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整个人顿在原地。有那么一瞬,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当真?大夫如何说?”
“只是脉象异常,老大夫说……似有孕象,却又不同,他不敢断定。”步一乔看着他脸上绝非纯粹喜悦的神色,心慢慢沉了下去,“你……不高兴吗?”
“你呢?”孙权反问。
步一乔避开了他的视线,低下头,“我……不知道。只觉得,她来的不是时候,还有那么多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
江东内外未平的局势、寻找甄霖的下落,一切都会因这个意外到来的生命而变得更加复杂。
“没有不是时候的孩子。”孙权向前一步,温热的手掌轻轻覆在她仍平坦的小腹上,“眼下我与众人正商议要事。我们的事,待我入夜回房,再细细商议,可好?”
“嗯。”
“不必忧心,无论决策如何,我总归是依你的。”
*
夜色渐深,孙权回到房中时,步一乔正坐在榻边,望着跳动的灯烛出神。他在她身旁坐下,为她披了件外衫。
“小心着凉。”
步一乔靠上孙权的肩头,“我在想,这个孩子会改变多少事情。”
一个本不存在的生命,注定要打乱既定的轨迹,将史书引向未知的方向。
他揽住她单薄的肩,道:“那便改。”
“什么?”
他的手指拂过她的发丝,道:“既然注定要改变历史,那就由我们来执笔,写一个更好的结局。”
步一乔仰头望着他,“你果然知晓吴国后面的历史了!”
孙权坦然承认:“我已去过未来,知晓结局后归来。”
“归来……何意?”
“地牢的棺椁。小时候贪玩,好奇便躺了进去,去到了神奇的地方。众人穿着奇怪的衣裳,说着我不大听得明白的话。目之所及,皆是新奇。”
“那里是……”
“嗯,是一千多年后,你生活的地方。”
孙权平静地说出颠覆步一乔认知的话。
“我去到未来,知晓了兄长之死、东吴结局。以及,另一种结局。一女子阻止了兄长遇刺一事,改写了历史。”
“另一种结局如何?”
孙权沉默片刻,“……消失了。”
“谁?”
“东吴。还有你。”
步一乔从他肩头直起身,“消失……是何意?”
“在那条被改变的时间线里,活下来的兄长变得更加激进。他拒绝了所有稳守江东的建议,执意北伐。建安七年,他孤军深入,在合肥陷入重围。江东精锐尽丧于此。曹操顺势南下,血洗建业……孙氏满门,无一幸免。”
步一乔的手不自觉攥紧,“那我……呢?”
“你为了救兄长,挡下了射向他的一支弩箭。”孙权叹一息,“你倒在他怀中,兄长抱着你的尸身仰天痛哭……可一切都太迟了。”
“所以……这就是你阻止我救伯符的原因?”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场浩劫。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活着。”
孙权握住步一乔颤抖的手,送往唇边。
“我说过,此生有两件事不会撒谎,一是对兄长的忠诚,二是对你的情意。”
步一乔望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想起史书记载下,孤寂一生的孙仲谋。原来他背负的,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沉重。
“对不起……”
孙权将她揽入怀中,下颌轻抵她的发顶,掌心安抚她的后颈。
“该说对不起的是我。让你卷入这一切。”
步一乔抬手抚上他脊背,紧拥他的身子:“我要陪你走完此生,绝不放你一个人,永远陪着你。”
*
心系小乔,步一乔寻了个由头,前往周府。
孙府与周府紧邻,出门右拐便是。
小乔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让足智多谋的周公瑾都无计可施,步一乔心中总萦绕着一丝不安。
周府庭院深深。步一乔被侍女引着穿过回廊时,听见清越的琴声自水榭传来。小乔素手轻抚琴弦,阳光在她月白的裙裾上投下光斑。
不愧是夫妻俩,连衣着都这般相衬。
见到步一乔,她眼中漾起笑意,琴声戛然而止。
“一乔!”
“你记得我?!”
小乔被她问得一愣,失笑道:“我为何不记得你?”
“时间回溯,你不该忘记我才对?”
小乔困惑地偏过头,“与你相识以来的种种,我都记得一清二楚。皖城之事,年前落水一事,你忘了?”
“我没忘……我是震惊你居然没忘。”
小乔似是明白了她话中未尽之意,问道:“你又穿越了?不过……你脸色怎这般憔悴?可是病了?”
建安五年初,周瑜官拜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正与孙策一同筹划西征荆州,讨伐黄祖。孙策遇刺的噩耗传来时,周瑜正率军驻守巴丘。孙权继位后,他当即领兵赶回吴郡。
半年来,小乔始终随侍在侧,形影不离。即便没有步一乔搅乱时间,她们也确实许久未见了。
步一乔走到小乔身旁坐下,目光在她脸上流转。
“有个秘密……我想告诉你。”她轻声道。
“巧了,”小乔眼角弯起,“我也有话要同你说。”
“你先说!”步一乔最爱先听别人的秘密。
“我……有身孕了。”
步一乔倏地睁大双眼:“真的?恭喜恭喜!那我……我可以当干妈吗?”
“干妈?那是何物?”
“不对,可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
小乔不禁轻笑,“都在吴郡,你若能常来陪我,便再好不过啦。”
“反正就隔一堵墙,我天天来!”步一乔兴奋地凑近些,“周瑜知道了吗?”
“昨夜才告诉他,他欢喜得差点把房顶都掀了。”
“这么激动?”很难想象某位儒雅智慧的都督,激动到掀房顶是何模样。
步一乔尚在想象周瑜失态的模样,却见小乔轻轻拉过她的手,贴在自己尚未显怀的小腹上。
“夫君说,若是男孩,便教他骑马射箭,若是女孩……只盼这乱世,能早日平定。”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小乔与周瑜的子女并未留下太多记载,甚至……步一乔不敢再深想下去。后世余兄所说的意外,时间确定在建安五年冬,是否就与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有关?
“一定会平安降生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小乔被她突如其来的郑重逗笑了,转而问道:“对了,你方才说要告诉我一个秘密?”
步一乔突然不知如何启齿。人家是名正言顺的夫妻,自己与孙权却连个名分都没有,非要说个关系,那便是没有关系。
小乔毕竟是封建时期的人,纵然有姐妹情谊在,也未必能理解这样不合礼数的事。步一乔犹豫片刻,终究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确实有个秘密,”她灵机一动,转而说道,“除了我们是穿越而来的,这世上还有别人。”
“当真?!”小乔果然被吸引了注意。
于是步一乔将甘宁、苏飞的事稍作改编,连同自己好友失踪穿越一事,有所保留地告诉了小乔。
“那该如何是好?天下之大,一乔的两位好友会在哪里?”
“如果按照我的错测,两人现在恐怕一个在袁绍家,一个在曹操家。”
“啊?”小乔发出疑惑。
按照步一乔的猜测,甄霖穿越至此是顶替甄宓,曹姓男友顶替曹丕,如此一来,两人日后便能结为夫妻。
眼下建安五年,甄宓尚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曹丕不过年仅十三的少年。
“还是有问题,年龄对不上啊。莫非他俩当真不在这个时间,在……未来?”
步一乔突然担心起甄霖,担心她到了甄宓失宠,被曹丕欺负的年代。据《资治通鉴》记载,曹丕赐死甄宓时采用了“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方式,意在让她在阴间也无脸见人、有口难言。
小乔见她又陷入自己的思索中识趣地不打断她,默默命人往火盆中添些木炭。
“建安五年甄宓刚嫁给袁熙一年,留在邺城照顾婆婆刘氏。邺城……”
小乔看着步一乔逐渐凝重的表情,心有所感,“你不会要去邺城吧?”
“嗯,得去。至少确认是不是她。”
同为历史系出身的甄霖,若真穿越到这个时代,应当能很快适应。步一乔心想,自己只需确认她的安危。若甄霖愿意留下便罢,若想离开,再设法相助。
“北方战事频仍,你一个姑娘家独行太过危险。”小乔蹙眉拉住她的手,“以你的性子,我怕你连招呼都不打便悄悄走了。你若真打算如此,我这就去禀报仲谋。”
“别!”步一乔急忙按住她,“若被他知晓,我就真的走不成了。如今他忙于稳定江东大局,我不能再给他添乱。”
“既然明白,就安心留在吴郡。”小乔语气温柔却坚定,“若是担心,不如派人送信去邺城打听,总好过亲自涉险。”
“也好……”步一乔若有所思,“就用只有我和霖霖能看懂的文字来写。”
她忽然觉得,多年苦学英语竟在此刻派上了用场。
不过送信的人选至关重要。最好能寻一位出身江北,与中原士族门阀有所往来的名士。
“小乔还记得张昭先生吗?”
“当然。皖城时出手相助,父亲也受了他不少照顾。”
“我想请他帮忙。”
“张公为人刚正,若知晓此事,必会直言进谏。你当真想好了?”
“可眼下我想不出比他更合适的人,且先试试吧。”
*
次日,张昭府邸。
老臣捧着素帛对着光细看,花白的长眉渐渐蹙起:“姑娘这信,恐怕寄不出去。”
“为何?”
“这信上文字曲曲绕绕,非篆非隶,老臣闻所未闻。”张昭将素帛轻轻放在案几上,“眼下南北对峙,邺城更是袁本初腹地。姑娘如何证明,这信不是送往袁氏的密报?”
原来张昭并非不愿相助,而是不能确信她的立场。
“先生说得是。”她微微欠身,“确该先取信于先生,再谈相托之事。”
张昭沉吟片刻,“姑娘与仲谋,是何等关系?”
“……旧识。”
“何时何地的旧识?”
“建安四年冬,皖城。”
“伯符大举进攻皖城时,老臣也在军中,为何从未见过姑娘?”
“毕竟是姑娘家,不常出门露面。”
“那与仲谋,又如何相识?”
张昭的问话虽语气温和,却步步紧逼,这架势丝毫不输周瑜。只是他面容慈祥,步一乔并未升起面对周瑜时的那股火气。
“皖城时匆匆一面。后来我随家人颠沛流离,不幸走散,独自一人来到吴郡。前些日子在街上与主公恰好碰面。主公怜我无家可归,便将我收留府中暂住。”
张昭凝视着步一乔,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