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科技入侵现代 鸦的碎碎念

第194章 克拉里奇酒店素数悟道(54k)

小说:

科技入侵现代

作者:

鸦的碎碎念

分类:

网游科幻


第194章克拉里奇酒店素数悟道(5.4k)

但凡是能够和希尔伯特1900年世纪之问有关的数学问题,都是数学研究领域热门中的热门。

前面有提到过,在前沿数学研究领域,找问题比做问题重要得多。

找合适的问题,慢慢喂给年轻学者,让其能够慢慢晋级,在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一路打怪升级,更是难上加难。

而像希尔伯特的世纪之问,就能成为最终的boss,中间可以以此为目标设置一些关联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世纪之问如此热门的缘故。

在哥廷根就更是如此。

希尔伯特留下的世纪之问,对哥廷根学派来说就是哥廷根学派为世界数学界贡献的大航海宝藏,大家都能来挖掘固然没错。

但哥廷根学派得能挖出最丰厚的那部分才对。和其他高校比起来,希尔伯特的原始手稿笔记全都留在哥廷根呢,到两千年的时候RüdigerThiele还从希尔伯特的原始手稿笔记中挖出了第24个问题。

结果上半叶哥廷根大学还能挖点宝藏来,下半叶那更是一无所获。

哥廷根学派在西格尔带领下,大家的主攻方向就是孪生素数,对这个问题,在座六位教授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西格尔更是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

结果嘛,显然就是没有思路。

现在听到对方说要六天内解决这个问题,属实有点天方夜谭了。

“伦道夫,我知道你天赋异禀,但是否要给自己留点退路?”西格尔提醒道:“要知道你在哥廷根做学术报告,现场肯定会涌来很多记者,哪怕我们不让记者进会场。

你现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也会被在场的学生和教授们对外宣布。

我们没办法让他们只说成功,不说失败。

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等未来真的做出成果之后的第一时间回哥廷根做学术报告,也是对哥廷根的支持了。”

西格尔自然要为林燃考虑,他是真把对方当自己学生了,当自己学术生涯的衣钵传人。

他很清楚,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学者,整出这种大活,万一失败,外界的嘲讽、自己内心的动摇。

西格尔才不信什么磨难有助于你成长,顶级数学家也好,顶级科学家也好,他们的磨难来自生活,在学术领域都是一往无前的。

欧拉哪怕完全失明,也没有影响他的工作速度,1766年完全失明后仍然产出了大量原创性极强的论文。

高斯就更不用说,希尔伯特年轻时候被保罗·戈尔丹说他做的是神学而不是数学,最后也被证明他的结论是正确的。

在西格尔的观点里,数学天才,尤其是年轻时候,做出卓越贡献的年轻学者,就应该要保持这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冲破重重阻碍做出大量成果,一直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前停下来,再慢慢思考突破。

西格尔不想看到哥廷根的天才倒在这种自大上。

林燃笑道:“当然,教授,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我也充分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

我做出这个决定是建立在充分的深思熟虑上,并不只是为了我个人,更是为了哥廷根在数学界重振旗鼓。

如果我成功了,那么我为哥廷根大学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放在数学史上都值得大书特书的片段,未来人们提到20世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哥廷根大学发生的这一幕。

如果我失败了,也同样如此,教授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留给了哥廷根,同样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西格尔,其他五位教授都要泪目了。

因为他们从林燃口中听出了浓厚的对于哥廷根大学的感情,不愧是我们哥廷根培养出来的人才。

多伊林说:“好,我这就回哥廷根准备,伦道夫,我代表哥廷根感谢你的付出。

我已经做好期待见证奇迹的准备了。”

林燃都这样说了,西格尔也没有拒绝,他只是叹了口气:“伦道夫,你可以提前思考,我这段时间还在伦敦。

我年轻时候,也思考过孪生素数猜想这个问题,虽然我没解决,但我有一些阶段性的想法,应该大概也许能给你一些思路。”

他扭头对多伊林说:“多伊林,你帮我通知一下你在哥廷根的学生,到我办公室书柜的第三排找找,有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写着的是哥德巴赫猜想,让他把那个笔记本寄来伦敦。”

说完,西格尔接着对林燃说道:“伦道夫,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都与素数的分布和密度有关。

哥德巴赫猜想关注素数的和,而孪生素数猜想关注素数之间的特定间距。

两者都依赖于解析数论中的工具,我一直思考,这二者是否可以用共同的框架来研究他们之间的性质。

如果孪生素数猜想成立,这可能为哥德巴赫猜想提供支持,因为它表明素数在某些特定间距上是密集的,这有助于构造所需的素数和。

所以我想大概能给你一点灵感。”

西格尔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他们还要在伦敦一起呆五天。

现在离去哥廷根演讲还有五天时间。

他和林燃之间属于是先有师生名分,后有师生事实。

他先有了这个博士,然后这次在伦敦靠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为契机,他对林燃进行一定的指导。

这是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

指导时间在博士学位之后,指导空间也是先在伦敦,最后答辩去哥廷根。

没错,西格尔现在觉得,他们去哥廷根是做博士答辩。

想到这里,西格尔不由得笑了起来,为这命运的奇妙,他也就不再反对此事,而是希望尽一切可能帮伦道夫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伦道夫,我们时间只有五天,所以我希望能够把我对孪生素数猜想的思考全部告诉你。”

第二天,这回只有林燃和西格尔了。

“孪生素数猜想认为存在无限多的素数对,它们的差为2,比如3和5,或者11和13。

从计算检查来看,随着数字变大,孪生素数似乎不断出现。

此外,基于两个数都是素数的概率,有一个启发式论证。启发式方法表明,截至x的孪生素数对的数量大约是C乘以从2到x的dt/(logt)2的积分,其中C是孪生素数常数。

我当年在剑桥的时候与哈代讨论过这个。他和利特尔伍德基于他们的圆法工作非常相信这个猜想的正确性,但这不是证明,这是猜想,只是他们提出的一个概率模型。

后续围绕这个,我进行过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布伦定理,它表明孪生素数的倒数之和收敛,这意味着与所有素数相比,孪生素数相对稀疏,但并不能告诉我们它们是有限还是无限多。

筛法也许能够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用筛法来证明存在无限多个整数n,使得n和n+2都有很少的素因子,然后或许可以细化到证明它们是素数。

这是一个合理的方向,毕竟筛法在研究几乎素数方面很成功,像塞尔伯格的筛法就用来估计了具有某些性质的整数的数量。

但直接应用于孪生素数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在孪生素数猜想里需要n和n+2同时是素数,这是一个更严格的条件。

这几年我又在思考,使用像L函数这样的分析方法会不会更合适一些。

毕竟L函数同样是强大的工具,尤其是在涉及算术级数的问题中。

只是因为对于孪生素数,并不直接适用。我觉得可以考虑捕获孪生素数分布的狄利克雷级数,哈代和利特尔伍德开创的圆法可以会提供一些见解,即使不能提供完整的证明。

圆法就更不用我多介绍了,你同样是数论领域的大师,对于这些前沿方法肯定驾轻就熟。

对于哥德巴赫猜想,即关于将偶数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圆法在某些假设下给出了表示数量的渐近公式。

类似地,对于孪生素数,可以尝试计算截至x的素数p的数量,使得p+2也是素数。

虽然圆法中的误差项通常太大,无法为所有xconclusively证明猜想,但它是理解预期行为的有价值的工具。

而且即便你用六天时间,无法证明完整的孪生素数猜想,部分结果也非常有价值。

即便能证明存在无限多个素数p,使得p+2至多有k个素因子,这同样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我们不一定要一次追求完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即便只做到这一步,在我看来,这也是伟大的成果。

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等我的手稿到了之后你再看看,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沟通。”

林燃咧嘴笑了笑,“好的,教授。”

林燃和科罗廖夫的登月特别节目播出后,成为全球最热门的新闻。

报纸都在解读二人在采访中的攻防和潜台词,自由阵营清一色为林燃摇旗呐喊,觉得教授说的无懈可击,把苏俄伪善的面具给揭开了。

苏俄阵营的攻击则集中在阿美莉卡,把猪湾事件、古巴危机、柏林危机和肯尼迪之死又翻出来炒冷饭,试图从我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你更不是什么好东西的角度来进行**攻防。

从**层面的大战来看,好像参加节目的不是林燃和科罗廖夫,而是阿美莉卡和苏俄一样。

同样,这样的**大战,也让有识之士们认识到,和平还很遥远。

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将节目里,林燃和科罗廖夫关于和平、关于太空合作的阐述作为报道重点。

而林燃要回哥廷根大学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内容是现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迅速成为哥廷根本地最热门的新闻。

因为多伊林回哥廷根之后,挨个打电话邀请欧洲乃至阿美莉卡数论领域的大师们,他打出的噱头就是,林燃要讲自己对于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些思考。

他没说林燃要现场证明,只是强调你们不来会后悔。

因为现在是新年假期的缘故,有很多学者不愿千里迢迢跑到哥廷根来,也有很多学者愿意来。

来听一场林燃的学术讲座,对于这些路费住宿都能报销只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的学者来说,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对哥廷根本地的学者,多伊林说的就是林燃要现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让大家做好准备,别到时候跟不上节奏。

这次的学术讲座被本地学者爆料给媒体,哥廷根作为大学城,居民素质很高,很多当地居民都知道孪生素数猜想是怎么一回事。

一时间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效应。

不仅学生们不放假想要来参加学术讲座,居民很多都希望能来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和教授们不一样,这些居民大多都相信林燃能够做到。

连登月都做到了,证明个孪生素数猜想还不是轻轻松松。

林燃要去哥廷根,全球谁最着急,那一定当属福克斯教授莫属。

进入到第三天,他就通过自己在哥廷根的人脉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后,一个跨洋电话就打到林燃下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