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了一阵,牛大壮索性操作手机。
他快速查找了一些药材的收购价格。
"看看这行情,一斤黄芪顶十斤小麦!"
牛大壮说道:“在桃源村,无论种啥都没种药材划算。”
“所以,乡亲们,不需要质疑,这件事已经盖棺定论了。”
刚才持反对意见的那几个人,突然间沉默了。
其实村委决定种什么,乡亲们都会竭力配合。
无论种什么,只要能够挣到钱,乡亲们都不会拒绝。
李欣怡见时机成熟,也便实时举起了手中的申报书。
"县里已经批了扶持资金,技术、销路全包!”
“还有,咱们牛总也请来了资深专家,为药材种植提供科技保障。”
“反正,咱们跟着牛总干,保准能过上好日子!"
李欣怡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眼中闪烁着泪花。
人群中,张婶率先喊道:"我信大壮!跟着他抓黄鳝,我家都买新电视了!"
王二柱也跟着起哄:"算我一个,我家土地除了那块菜地,全部种药材!"
一时间,掌声、叫好声如潮水般涌起,惊得夜枭在林间发出阵阵怪叫。
夜色渐深,散会的村民们仍围在牛大壮身边问个不停。
李欣怡望着这热闹的场景,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她知道,今晚这场会议,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启动。
夜色将村公所的白墙染成琥珀色,数百盏手电筒的光束在院坝里交织成网。
牛大壮站在人群中央,望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也是亢奋不已。
乡亲们大部分都能相信自己,愿意跟着自己赌一把。
事实上牛大壮这也不是赌,种植药材,他确实是有把握的。
"老少爷们儿,先唠点实在的,今儿个我带农科院的欧阳博士在村里转了一圈。”
“人家欧阳博士对我们桃源村的气候和土壤,真的是赞不绝口。"
牛大壮略有夸张地说道:“她说,桃源村就是最适合种植药材的。”
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几个年轻人伸长脖子。
夏天耸耸肩膀,接着道:"欧阳博士毕竟是专家,检查土壤时都动用了显微镜。”
“人家拿显微镜一看,说咱们这沙土里的微量元素,种药材比种粮食强十倍!"
人群中的张婶抱着孙子挤上前来:"大壮,种药材真比种菜强?”
“我家菜园子去年白忙活半年,现在有这么好的事儿?你能说的更具体么?"
张婶的头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眼神里满是忧虑。
牛大壮蹲下身,和她平视:"张婶,您先算笔账嘛。”
“种白菜,一亩地刨去化肥农药,撑死挣八百块。”
“当然了,现在种植蔬菜,我能提供技术,帮大伙儿增收。”
“不过就算是这样,这一亩菜地,收益也就翻一番,或者再多点。”
“可种黄芪,一亩保底收三千!那也比种蔬菜更划算。"
牛大壮掰着手指头,骨节粗大的手掌在暮色里格外显眼。
"而且药材能存,行情不好可以囤着,不像菜叶子,烂在地里一文不值。"
人群骚动起来,几个汉子凑在一起低声议论。
角落里的王大爷拄着枣木拐杖站起,他的蓝布衫洗得发白。
王大爷脸上的皱纹里嵌着岁月的沧桑:"娃啊,不是叔泼冷水。"
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每句话都像石头砸在地上。
"咱们祖祖辈辈守着大米小麦,饥荒年靠着地里的口粮活人。”
“万一药材种砸了,咱们庄稼人就靠那土巴养着呢,失败后我们明年吃啥?"
这话像颗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
"就是啊!"
"可不能拿口粮开玩笑!"
质疑声此起彼伏。
牛大壮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说道:
"王大爷这话,我听着心里热乎。"
他顿了顿,接着道:"但您想想,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
“村里撂荒的地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十年后谁来种地?"
牛大壮指着李欣怡手里的文件,朗声说道:
"这些是上级的**,药材种植属于重点扶持项目。"
李欣怡十分配合地将手里的文件在空气里挥了挥。
纸张在风中哗哗作响,李欣怡趁机说道:
"种苗钱国家补一半,收成了还有收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