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星辰:“他现在的作品价格比毕加索的还要高,1917年他画的一件作品,拍卖1.7亿美金。”
夏雨轩惋惜道:“又是一个当时穷困潦倒的天才,去世后才得到世人认可。为什么他的作品现在被认可了呢,是因为太超前了?”
陆星辰:“也不完全是。莫迪里阿尼是一位很孤傲的人物,他满怀理想却与现实格格不入。性格有点愤世嫉俗,他和毕加索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
“毕加索在艺术上确实是位天才,这点不可否认,但他也是一个对市场极为敏锐的商人,很会与人打交道和自我营销,所以他的成功是必然的。而莫迪里阿尼完全相反,他得罪了当时的评论家、策展人,甚至当面取笑和拒绝不了解他作品的艺术家和收藏家。这样的性格很能生存。”
夏雨轩点了点头,咬了下手指,想说些什么又咽了回去。
陆星辰:“理论上,人和艺术作品要分开去看,但实际中彻底分开去看是很难的。有的人他是人渣,但是作品特别好,但因为他渣就会把他艺术作品的好给稀释掉。所以有些艺术评论人会故意不写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因为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但其实这也是保护艺术作品的方式,好的作品终究要让它留下来的。”
夏雨轩频频点头同意:“他画的人物面部特征几乎全都统一,像面具一样,抽掉了情感。有的就算画了眼睛,也给人一种特别空洞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还有,像这幅画,为什么一只眼睛睁着,一只闭着?”
她一连追问了好几个问题。
陆星辰应道:“因为你要用一只眼睛向外看世界,而用另一只向内看自己。”
夏雨轩一向很聪明,她双手撑脸,想了一下淡淡地说:“他自己也需要一双望向自己的眼睛。”
夏雨轩又回看了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心中有了自己的答案:“他描绘的就是一群被世界摧残的灵魂却依然坚强活着的生命体,而在现实中,他自己就是这个世界所造成的悲剧。”
陆星辰没有否定她的见解,夏雨轩眼带笑意说:“你再多说点,我总能从中挖出点灵感的。”
陆星辰像摸猫咪一样抚摸着她的脑袋,宠溺地看着,又故意带着点逗弄:“你这是把我当数据库呢?记得付费!”
夏雨轩也故意道:“那你贵吗?”
陆星辰轻笑了一声,傲娇地回答:“不便宜!”
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就要变得不合时宜了,夏雨轩还想听他聊专业,但明明是她自己先挑起来的,只能战术性地咳嗽了一声,脸害羞地一下子红了起来。
陆星辰嘴角轻微一笑,继续说:“如果是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他画里的这些造型,可能是从非洲雕塑里寻找到的灵感。而他作品里眼睛是精髓,在兰斯大教堂里13世纪哥特风格的施洗者约翰,就有这样空洞的眼睛,他画的这些人物其实是带着点圣像的感觉,因为他们都没有表情……”
夏雨轩:“这个切入点好,我肯定想不到。”
“这不是想出来的,是平时看书积累的。”
“那陆老师,还有什么其他的切入点吗?”
“雕塑家布朗库西成名之前,莫迪里阿尼曾向他学习。你看布朗库西的作品,都是根据非洲原始雕刻来的,这和古希腊雕塑完全不同。他们创造的人物比例奇特,头部几乎占全身的一半,因为在土著人的观念里,头是生命的主要器官。”
陆星辰打开网页从布朗西库西的作品,又切换到PPT里莫迪里阿尼的画作,这种快速的切换,就像图像记忆的一种回溯,会在大脑里产生连带性。
陆星辰的大脑如同计算机一般,记忆力惊人,看过的著作和文献基本上过目不忘,并且能互相关联,达到跨学科之间相互运用:“说到非洲艺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亚维农少女》中,被解构重组的女性五官怪异,面目狰狞,这些元素显然来自非洲木雕。但是毕加索展现的是非洲雕像中的原始性和暴力感。莫迪里阿尼与之相反,呈现的是非洲面具的平静而不是野性。”
夏雨轩一边在PPT中噼里啪啦打字修改方案,一边丧气地觉得自己一无所知,跟不上陆星辰的节奏:“陆老师~”
陆星辰在她的身边写自己的教案,轻声安慰:“别心急,先把我刚才说的捋一下思路。不懂的地方再问。”
夏雨轩:“在意大利读书的时候,我肯定是被缪斯女神赋予了灵感,但是现在她放弃了我。”
陆星辰温柔地说:“她没有放弃你,现在你的工作不是一个新人在短期内能完成的,你已经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了,你现在需要休息。”
夏雨轩:“可是我还没有做完……”
陆星辰打断了她的话,并合上了她的笔记本电脑:“快去睡觉吧,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深夜,夏雨轩又失眠了,陆星辰察觉到了,拍了一下她:“睡不着?”
在一天高负荷的忙碌下,疲惫间大脑却在高速旋转,失眠的滋味并不好受。
夏雨轩翻了个身,转向他:“嗯,要不然,你还是给我看德勒兹的《千高原》吧?”
陆星辰说:“你又看不懂,这本书太深了,搞学术的人都读得费劲。”
夏雨轩说:“就因为读不懂,所以才容易看睡着啊。《千高原》是催眠神书,清醒时能学知识,听不懂时能让我睡觉,两全其美。”
陆星辰忍笑说:“真想看?”
夏雨轩:“嗯。”
陆星辰温和地说:“算了,我给你读吧。”他的手抚慰着她的眼睛示意她闭眼。
夏雨轩乖巧地闭上眼睛,听着他温柔地读道:
“生成一动物只是众多生成中的一种。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成的节段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秩序或一种表面上的进化:生成一女人,生成一儿童,生成一动物,植物,或矿物;生成各种各样的分子,生成一粒子。纤维引导我们从一种生成通向另一种生成,当它们穿越闸门和阈限之际,也就将一种生成转化为另一种生成。歌唱、作曲、绘画,或写作,所有这些或许只有一个目的:激发生成。”
“一位博物学家的回忆:博物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要思索动物之间的关系。它有别于后来兴起的进化论,后者是为谱系、亲族关系、血统、亲子关系所界定的。进化论将最终导向一种进化的观念,而此种进化并不必然通过亲子关系而实现。”
“实际上,与原种相比,同族的种群也可以具有极为多变的差异的程度。这恰恰是因为博物学的首要关注就是差异的总量和价值,它可以构想出发展和退化,连续和重大的中断,但它却无法想象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进化——从此种进化的角度看,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世系演化,它的变异的程度要依赖于外在的条件。博物学只能通过关系的概念来进行思索——在 A和B之间,而不是通过繁衍的概念——由 A 产生 X。然而,正是在关系的层次之上,出现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