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失忆反派在大理寺打工的日常 墨舟行

1. 第 1 章

小说:

失忆反派在大理寺打工的日常

作者:

墨舟行

分类:

古典言情

大业六年,同州府,皇城夙安。

阳春三月的风卷着花瓣掠过朱雀大街,将夙安的繁华织成一道流动的锦缎。

宫城的琉璃瓦在日头下闪着冷光,内城的坊墙圈着世家贵胄的深宅,而最鲜活的血肉供养,全在南方的外郭城。

十四条南北大街如骨,十一条东西大街为筋,织就一张天罗地网,将三教九流、芸芸众生都网罗其中。

白日车辚马萧,人流如织,贩夫走卒的吆喝撞在朱漆牌坊上;入夜后更了不得,澄江上画舫的灯影映在水里,与两岸酒楼的烛火连成一片星海,当真应了那句“夜市千灯照碧云”。

此刻的夙安城,暮色正浓。

西天被染成一幅迷蒙氤氲的水墨画卷,靛蓝打底,泼着青莲、黛紫,最边缘又洇开海棠红的晕,天仙的画笔交相辉映,璀璨瑰丽。

外郭城的坊门开始吱呀作响,不同的坊市开始展现不同的落幕光景。

西市,崇仁坊。

“吱呀——”

药铺的木门被药仆从里面闩上,最后一面写着“回春”二字的杏黄幡旗被卷了起来,藏进柜台下的阴影里。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狭长的眼睛透过木窗缝隙扫过坊内——归家的百姓提着包裹匆匆走过,卖花女的竹篮空了大半,只有墙根的狗尾巴草还在风里摇,成为三花猫的唯一玩伴。

木窗合上的瞬间,天光被彻底掐断。案上残烛的火苗猛地跳了跳,将两个投在墙上的影子晃得畸形,像两团扭曲的墨。

“确定人没了?”

问话的人坐在阴影里,拿着个白瓷药碾研磨着,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冰碴子。

“化鸠散。”另一人冷笑一声,“那种地方,一个时辰内没人施救,神仙也难救。”

“呵,”阴影里的人笑了,药材被碾发出细碎短促的响,“这世间哪有化鸠散要不了的命?”

“火再旺,也有烧成灰烬的时候。”

“报给圣女。”

“是。”

烛火又跳了跳,将两人的影子晃得更碎,仿佛下一秒就要融进墙角的黑暗里。

东市,平康坊,南曲。

一幢三层阁楼傲然屹立,华灯环绕,雕梁画柱间极富奢靡之景,引人注目。

楼上飞檐挑着数十盏羊角灯,将“柳楼”二字照得透亮。

楼里更是富丽堂皇。

木质楼梯被往来的绣鞋和靴底踩得咯吱响,二楼回廊上,穿绿袍的公子正搂着粉衣俏娘子调笑,耳鬓厮磨;三楼的珠帘后,琵琶声混着酒气漫出来,缠缠绵绵地绕着廊下的雕花栏杆,招引更多为采蜜而来的蜂。

一楼大堂。

“魏郎君你可算来了!”

楼里的老鸨白姑扭着水蛇腰迎上前,白姑脸上的铅粉厚得能刮下一层雪,嘴唇却红得像刚吮过血。

她身上的绫罗裙扫过魏亮的靴面,带着一股浓郁的熏香,“奴这楼里的姑娘们,可真是把您从清晨盼到日暮呢。”

魏亮身穿象牙白的圆领袍衫,衬得他的国字脸愈发方正,头上幞头的玉簪子在灯影里闪了闪。

他抬手用折扇拨开白姑凑过来的脸,身后的小厮麻溜地挡在二人中间,叉着腰朝白姑呵斥:“规矩点!我家郎君是来找玉娘子的!”

白姑脸上的笑僵了僵,又立刻堆得更满。

她知道魏亮的底细:魏家在工部当差,手里握着漕运的差事,家底富得流油。

她瞥了眼三楼紧闭的漱玉斋,不过那里的玉娘子才是真正的金疙瘩,别说魏亮,就是内城的王爷们来了,也得看她的脸色。

“哎哟,郎君是不知,”白姑往魏亮身边凑了凑,故意让丰腴的身子擦过他的胳膊,声音软得像蜜糖,“玉娘子这几日身子不爽利,怕是无福伺、候您。不过奴这楼里……”

“放屁!”小厮梗着脖子打断她,“昨天我亲眼见王大人搂着她喝酒,喝到月上中天呢!”

白姑心里的火“噌”地窜起来,指甲差点掐进帕子里,这小杂种,等会儿非让老王打断他的腿!

可她脸上依旧笑得娇、媚,她用力推开小厮,身子几乎贴在魏亮怀里,吐气如兰:“郎君莫听这黄口小儿胡言。王大人是长辈,玉娘子不过是奉陪吃了两杯,连琵琶都没弹呢。”

她的手轻轻抚过魏亮的衣襟,指尖似有若无地蹭着他的领口:“说起来,六日后便是玉娘子的好日子,到时候……”

魏亮的目光落在她被脂粉掩盖的眼角细纹上,心里冷笑。

好来这平康坊玩乐的郎君没一个不知道那“好日子”是什么——

柳楼最高级别的拍卖会,谁出价最高,谁就能把这名动夙安的玉娘子领回家。

他摸了摸袖中沉甸甸的玉佩,那是父亲不久前才赏的,足够压过所有竞争者。

“既然玉娘子不便,”魏亮突然伸手捏住白姑的腰,力道不轻不重,“不如白姑陪我喝两杯?”

白姑的眼睛亮了。她这把年纪,对付魏亮这种半大的公子哥最有心得,当下便抛了个媚眼,正要凑上去亲他的脸,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滚!哪来的叫花子,也敢往柳楼门口凑!”

“啪——”

鞭子抽在皮肉上的声音格外刺耳,混着粗野的骂声撞进楼里。

魏亮皱起眉,兴子一下子熄了,一把推开白姑:“管管你的人。”然后自顾上楼。

白姑的脸瞬间沉了下去,转身时眼里已没了半分笑意。

她走到门口,就见几个龟、公正围着一个小乞丐拳打脚踢。

那乞丐穿得破破烂烂,瘦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又被鞭子抽,又被脚踢,不住地在地上滚来滚去,却硬是一声不吭,像块没知没觉的石头。

带头的老王正踹得兴起,见白姑来了,赶紧停手,谄媚地迎上来:“姑姑,这叫花子不长眼,在门口讨饭,小的们正赶他走呢。”

“赶?”白姑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清脆的响声让周围的喧闹都停了,“谁让你们在门口闹的?想让贵客看我们柳楼的笑话?”

老王捂着脸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姑姑饶命!小的再也不敢了!”

其他龟、公也齐刷刷跪了一地,大气不敢出。

白姑瞥了眼地上蜷缩的小乞丐,那孩子浑身是血,不知死活,头发黏在脸上,看不清样子。

“拖走。”她懒得再看,挥了挥手,“扔到狗窝里,别污了客人的眼。”

刚吩咐完,就见远处走来两个身影。

月色下,那两人衣袂飘飘,一个穿玄色翻领锦袍,一个着石青圆领袍,容貌俊朗得让围观众人都看直了眼。

白姑的怒气瞬间烟消云散,脸上又堆起最娇、媚的笑,扭着腰迎上去,声音甜得发腻:“裴郎君,荀郎君,什么风把您二位吹来了?快里面请——”

她眼角的余光扫过三楼,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这两位可比魏亮难惹多了,一个是太医院院正的嫡子,一个是在天家面前正当红的大理寺少卿。

如果这二位也对玉娘子感兴趣,那到时的拍卖会,怕是要比她想的更热闹了。

夜露浸凉了柳楼的飞檐,裴凛跟着白姑往里走时,鼻尖还萦绕着巷口那股子劣质酒气。

方才那小乞儿蜷缩在地上的模样,像片被踩烂的枯叶,浑身上下绽开的血与肉,在昏黄里刺得人眼疼。

雅间里熏着清淡的兰香,与楼外的脂粉气泾渭分明。

“又管闲事。”身侧的荀子真突然开口,语调平平,却精准戳中裴凛那点明知却忍不住故犯的心思。

裴凛指尖捻着茶盏边缘,温热的水汽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查案也不差这片刻。”

他顿了顿,喉间滚过声轻嗤,“总不能看着夙安百姓在我这个官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出事。”

荀子真没再接话,只端起茶杯时,眼尾扫过他袖口——方才俯身丢铜板时,那里沾了一丝小乞丐身上的血。

不过他又在心中轻笑:不知那些把裴凛认定成阎罗王的人看见刚才那番场景会怎么想,铁面阎罗也有柔情的一面。

这时,粉衣娘子推门而入,奉上了几碟精巧茶点。

荀子真挑了块莲蓉酥尝了尝,眉峰微扬:“柳楼的茶点,倒是比去年精细了。”

“郎君好眼力。”粉衣娘子笑得眼尾弯成月牙,“这都是玉娘子亲自调的方子,连茶叶都挑的江南雨前新绿呢。”

“玉娘子?”裴凛与荀子真交换了个眼神。

最近这个名字倒是频繁出现在耳边。

“正是呢,”娘子声音娇软雀跃,“再过六日,四月初二,就是玉娘子出阁的日子。到时候楼里要摆流水宴,郎君们都盼着一睹芳容呢。”

荀子真没有出声,握着茶杯的手指微紧,单色釉青瓷衬得他指节愈发分明。

裴凛回:“那倒是要凑个热闹。”

一墙之隔的暗房里,琉璃灯的光晕晃得人眼晕。

玉娘子垂着眼,任由薛老跛那只枯树皮似的手在自己手臂上摩挲。

红痕叠着旧伤,疼得她指尖蜷了蜷,面上却半点波澜也无,就像当年被他按在冰冷的池壁上,灌下第一碗药时那样,连哼都没哼过。

“……隔壁那两个,是大理寺的。”薛老跛突然开口,声音黏糊糊的像沾了烟灰的浓痰,“他们夸你呢,玉儿,你该笑一笑。”

玉娘子没动。

窗外的月爬到了中天,清辉透过窗棂,在她裸、露的脚踝上投下道冷光,像条细细的银链,华丽精致却剥夺自由。

“你不笑?”薛老跛猛地掐住她的后颈,力道大得像要把脖子捏碎,“是不是觉得攀上高枝了?忘了是谁把你从死人堆里捡回来的?忘了是谁把你养到现在?”

窒息感涌上来时,玉娘子心底深处反而松了口气。

或许这样也好,不用再看他眼底那点扭曲的欲、望,更不用像要疯了一样地抓住片刻的清醒,不用去想那些黑暗吞噬下的阴暗与无可奈何。

一刀溅出一片血,一刀接着无数刀……

腥热的血,猛烈跳动再骤然归于寂静。

“薛老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