件平稳地度过。
手机在这时振动起来。覃乔拿起一看,今天还是假期,给她打电话的竟是余主任。
“覃乔,来一下台里方便吗?”
领导亲自打电话过来,哪有什么方不方便,覃乔腾地起身,“我马上来。”
领导的电话,让覃乔心里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又是哪里出了错误。
出了校门,她打了一辆车直奔省台。
走到余主任办公室门口,覃乔抬手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请进”,她推开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她先看到的斜对面沙发上坐着的顾栩。
他斜倚着沙发,一只手搁在扶手上,葱白匀称的手指漫不经心地叩击皮面,带笑的眼睛,正停在她脸上。
余主任走上来对她说,“覃乔,是顾主任找你。”
覃乔先是对余主任微笑点头,随后将视线转到顾栩身上,木讷地重复了微笑动作。
看到这人,覃乔条件反射地开始回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又做的不对了?
她心里七上八下,而他下巴一抬,指对面的沙发,“请坐。”
覃乔微微颔首,走到沙发前坐下,双手交叠放在腿上,坐姿端正。
“你们慢慢聊,我先去出去了。”余主任拿起桌上的保温杯,踱着步子离开。
玻璃门悄无声息地合上。房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空气似乎变得更加凝滞。
“覃乔”顾栩身体微微往前倾,“你认识那位见义勇为的热心市民?”
覃乔下意识地想矢口否认,可这个人目光太毒辣,你坐在他面前会觉得他的双眼是高精度相机,任何内心动作都无处躲藏。
“是朋友。”她只得如实回答。
可能是她的回答让他很满意,他勾了勾唇,“那位热心市民的事迹,很适合做一个专题报道。你觉得呢?”
没想到他会提到这个。
覃乔心底一紧,“确实是个很好的题材,不过……他本人可能不太愿意被采访。”
顾栩,“哦?为什么?”
她斟酌了一下措辞,回答道:“他性格比较低调,不太喜欢引人注目。这次救人也是出于本能,没想过要被人报道。”
“倒是难得。”他静看她几秒,“不过,新闻的价值在于传递正能量。如果他的事迹能激励更多人,为什么不呢?”
覃乔一定,抿唇不语。
“对了,我想你应该知道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在议论这个事吗?以你的专业眼光来看,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哪几个方面?”
顾栩给她出了一个题,出完他起身,往办公桌那里走,像是给她留出空间思考。
覃乔看着他的背影停在咖啡机前,他在办公室没有穿西装外套,里面的白衬衫,塞进西装裤内,黑色皮带在光下反射低调的光泽。
覃乔微微摇头,清空思绪,目视前方整理答案。
咖啡的香气徐徐飘来,漫进她的鼻腔,让她高度紧张的精神有一丝松弛。
覃乔慢声说出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引起热议原因有三,其一:安全隐患与官方重视。景区护栏问题直接威胁游客安全,尤其是儿童,公众对此极为敏感。上级部门的迅速反应进一步推高了热度。
其二,陈嘉树拒绝奖金和荣誉。他的救人行为本身就有正能量,而拒绝奖励的反差更符合公众对‘无私英雄’的期待,引发了价值观的讨论。
其三,淡泊名利背后的猜测。有人赞赏他的选择,也有人质疑是否另有隐情,这种争议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
顾栩端着咖啡杯往回走,寡淡的神情中透着耐心。
覃乔紧绷地神经放松下来,总结道:“总而言之,事件的热议源于其新闻价值和公众对安全、道德的高度关注……”
他俯身将这杯咖啡放在她的面前,坐下去之后,他再次提问,“你觉得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是什么?只是记录事件,还是应该有更大的责任?”
她想起教授课上常说的这句话,“新闻工作者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舆论的引导者。”
此言一出,她困顿的思绪,像是被突然劈出一条出路。
或许,可以通过深度报道,还原事件的真相。
也就是说,不仅要报道陈嘉树的见义勇为,还要深入挖掘公园管理方的责任,以及相关部门对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
只有满足了公众知情权,才能推动事件向解决方向发展。
“再说说,如果落水事件交给你处理,你如何策划?能在短时间内让舆论走向更积极、正面的方向?”
顾栩像是从她微表情中获取到她内心的声音,眼眸里生出几分探索之意,覃乔吸口气继续说,“我会……通过深度报道,对这起事件中的三个人进行专访。
我会先去采访公园负责人,这起事件暴露了安全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