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科技入侵现代 鸦的碎碎念

第126章 换我来我也抵挡不住(求月票!)

小说:

科技入侵现代

作者:

鸦的碎碎念

分类:

网游科幻


林燃心想,菲利普·迪克亏你还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你的节操哪里去了。

一个探讨自由可贵的科幻小说,你怎么能在最后加上爱情元素呢。

换他自己要是知道AvonBooks开的协议,估计会说一句真香。

“教授,你觉得真爱叫什么比较合适?”珍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林燃敏锐察觉到不对劲,他问道:“珍妮,这本《楚门的世界》到时候该不会还要署我的名字吧?”

珍妮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当然,教授,这个想法是你的,菲利普·迪克只是帮你把它从一个想法变成故事。

林教授的第一本科幻小说,这个噱头不是很有意思吗?

以你在阿美莉卡乃至全球的知名度,我相信这个故事能够火遍全球的。

教授,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林燃断然拒绝道:“我不署名,你最多在宣传的时候让菲利普说灵感来自于和我的对话。”

珍妮伸出一根手指:“一座学校,教授只要你答应下来,由赫斯特家族在**捐赠一所12年制从小学到高中的中文学校。”

“特许学校还是普通学校吗?”林燃问。

珍妮点头道:“普通学校,但是会专门针对华人。

你放心,以赫斯特集团在纽约的影响力,拿到纽约教育部门的批准没有任何困难。”

林燃深吸一口气,心想确实菲利普抵挡不住诱惑太正常了,换我来我也抵挡不住,对方太懂你无法拒绝什么了。

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后,华人想入学倒不难,难的是好学校以及维持文化认同。

以华人的内卷程度,只要给他们营造一个环境,他们在学术领域卷出名头是非常容易的。

和西海岸的加州比起来,当下纽约的华人受教育程度明显要更低。

“我答应了,不就署名吗,没问题。

后续如果发行过程中有宣发需要我配合的,我也答应。”

如果只是美元,林燃想都不想就能拒绝,可这种为华裔争取福利的机会,他确实无法放弃。

对林燃而言,和珍妮合作就这点好。

和别人合作搞什么华人学校,日后他一旦是跑路离开阿美莉卡,百分百要被调查。

他可以没有任何负担的坑弗雷德,但他做不到这样对珍妮。

珍妮好就好在,以对方的背景,顶多被询问,不可能会被刁难。

要知道派翠西亚·赫斯特,和珍妮一辈的,就是那个被抓起来的赫斯特,参与了银行**,被判刑7年,后来被吉米·卡特特赦,仅服刑两年不到就出狱了。

一直到2001年比尔退休前还专门颁布特赦令,撤销了派翠西亚·赫斯特的所有罪名。

赫斯特家族在驴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驴党在白宫的时候就能被特赦。

珍妮伸出手在林燃面前,林燃握了上去:“合作愉快。”

开餐后,林燃说道:“珍妮,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不再有传统的报纸。”

珍妮若有所思:“没有传统的报纸?

那信息通过什么作为载体?”

林燃说:“计算机,计算机缩小到手掌大小,人们可以在上面发信息和收信息。

记者们通过这个掌上的计算机来发表文章,读者们可以随时接收他们所关注的记者发表的文章,并且在下面发表评论。”

珍妮接着问:“文章怎么发到他们的掌上计算机里呢?”

林燃说:“通过卫星,卫星来分发信号。”

林燃提出的卫星互联网就是星链的雏形,而掌上计算机则是最简易版本的掌上电脑。

“我们不讨论技术的可行性,只讨论类似设备对媒体的影响。”

珍妮想了想:“会非常恐怖,阿美莉卡会失去自己的软实力。

单纯从文字宣传层面,阿美莉卡是不如苏俄的。

他们的文字非常有号召力,他们的理论非常有穿透力。

如果有这样的设备,苏俄的理论大师们能够不断针对阿美莉卡的问题进行发声,加上阿美莉卡自身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我估计如果真的有这种东西,要么由白宫进行管理,要么会不允许在市面上发售。”

林燃问:“这是不是有点太悲观了?

苏俄的问题同样不小,不一样会被阿美莉卡利用吗?”

珍妮摇头道:“你没去过苏俄,那地方天寒地冻。

他们适合居住的地方只在很小的一部分区域。

正是因为他们的居住环境恶劣,民众又缺乏娱乐项目,才需要不断的运动来维持激情和动员能力。

要是有了你说的这种东西,他们靠一个掌上计算机就能发声、宣传和讨论。

对他们来说,能够极大程度节约运动所损耗的资源。

而对阿美莉卡而言,资本和工人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激化。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珍妮说的是一种可能,而林燃从珍妮的口中则看到了不一样的理解,从地理层面去理解毛子的底层生存哲学,这颇让他感到耳目一新。

珍妮接着调侃道:“教授,如果你真的发明了这玩意,还想在阿美莉卡大肆推广,一定要留给白宫可以控制言论的后台。

就和每一家报纸看似有自由,实际上没自由是一个道理。”

林燃若有所思,果然顶层家族的人早六十年前就知道阿美莉卡的游戏规则是什么了。

哪里要等到互联网信息**的时代。

和珍妮闲聊完,走进洗手间的那一刻,林燃就有预感,肯定有人在等着他。

不过他没看到人,只听到了声音。

“外星人还是另一个世界。”

“外星人”

这个问题是最让龙思凡难以理解的。

他震惊于华国和林燃之间形成了怎样的默契,他们到底交换了什么信息,以至于华国会让他问如此特殊的问题。

这属于真正的信息藏在冰山下。

光是简单几个单词,让龙思凡脑海里闪过了无数个想法。

“活的还是死的?”

“死的。”

“晶体管还是电子管。”

林燃从这个英文二选一的问题里听到了第三种可能:or。

“晶体管。”林燃说。

“小还是新材料?”

“小”

林燃知道这是在问晶体管是缩小放进去的,还是用了新材料。

“大连港还是羊城港?”

林燃沉默片刻后说:“羊城港”

洗手间里再无声音出现。

林燃猜测最后这个问题,问的不是港口,而是代指。

“出现意外随时来这。”他冲水准备离开后,才听见真正的最后一句。

林燃看着在玉兰轩品尝华国传统美食的珍妮,内心对自己身份的敏感而感到无奈。

但身处这个时代,不想做点什么,那他更会后悔终身。

华国西南,林燃的消息通过层层管道传递到钱院长手上之后,他第一时间找来二组组员们开会。

在攀枝花51区里,没错,这里在华国内部就叫51区。

他们以为林燃说的51,是要把这里取名为51区,未来双方交流的时候通过代号就知道是指哪里。

二组则是指半导体研发小组,一组是负责**和火箭研发的。

“各位,根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消息,树莓派就是晶体管小型化之后的结果。”

钱院长话音落下后,在座的专家们都没有太多兴奋的表情。

因为大家过去一直是在沿着这条技术路径在推进研发的。

无非是证明了他们的理论知识足够扎实,做出的推测足够靠谱罢了。

科学家们是这样的反应,在燕京的决策者们在确定是外星人之后,更紧张的同时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是死外星人是好消息,这证明阿美莉卡最多从外星人坠落的飞船上获得了技术。

技术是可以追上的,从第一次工业**到第二次工业**,外国一直都领先于我们。

就算这次外星技术残骸开始的是第三次工业**,也不过是对方先开始。

而且我们也有追赶的空间,我们落后的不算远。

和对方获得一整个世界的资源、人口比起来,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这不代表我们能够松懈下来。

因为我们对阿美莉卡关于外星技术的掌握情况,如果不是白马告诉我们,我们至今还蒙在鼓里。

我相信苏俄方面也不知道阿美莉卡的情况,不然他们哪怕不告诉我们也肯定会有所暗示。

现在既然只是死外星人,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们连活阿美莉卡人都能斗赢,死外星人又有什么理由斗不过呢。

不过无论是**还是大炮,都要加紧研发,有了**我们才能算得上有一点生存空间。”

3月1日,在纽约,为庆祝这次友谊7号成功完成载人航天任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纸带**,希望通过这种传统方式来表彰英雄。

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沿着百老汇大街向格伦抛洒彩色纸带以表达敬意。

这一天除了庆祝本身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国际海运标准有限公司在纽约正式成立。

华尔街,来自西方世界各国资本的代表人物汇聚在华尔街23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摩根大楼。

尽管此时摩根大通经历了多次合并和变更,华尔街23号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主要办公地点,,外墙仍有1920年**案留下的弹痕,但在此时仍然是摩根象征性的总部所在地。

“爵士,你应该在百老汇接受民众们的欢呼。”劳埃德保险的委员会主席米斯金和林燃在交谈。

现场全是西装革履的中年白人,林燃和许爱周是唯二的华人。

“比起接受欢呼,我还是对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更加感兴趣。”林燃语焉不详。

这句话在米斯金看来,无疑很是悦耳。

要是没有天才的灵机一动,整个海运标准制摸索完善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这是多少白花花的银子啊。

和坏事做尽的怡和比起来,劳埃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立金融机构。

别说没参与过殖民贸易,就连用来吃饭的金融生意都秉持着中立和绝对的市场化运作。

而不是像后来的高盛那样,靠搞事来获得超额利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