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安志看到朱允熥来了,赶紧把最近的生产数量,还有资金的进出账目等,送过来给朱允熥检查。
查账那是最重要的。
既然殿下如此信任自己,石安志拼了命地回报。
早就把账做好,等待朱允熥检查。
查过账了,一点问题都没有,朱允熥放心了,问:“我们新一批货,是否又要堆满仓库了?”
“还没满,但也快了。”
石安志恭敬道:“附近的伤残老兵,基本被我们**起来,人多了,纺织机的速度本就特别快,我们生产得也很快。”
现在的纺织厂,不仅仅是织布。
还有染坊。
可以给织出来的布,染上各种不同颜色,提高布帛的附加值。
“吴忠他们,还没有回来。”
朱允熥算了算时间,他们离开很久了。
在海上,基本得不到他们的消息,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怕十艘船在海上出事,但这样担心是不能说出来。
怕影响了人心。
只能寄予希望,祈祷他们一直安好。
再等等,他们肯定可以回来的。
“等到他们回来,才能马上清货。”
朱允熥说道:“货物暂时堆积,反正这些东西,拿到海外不愁卖,即使在我们大明,也不用愁。”
布帛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时候,还能当货币使用。
“他们也快回来了,不用等太久。”
朱允熥其实也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又道:“原料方面,还够吧?”
石安志点头道:“够的,舳舻侯会为我们安排。”
现在的朱寿,成了专门负责采购原料的人。
“记得交税。”
朱允熥叮嘱道:“如今我在改商税,你们必须正常交税,否则让别人知道,我自己都不交税,又如何让天下商人信服呢?”
石安志道:“我们一直正常交税,这一点请殿下放心。”
他们做的事情,全部合法合规。
保证能让朱允熥省心。
朱允熥又问:“我们这里,有多少孩子?”
石安志对伤残老兵,了如指掌,道:“我们原本的村子,孩子很少,只有八个,毕竟我们这种情况,谁愿意嫁过来呢?”
一群伤残老兵,没有谁家姑娘愿意嫁给他们传宗接代。
朱允熥承诺过,要给他们找媳妇。
如今还不是时候,暂时还找不到。
石
安志又道:“后来把其他地方的伤残老兵**在一起,现在有五十三个孩子了。”
五十三个,也不少了。
朱允熥说道:“他们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吧?”
石安志道:“我们是军户,现在帮家里干活,有地的种地,等到长大了,他们要加入军队。”
如果要打仗,他们说不定还没命回来。
能立军功是好的。
如果立不了军功,可以活着回来,算是幸运了。
不幸运的,并不是战死沙场。
而是断手断脚,行动不便,成了个废人。
这就是古代的情况。
朱允熥想到了这些,心里暗叹,还要改变军户们的情况。
户籍是改不了,也不好改。
但可以给他们,改造更好用的武器,扛着枪炮去打仗,远距离一炮轰了敌人,要比和敌人短兵相接的厮杀,伤亡情况低很多。
现在要造领先于版本的武器,来虐那些敌人,保证军户的生存率。
武器,还是很有必要的。
“你把孩子们,**起来。”
朱允熥想了想道:“我可以帮他们,改了军户的户籍,再帮他们成立一个学堂,教他们读书识字。”
“真的?”
石安志大喜,跪下磕头道:“多谢皇太孙殿下!”
磕了几个头,他飞快回去,给他们传递这个消息。
那些伤残老兵听到石安志带回来的消息,一瞬间全部躁动起来,激动得不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一句话,放在古代王朝,无论哪一个王朝,都是通用的。
在造纸术、印刷术盛行之前,读书识字还是世家豪门的专属技能,读得起书的,都是有家世的人,普通人要读书,麻烦得很。
即使在明初,普通人要读书,也不容易。
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面描写自己家里穷,读书有多艰难的情况。
现在皇太孙殿下,给他们身份不高的军户的孩子,一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