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
林府真正的主人,工部右侍郎林枫带着一身疲惫归府,就见到自己的妻子双眸含泪地扑上来。
他将人揽住,问:“怎么了?”
“还不是你那个好女儿!瞒着我偷偷出府也就算了,回来居然跟我说什么‘刚杀完人回来’。”秦氏哭诉了一通。
林枫昏昏沉沉的脑子瞬间清醒。
“杀人?她去哪里杀人了?杀的什么人?”
“她不肯跟我讲,说要等您回来亲自告知。”秦氏仍旧抱怨着,“您是多忙的人,天黑前能下职就算早了,竟还沾上这种事情,要您回来替她收拾烂摊子。”
“她既然大方地同你讲了这事,就说明她杀的是该杀的人。”林枫瞥了她一眼,“前几日不还跟她好得很吗?怎么现在又看不惯她了?”
“什么我看不惯,我看是她眼里没我!我行我素,从不肯跟我商量。而且成日里打打杀杀,哪有一点儿大家闺秀的模样……”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丈夫打断。
“夫人。”林枫重重地说,“正如你所言,我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家事,才需要你替我主持内务,养老育幼。”
“我向来将你当贤妻,也请你做个慈母。”
他的语气很平静。
却叫秦氏不寒而栗。
秦氏恍然发现,那个在外面养了七八年的丫头与她的夫君是何等相似的一对父女。
光彩夺目的外貌,蛇一样冰冷的内里。
“与秋儿关系和睦,对你只有好处的。请夫人好生想想。”
林枫松开她,转身向外走去。
竟是要亲自去格物苑一趟。
“父亲。”
林枫看着女儿礼貌又疏离的模样,微微叹气:“你这里好重的药味,要请郎中来给你瞧瞧吗?”
他们这一对父女,曾有过很好的时光。
林渐秋的母亲被发现怀孕时,林枫年近三十,初任工部右侍郎,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前半部分。
他扬眉吐气,志得意满,在她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取了名字。
渐秋,意味“将要丰收”。
是他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她出生后的前几年,爹娘感情和睦,自己受到全家宠爱,享受着独生女的待遇。
那太好了,像梦一样。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林渐秋都认为自己后来的遭遇是因为有了后娘。
实则不然。
是因为林枫仕途无望迁怒了她,所以默许她离开他的视线。
是因为装一个慈父远比当一个慈母来得容易,他在秦氏的衬托下才显得没那么可恶。
听着这句仿若将一切都放到她安危之后的关心,林渐秋心里觉得好笑。
她语气平和地说:“劳父亲关心,请郎中就不必了。少许擦伤,涂药即可。”
“那就好。”
林枫似是放了心,被她引着进堂屋坐着,端上茶,才问起今天的事情。
“女儿在庄子上只骑过两回马,昨天与萧家公子在校场跑马还受了些伤,怕让人笑话,就一大早出门买马……”
林渐秋给林枫的说法与她给左营的相同。
一切都是巧合。
林枫听完,已经开始庆幸人都被杀光,房子也被烧了,后续大约调查不出来什么事,也就不会牵连到他家。
他全然不想提相关的事情,只问:“那与你同行的公子是?”
“不认识,看着未及冠,打扮富贵,擅长相马。在东市遇到的,交谈过两句,他要跟着我也不好拒绝,未料他突然射中了藏在林子里的人,后面便不得不同行。”
“你在随侯府的赏花宴瞧见过他么?”
“未曾。”
随侯府想帮她跟顾逸辰牵线,又怎么会邀请李景轩呢?
林枫却是将这句话当成了某种佐证,认为对方只是家中有钱,并无权势,才没能去参加侯府的赏花宴。
他略有些失望,但并未放在心上。
只作慈父模样:“为父知道,你性子肖我,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好,但身上有伤就应该好好休息,太过勉强只会伤上加伤。”
“女儿受教。”
林渐秋恭敬地感谢他的关心。
浑身写满了礼仪和教养。
唯独没有亲近。
林枫莫名哽了一会儿,转眼又释然,道:“你同你祖母说的事情,可有什么依据?”
林渐秋跟祖母说“父亲得到消息会有分辨”。
但那西厥国的细作也审了几天。
一点儿消息都没传出来。
他身为工部官员,也不好去过问刑部的事情,还是这等敏感的事。
“最迟明天就会有消息。”林渐秋用一种肯定的口吻说,“陛下马上就要开始杀人了。”
这正是林枫与其母最畏惧的事情。
林枫脸色不可抑制地发白,追问:“……那你知道会牵扯哪几家吗?”
“不知道。女儿只知道,那西厥国的细作是被人带进的京城,也有人给他提供消息和财物。今日碰到的那群人也同样如此。”
林渐秋与他目光相接:“陛下近几年开始施行仁政,但他的宽仁不会用在这种事上。”
“你所言,与为父所想一致。”
林枫忽然叹了口气。
他的眼神里说不出的失望。
“现今的工部尚书张大人,最迟也会在清明前致仕吧?”
被女儿突然点出烦心事,林枫心情更差了。
但谨慎的性格令他不会将情绪表露在脸上,既然女儿问起,他也平常作答:“是,张大人告老的折子已经递了上去,陛下没有打回,只是压着,想来是会答应。”
正是因此,他才急着活动关系,以求能升任工部尚书。
不然新的尚书调任过来,他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才能更进一步。
可比起升官的急切,他更恐惧被卷入党派争斗。
林渐秋:“他只递了一封,陛下就有应允的迹象吗?”
工部尚书,怎么也是手握重权的二品大员,那位资历又老,皇帝本该驳回至少一次再答应的。
结果他一说皇帝就想答应。
未免让人觉得,皇帝是不满他在任上的表现,早已想换人。
“是。”林枫点头,“按照惯例,这月三十琼林宴上,陛下就会宣布新科进士的官职,许是有什么安排吧。”
皇帝自上任以来,就喜欢在实职上任用年轻的官员。
内阁侍读中有多位未及而立的官员受到皇帝宠信,品阶虽低,却经手了许多机要事务。他们要往上升学士是不够格的,只能往六部或地方调任,积攒政绩再回到内阁。
说不定清明一过,工部尚书换了,工部左侍郎也安排了人。
林渐秋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