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端坐于马背之上,蒙恬很快率军来到近前。
“蒙恬见过大公子。”
“蒙将军快快请起。”蒙恬亦是扶苏的老师,所以二凤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蒙恬来到近前,同时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蒙毅。
“哥!”蒙毅难掩高兴地道。
“嗯。”
蒙恬比蒙毅大几岁,但蒙恬常年出征在外,风吹日晒,蒙毅则常年待在秦王身旁,所以兄弟二人虽然长相相似,年龄相仿,但蒙恬看起来比蒙毅大了不止几岁。
秦王非常重视蒙氏家族,所以蒙氏兄弟一文一武,分别在不同地方替秦国效力,且都身居要职。
“蒙将军,秦军现在状况如何?”二凤第一时间询问前线状况,想要知道桓齮有没有率军前去进攻肥下。
蒙恬粗糙俊朗的面容上有一双目光坚定的眼睛,经过常年战争的洗礼,他身上展现出一种浓重的男子气概,相比之下,蒙毅在他身旁都显得儒雅许多。
“回大公子,秦赵两军已经对峙多日,赵国军队固守不出,桓将军正在跟大家一起商讨破敌之策。”蒙恬回复道。
蒙恬亦被秦王授予教导扶苏的重任,不过由于他常年在外作战,真正有机会陪伴教导的时间不多,能够日夜教授的只有儒学大师淳于越。
闻此,李世民心中放松许多。
不枉他一路之上日夜奔袭,终于在秦军进攻肥下之前来到宜安,这样秦军十万将士就不用枉死疆场。
“好,那咱们尽快回营,共同商讨御敌之策。”
二凤骑马居于中间,蒙氏兄弟分别一左一右护其安全。
数月不见,蒙恬察觉扶苏性情似乎变了许多。
纵然刚刚二人交谈没有几句,但蒙恬敏锐地察觉到扶苏的语气、表情都比自己离开咸阳时沉稳了许多。
秦王有许多子女,但蒙氏兄弟与大公子扶苏最为亲近。
不仅因为秦王让蒙氏兄弟教导扶苏,相处机会较多,还因为扶苏本身心性仁慈,待人宽厚,这也是他们蒙家喜欢扶苏的原因。
蒙氏家族看人眼光向来毒辣。
蒙毅的祖父蒙骜本为齐国人,长平之战时,齐国国君看到赵国被困,坐视不管,拒绝救援,这让蒙骜认为齐国国君太过短视,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必将导致覆灭,所以选择了实力强悍,更有雄心壮志的秦昭襄王,最后官拜上卿。
史书记载,胡亥矫诏,赐死扶苏和蒙恬,扶苏当即欲自刎,蒙恬在一旁劝道:“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注1】”
秦王在世之时,遣派扶苏去蒙恬那里,秦王很可能认为扶苏被儒学师傅淳于越教导德只知道行仁爱,尊礼法,却不知人心险恶,用手段。
扶苏之所以自刎,也是因为他未能察觉到秦王对他爱之深切如此。
倘若扶苏听从蒙恬建议,核实情况再作判决,也不至于家族被亲弟弟屠灭殆尽,秦国传二世而亡,百姓陷于战火纷乱之中。
李世民很清楚,蒙恬兄弟有兵有谋,倘若自己在秦国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蒙氏兄弟绝对是可以依靠之人。
不过很庆幸,他现在是长子,还深得父王隆宠,不用政变亦能理所当然地继位。
李世民和蒙氏兄弟来到秦军大营,桓齮已经率军前来相相迎,秦军队列整齐,手执武器,看起来威风凛凛。
“恭迎大公子!”
“诸将士请起!”
“父王深知诸位将士在攻城杀敌辛苦,特派我前来犒赏大家......”
李世民站在军营高台之上,对着几十万气势磅礴的秦军发表慷慨激昂的言论,言之凿凿,情之切切,让秦国诸将士真正见识到了他们大秦公子的无上风采!
听完二凤的讲演,大秦将士不仅对二凤带来的秦王恩赐格外欣喜感激,还对大公子扶苏钦慕不已。
普通士兵不像蒙氏兄弟那般经常可以接触到扶苏,但是却对扶苏公子有所耳闻,知道他聪慧俊俏。
但是今日一见,他们发现大公子扶苏不仅长相俊逸,聪慧非凡,还很有雄才大略,口才了得。
为此,二凤在军中的威信大大提升。
待犒赏物资和秦王心意带到以后,李世民接着巡视了一番军营,将秦军各方面的状况了解清楚。
李世民巡营第一感触,不愧是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纪律严明,英勇不凡。
秦国实行严格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度,根据军功爵制度,每杀一个甲士,即可获得一个爵位。二十个爵位分别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其中从第八级爵位公乘开始,可乘公车并免役。
周国实行分封制,爵位都是贵族世袭,普通百姓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出身。
但是军功爵制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秦国人参与战斗的热情,也大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李世民还查看了秦军的武器,包括长矛、利剑和弓弩等。
李世民拿起士兵用的长矛,发现兵器上面都刻有文字,包括铸造地点时间工匠用途等。
跟自己卫队兵器上刻有【秦子作造公族元用、左右币魼用逸宜】【注2】不同,秦军大营将士用的长矛上刻着【高望博武库受】。
公族元用即为秦国贵族专用,自然也是最好的,武库就是藏有兵器的兵库。
二凤心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秦国武器精良亦是战胜六国的关键。
检查完兵器,李世民又去了炊营,查看秦军的伙食。
桓齮得知大公子亲自前来,提前做了一番准备,还特意让炊营的伙夫准备了丰盛的餐食。
沾二凤的光,秦军士兵外出打仗数月,第一次迟到带肉的菜,油水还很充足。
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一滴米粒都不剩。
这不仅因为秦国对士兵浪费粮食有严厉的处罚制度——斩首,还因为这顿饭实在太香了!
商君变法,奖励耕战,一个是种地,一个是打仗,前者替后者提供粮食,亦是后者的基础。
秦军消灭六国,动辄出动几十万大军,每天的粮食消耗也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