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的成功率有多少?中枢拿起更为详细的资料,一边翻看一边问道。
“一半的一半吧。李云枢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嗯?!中枢直接抬起头看着他,脸色有些严肃。
“这么低的成功率?为什么?
“即便是“望乡平台是一个空置平台,代价也太大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物资可以用来浪费。
“我们不确认**大陆到底有多少能量核心,也不确认异族不会对太空中的目标发起攻击,更不确认能不能打破异族的防御。
“虽然一直以来异族从来没有表现出针对头顶上目标的任何能力,甚至表现出一种禁忌。
“但是,我们没有证据。
“会去限制天空,起码也证明了那个“主宰了解天空,我们想知道它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对未来的战略布局非常重要。
“你们想借此机会,试探五号大陆和那个主宰的反应?中枢一瞬间抓住了李云枢的言下之意。
“是的,中枢。李云枢重重点头。
“迄今为止,我们对五号大陆和主宰的了解几乎为零,它们的力量形式、行为逻辑、战略意图,都建立在推测之上。
“通过“望乡平台发动这次试探攻击,无论是对气候力场,还是可能的对五号大陆的直接能量投射,都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高强度挑衅。
“我们迫切需要知道,面对这样的威胁,那个一直隐藏在幕后的主宰,会作何反应。
“是继续龟缩?是暴怒反击?还是展现出我们未知的能力?这对我方制定下一步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战略,至关重要!
“你们就不怕那个“主宰暴怒后认真的发起攻击,而你们挡不住?听到李云枢的回答,中枢的脸色平缓下来,笑着说道。
“不怕!李云枢斩钉截铁。
“指望敌人发善心不全力以赴?
“那不是我们的风格!
“我们不激怒它,它手里的底牌就
不会对着我们使用了?有底牌迟早会打出来还会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就像上次的生化攻击。”
“与其那样还不如早点逼出对面的底牌去针对性的做好准备。”
“很好。”中枢笑了起来。
他随手将资料放在一旁“批准执行计划可以让所有方面在不影响其它计划的前提下支援一定要做到最好。”
“一个台子而已我们损失的起。”
“放手去干吧让“望乡”成为我们归乡的真正阶梯。”
“是!”
——
“报告建木一号太空电梯已经完成了全部修复工作可以进行第一次测试。”工程兵指挥彭勇将最新的情况上报给王虎。
“再检查一遍标准给我提高一倍。”王虎说道。
“这一次建木一号太空电梯将要承担更重的负荷有大量急需的物资要通过这个运送上去。”
“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战略需求一定不能出任何纰漏。”
“是。”彭勇对着屏幕上的王虎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快步离开了通讯室。
外面此时已经是一片钢铁的世界。
本来只需要一周就能修复成功的建木一号在收到指挥中心的紧急通讯后将工程量提高了几倍。
原来的基座被扩大整个变成了一体化的钢铁平台太空电梯的线缆换成了专门定制的特别款。
比正常的线缆粗了一倍单次运载重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可以携带的电梯厢体也变得更大以便满足新任务的需要。
彭勇快步跑到正在做最后检查的战友身旁。
“同志们上级要求我们增加一倍的检测强度未来这里将要承担极为重要的任务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就在工程兵团对建木一号太空电梯进行着近乎苛刻的强化检测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
这里不再是单纯的线缆生产基地而是临时划归为新的
“望乡计划核心部件研发与制造的绝密区域。
来自各地的超过一百名顶尖大国工匠、材料学家、结构工程师以及“螺旋系统研发部门的精英齐聚一堂,面对着一项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展示着“螺旋系统太空平台的结构蓝图,以及研发部门下达的任务要求。
【目标:制造一种特殊的“螺旋系统子单元。】
【核心要求。】
【极致压缩态,在未展开的运输状态下,体积必须尽可能小,方便利用建木一号升级后的运载能力。】
【极限展开比,一旦在预定轨道被释放并激活,需能在极短时间内自动展开,目标展开体积相比压缩态需扩大数百倍。】
【结构强度,展开后的结构需具备足够的空间结构稳定性,能够承受自身姿态调整应力以及“螺旋系统运行时的能量负荷,确保在轨道上进行有效运转。】
【重量限制,在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以减轻“望乡太空平台的负担,确保其能够稳定自身的轨道。】
“数百倍的展开比.还要保证强度和不超重,这简直是让蚂蚁长出大象的体积,还得保证强度。董传文摇着头,感觉非常棘手。
“传统的机械展开机构太复杂,重量和故障率都难以控制。另一位大国工匠孙经福否定了初步的一些构想。
“我们现有的构型和设计倒是有能够符合其中一两个条件的,但是不是重量超了就是强度不够,要不就是根本没办法移动,想要全部都满足有些困难。
“指挥中心要求我们在十天内找到合适的定型,不然就只能选用备用方案,尽可能多的使用小型“螺旋构件。
“那样无论是建造时间还是建造效果都要打个折扣。
“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计划是为了什么吧?领头的工程院张院长说道。
“其实刚才老董说的话倒是给了我一点启发。
“或许,我们应该向自然学习。一个略显苍老但目光炯炯的声音响起。
众人望去是来自材料研究院的泰斗年过七旬却依然思维敏捷的陈老院士他擅长从生物结构中获取灵感设计新型材料。
陈老走到全息屏幕前调出了一组植物形态的图片最终定格在一朵成熟的蒲公英上。
“看这蒲公英的种子”他指着那绒球般的结构“它在未脱离花托时结构紧凑。”
“一旦乘风而起每一根冠**都会迅速展开形成一个稳定的降落伞结构轻若无物却能承载种子飘向远方。”
他放大图像分析着其微观结构:“它的奥秘在于每一根冠**都是中空的极其轻质但排列有序相互支撑形成了宏观的稳定形态。”
“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设计一种“太空蒲公英”!”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灵感火花。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业区的数个核心实验室和车间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状态。
设计、模拟、推翻、再设计无数个方案被提出又否定。
最终一个融合了仿生学、智能材料与微型化“螺旋”技术的方案逐渐清晰完善。
使用相转移合金骨架加上记忆合金触须的折叠式“螺旋”单元阵列。
最终的成品被正式命名为“蒲公英”单元。
在未展开的运输状态它确实如同一个巨大的“棒棒糖”一个长约五米直径约一点五米的致密圆柱体。
外壳由固定用的特殊材料构成
这些骨架由特殊的“相转移记忆合金”构成。
在通电状态下能够维持极高的强度确保支撑住展开后数以千记的“触须”并且保证“触须”能够按照预设的模型展开。
每一条“触须”都是一根缩小到极致的“螺旋”线圈在展开后便可以发挥作用然后通过底部的连接将汲取的能量传递到“望乡”平台上面。
最后再通
过修建在“望乡”上面的巨型线圈完成能量汇集及粒子加速给下面的目标来一个天降正义。
——
“准备就绪。”
一周后经过地面无数次模拟和部分环境测试第一个“蒲公英”单元原型
张院长亲自在地面指挥中心坐镇王虎则在发射平台进行最后协调。
“建木一号状态良好各系统检查完毕可以执行第一次特殊货物运输测试。”王虎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遍相关区域。
“批准执行祝好运。”
伴随着低沉的嗡鸣声和强劲的电磁加速重型厢体沿着粗壮的新一代线缆平稳而迅猛地冲向天际化作一道银线融入天空。
得益于新型的缓冲结构和加强型线缆新的建木一号太空电梯的速度至少提高了三成。
即便是比以往的电梯厢体重了一半的前提下也能在半个小时以内抵达空中的太空站。
如今建木一号太空站已经完成了与“望乡”平台的对接并且组建了新的运输通道也使得下方的电梯更加的稳固。
很快厢体成功抵达预定近地轨道与初步完成结构加固的“望乡”平台基础框架对接。
“对接成功准备释放“蒲公英”单元一号。”
只见那个“棒棒糖”状的圆柱体被连接在“望乡”平台其中一个箱体下方的机械臂上然后推离了平台。
“信号确认启动展开程序。”
指令发出。
太空中寂静无声但通过高清摄像机传回的画面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圆柱体两端的外壳首先无声地滑开、脱落然后缩回底座变成一个加固环。
紧接着内部那紧密折叠的结构仿佛被特定的电流频率唤醒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舒展。
最先伸展开的是核心的支撑杆然后如同快镜头下绽放的花朵那些由相转移记忆合金构成的预先设定好形状的纤细骨架向着四周空间伸
展开来。
它们极纤细,却因为材料的特性和精巧的结构设计,在完全展开后形成了稳定的三维支撑结构。
与此同时,固定在每一根骨架上的微型“螺旋”模块也开始变化形状。
它们如同蒲公英的冠**,均匀地分布在展开的骨架上,开始随着记忆合金被激活而展开。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十分钟,当地面上的人们看到最终成型物时,都不由得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叹。
太空中,原本五米长的圆柱体已然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朵直径接近一百八十米结构精巧绝伦的“金属蒲公英”。
它静静地悬浮在黑暗中,纤细的骨架在阳光照射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上面密布的“螺旋”模块如同一朵巨大的花冠。
【展开完成,“蒲公英”单元结构稳定,形态符合预期。】
【“螺旋”单元开始自检自检完成。】
【能量感应系统上线。】
【展开体积比,计算确认,达到132倍。】
九章的汇报声音传来,为这次测试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成功了!
“蒲公英”单元的成功展开,标志着新“望乡”计划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技术障碍被攻克。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用有限的太空电梯运力,将成千上百个这样的“棒棒糖”送上轨道,然后在太空中“种”出一片绵延数百公里,甚至更广阔的“蒲公英花海”,最终组合成那个足以撼动异族能量根基的巨型“螺旋”矩阵。
中枢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传来的图像,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后打开了
“告诉同志们,第一阶段,我们成功了。”
“接下来,全力保障后续“蒲公英”单元的运输任务。”
“我们要让这朵“蒲公英”,在异族的头顶,开出最绚烂也最致命的花。”
“从现在起,“望乡”计划正式改名为“问乡”计划。”
“我们要“问一问”那些家伙,为什么要针对我们。”
“为什么,胆敢让我们人类成为游子,就这样远离故乡!”
还是二合一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展开来。
它们极纤细,却因为材料的特性和精巧的结构设计,在完全展开后形成了稳定的三维支撑结构。
与此同时,固定在每一根骨架上的微型“螺旋模块也开始变化形状。
它们如同蒲公英的冠**,均匀地分布在展开的骨架上,开始随着记忆合金被激活而展开。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十分钟,当地面上的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