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她照亮我 南枝春

32. 郁闷

小说:

她照亮我

作者:

南枝春

分类:

穿越架空

覃乔双手平放在桌上,坐的端正,声音清晰有力,“新闻的特质是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和重要性。真实性是指新闻必……”

她的回答流畅而准确,在其他人看来,可以说挑不出任何一点儿错处,然而,顾栩却冷冷叫停。

“停。”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停滞。

十几道目光在顾栩和覃乔身上梭巡

“完美,一字不差。”镜片反射一道冷光,顾栩摘掉眼镜,搁在桌上说,“我想再座的大概都知道这段话在《新闻学概论》第几章?”

他的眼神指了个男生,男生挺胸抬头回,“第三章……第二节。”

覃乔脸皮下像点了一把火,烤的脸庞发烫,她下意识地辩解,“我只是想先说明心新闻的核心原则……”

她逐条分析自己的看法和对新闻的理解。

少女皮肤白皙如瓷,脸颊上突冒出红红的两团,像白瓷碗上留下的口红脂膏。

实习生们偷偷交换眼色,有人投去同情的目光,有人则低下头,生怕下一个被点名的是自己。

“停。”

但对方没有耐心听她说完,顾栩食指指节一敲桌面,说,“真实性不是课本定义,是你在火灾现场,滚烫的热浪,灼伤你暴露在外的肌肤;时效性不是概念,是你凌晨三点被电话叫醒,顶着黑眼圈冲去现场,哪怕鞋跑掉也要要抢拍的第一幅画面……”

顾栩说得是经验之谈,可这些实习生哪来的实战经验,未免太苛刻了些。

看看把这帮孩子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新调来的孙导嘴角噙着笑意和其他四人对了个视线,大家却都是一副“习惯了”的表情。

他旁边的邱娜微微侧身,附耳说,“顾栩并非真的期待实习生有经验,而是逼他们跳出舒适区,思考新闻的本质。”

接下来的十多分钟,顾栩没再提问任何人,只是结合案例讲解新闻实操。

而作为唯一被提问,还被无情打脸的覃乔,听着他重申“念稿机器”、“只一味的复述稿子”,这些话就像一条条鞭子抽打她的脸,难堪和羞耻让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整场会议持续一个小时。

在顾栩‘冷酷无情’的衬托下,其他四位老师简直称得上是春风和煦。

尤其是邱主播,她拿自己初入行的糗事说笑,像个知心大姐姐一样的鼓励大家,“谁没有犯过错呢?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被它打倒。”

*

马桶盖关着,覃乔坐在上面,深呼吸调整状态。

外面传来几个女生的低声交谈。

女生A心有余悸:“顾栩和新闻里的形象……简直天上地下。电视上明明是个儒雅绅士,怎么现实里这么吓人?”

女生B轻笑:“人设罢了。不过说真的,他专业水平确实碾压其他人,你注意到没?他一开口,连陆台长都只有听的份。”

女生C压低声音:“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的背景——他爷爷是以前的老台长,谁不得给几分面子?而且……”她故意停顿。

“而且什么?”几人立刻追问。

“他还是新闻部副主任。”女生C意味深长,“人家走的可是‘仕途’。”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女生C略带得意,“我姐和他是同学,听说他在LSE就是风云人物。”

女生A说,“那个女生真可怜,顾栩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指她是“书呆子”吗?”

“我也听出来了,幸好没指到我,换我也是这么回答。”女生A呼出一个口气,“幸好幸好。”

几人谈笑间,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她们立刻噤声。

人事将三名实习生带到新闻部工位,覃乔就在其中。

她的工位在开放式办公区靠窗位置,落地钢化玻璃外阳光普照,半张桌子沐在光线中。

钢化玻璃能有效隔绝热量,不热,稍微刺眼。

工位配置十分简单。一台电脑,左右各一只桌面置物架。部门统一配发的黑色笔记本套着塑料薄膜,摆在鼠标旁边。

将包放入伸手就能够到的小柜格中,覃乔按自己的习惯整理桌面。

她刚落座。

“覃乔?”不是疑惑而是例行公事的确认。

人事站在她工位旁,手臂上挂着几条绿色挂绳的胸牌。

“是我。”覃乔应道。

人事将属于她的胸牌递过来,“以后工作日都需要佩戴。”

覃乔双手接住,“谢谢。”

她挂上胸牌,捏着胸牌两个边,爱不释手。

第一天过得既快又慢,覃乔整个下午都埋在电脑前整理半年的稿件归档,机械性地复制、粘贴、分类。

她有编辑经验,这种工作对她来说本应得心应手,但莫名其妙觉得巨累。

大抵因为神经绷得太紧,到下班四肢酸胀漫上来,她甚至连开电瓶车的力气都没有。

微风拂面,已是十月中旬,早晚出门需要穿薄外套。

张爽从车上下来,他脱掉身上的黑色西装,扔进车内。

穿过斑马线他走进陈嘉树店里。

“爽哥,你来了。”小萍熟络地和他打招呼。

平时这个点小萍早就该下班了,张爽奇怪地问,“嘉树呢?”

“老板去一户人家家取电视机。”小萍说。

陈嘉树现在几乎不上门维修和取件,除非是那些老客或是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家。

张爽点了个头,往操作间那儿走,“出去多久了?”

“大概两个小时。”

张爽停在柜门前,扭脸问,“这么久,去的地方很远吗?”问话的同时他已经掏出裤子口袋里的手机。

“不远。”

张爽“嘶”吸了口冷气,拨打陈嘉树的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

“嘉树我在你店里。”

“我马上到了。”电话那头很是嘈杂其中还夹着“滴滴”的汽车喇叭声。

挂断电话,张爽推门而入,随后转身对门口的小萍说,“你回去吧。”

张爽垂眼,看到台面上那台打开着的笔记本电脑。

电脑是陈嘉树的。

他拉开椅子,坐在电脑前,手肘抬的那一下,不小心碰到了鼠标,屏幕跟着亮起。

里面暂停着一段视频。

视频中覃乔站在一张铺着白色桌布的长桌里面,身旁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围着她,其中不乏个子更为高挑的异国美女。

或许是国人自个的审美,张爽觉得盘起中式编发,穿着淡粉色旗袍,身姿婉约淡雅的覃乔,更甚一筹。

他印象里的覃乔,都是穿休闲的衣服,宽宽松松,没想到这丫头身材这么有料。

视频已播放到十分三十五秒,他按了播放键。

覃乔走到一盘粽子前,画面随即出现粽子的近景。

油光发亮,看着就很有食欲。

“作为今天的主持人,我也带来了自己的‘秘密武器’。登登,我亲手包的粽子!不过,在介绍我的粽子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人知道粽子的来历?”

那帮外国人立刻七嘴八舌地抢答起来。

虽然答案五花八门没一个正确,但欢快融洽的气氛让现场笑声不断。

在他们争论到不可开交时,覃乔温婉的声音插入进来,“我们中国有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名叫屈原……”

之后她又说起粽子的‘南北之争’。

“我包的粽子名叫大肉粽,也就是咸粽子。在江南一带最常见,里面是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最常见的会用酱油和盐,调制出咸香味。”

她嫣然一笑,“但是给北方人朋友吃,很多人都会摇头。他们更喜欢豆沙、红枣,这些甜陷。有一次,我请一位北方朋友吃大肉粽,他咬了一口,表情瞬间变得很复杂,最后忍不住问我:‘这粽子怎么是咸的?”

张爽往后一靠,抱起双臂,认同地点头。

他也吃不惯肉粽,但不是所有北方人都不喜欢肉粽,他身边有几个朋友就能接受。有次在他们怂恿下,他尝试一口,那个味道只能难以描述,他灌了半瓶红酒才去掉嘴里那股怪味。

视频还在播放,覃乔游刃有余的控场能力,和她身着旗袍的迷人身段一样令人折服。

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视觉惊艳而已。

这场节目全英文对话,张爽之所以听得懂,是因为视频底下配了中文。

外面传来刹车声,张爽合上电脑,抬头望出去。

一到十月份,白昼时间明显缩短。

夜幕低垂,路灯已点亮。

陈嘉树从三轮车上下来,抱起车斗里那台电视机,往店里走。

张爽出来迎他,瞧见他额头上,又青了一块。

看来又是撞哪里了。

这种情况不少见,尤其开展上门维修这大半年,脸上、胳膊上时常青一块紫一块。这还是他眼睛直观看到的,一些藏在衣服下的伤,陈嘉树不说没人会知道。

“怎么去了这么久?”张爽在陈嘉树身后问。

陈嘉树将这台电视放进操作台里面那间用来屯配件的杂物店,走出来回答他,“去了敬老院,黄院长非得留我喝茶聊天。”

“头上呢?”

陈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