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菱没想到他会这么敏锐,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梁州一带的情况。
她之前也听闻过梁州一带几个月滴雨未下的情况,这种大旱的天灾下,紧跟着的便是蝗虫。
满天蝗虫乱飞的情形可是很吓人的,那梁州一带本就经历了大旱,若是在遭遇蝗虫袭击的话,那当地的老百姓怕是没有活头了。
柳青菱便把自己知晓的情况道明了出来,“不错,旱极必蝗。需得提前预防,不然的话接下来又是一个颗粒无收的年成。”
萧涣昇听闻后,神情变得越发的凝重。蜀王与他有恩,梁州会遇到的情况萧涣昇不可能置之不理。
他得尽快把这一消息禀报给王爷,让他早做打算。不然的话,到时候只怕是会涌现出更多的流民来,到那时就会变得不受控制。
萧涣昇没有在柳家逗留,同柳青菱道谢后便告辞离去了。
柳青菱等人出门后,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来。连忙冲着萧涣昇的背影大喊道:“萧大人,等一等。”
萧涣昇听到身后的动静后,脚下的步子顿住,回过身去看向她,问道:“柳姑娘,可还有什么事?”
柳青菱想提打赏银子的事情,但见对方蹙起的眉头,到嘴边的那些话拐了个弯儿,她道:“日后,大人若是有关于农事方面的事情,尽管来找我。”
萧涣昇听闻此言后,看了柳青菱一眼,冲她微微颔首后,转身离去。
此事事关重大,半点儿耽误不得。萧涣昇如今能用的人不多,石头他没带走。让他继续守着那群流民,谨防有什么突发变故。
他到县衙告假后,便独自驾着马车往成都府去了。
三江县到成都府得花大半日的光景,萧涣昇沿途的时候有发现那些流民活动的行迹,他在途中一个茶铺休息的时候,朝着茶铺的老板了解了一下情况。
那茶铺的位置临着周边几个州府的交通要道,时常人来人往的。那些流民不是单独行动,当时他们一行人在附近歇脚的时候,老板听到过一些情况,便把自己知晓的同他道明了出来。
“那群流民听他们口音,大多是梁州一带的。据他们所说,当地受灾严重,家里能吃的都被吃了,有些甚至卖女换钱来填饱肚子。”
萧涣昇听闻此言后,不由得脸色一变。
他预想过梁州的情况,但没想到会有这般严重。那梁州的州府大人,莫不是一点儿也不关心当地民众的死活?
接下来的行程,萧涣昇不敢耽误。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入了成都府。
蜀王的府邸在东华门,虽为王府,却俨然有皇宫的气派和威严,整栋建筑坐北朝南,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
萧涣昇还是第一次来蜀王府邸,他勒停马车正要上前去让人通传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涣昇,你怎会在此。”
萧涣昇闻声朝着身后看去,只见来人挑开车帘,动作潇洒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见是小王爷李明同,萧涣昇立马上前躬身施礼道:“小王爷。”
李明同抬了抬手,随后说道:“方才随从说看到你入城的身影,我还以为是他眼花了。没成想,还真是你。”
萧涣昇道:“有要事需得立马同王爷禀报,便告了假过来了。”
李明同不久前刚收到他让小青带来的书信,原本还以为他此番是为着这事儿前来。眼下见他一脸的凝重,便知晓事态紧急,便赶忙把人带进了府里。
蜀王李高泰到蜀地就藩之后,广布仁政,深得读书人的推崇。对于普通百姓,李高泰也是心怀悲悯,时常会设厂施粥,供给贫穷者食用。
此刻,他正在书房里处理政务。见下属进来通传后,便让人把萧涣昇他们带了进来。
萧涣昇跟在李明同的身后进了书房,朝着李高泰躬身施礼后,便禀明了此番的来意。
李明同之前收到书信的时候,便把平州府流民四处流窜的情况如实禀报了。
李高泰刚派了心腹去处理平洲的事情,眼下听闻了梁州一带的隐患后,神情有些凝重。
李高泰博览群书,旱极必蝗这事儿,他也曾在农书上看到过。成都府的府志上,也有过一些类似的记载。
他看向萧涣昇,静默了片刻后,说道:“依你之言,平洲和梁州这两州府,接下来都应该应对蝗虫的问题。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些四下流窜的流民,只怕是会一大隐患。”
李明同听闻后,说道:“父王,咱们可以把关于蝗虫的预防和处理整理成册后,让这两州的州府衙门把各下属的县衙都教会,如此一来,那些流民的问题便可解决了。”
萧涣昇却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他道:“那些流民之所以会离开家乡,除了粮食颗粒无收外,怕是当地还存在那种欺压百姓,掠夺百姓的事情。要想他们回到故土,需得颁布律令才行。有了律令,他们才能安心。”
李高泰听闻他的见解后,一脸的赞许,他道:“不错,涣昇所言言之有理。颁发了律令,一切按照律令办事。各府衙那边,只要约束好底下的人,那些流民便不会对看不清的未来惶恐,”
但律令这个东西,颁布下去后,就怕底下人阳奉阴违的不照办。或是官衙那边,约束不好底下的人,仗着身份为非作歹,欺辱那些流民。
李高泰看向自己的嫡子,说道:“同儿,此事交于你去处理。务必要把那群流民和蝗虫的事情给妥善处理好。”
李明同见父王把此事交由自己,欣然接受,开口道:“是,儿臣定当办好此事。”
两人从蜀王的书房出来后,李明同便把萧涣昇带去了自己居住的院子。
父王不了解萧涣昇的情况,李明同可是知道的。那些关于蝗虫的预防问题,李明同有些生疑,便问对方,“涣昇,我记得你以前可从来不关注农事的,如今,怎么说起这方面的事情,一副头头是道的模样。”
萧涣昇不由得一笑,把从柳青菱口中得知这一情况的事情同他原原本本的道了出来。
李明同听闻后,饶有兴致的道:“倒是稀奇,那女子年纪不大,对于农事倒是了解。”
萧涣昇见他这番模样,不知是出于何种目的,说道:“庄户人家出身,多少知道一些。”
李明同觉得这话在理,便没在多言。
两人的话题,不知不觉的又回到了那群流民的身上去。
萧涣昇略略想了一下,缓声道:“小王爷,我发现各地农作物出现灾害后,都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处理,亦或是等官府,朝廷来赈灾的心态。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