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安小食肆 姜廿廿

7. 第 7 章

小说:

长安小食肆

作者:

姜廿廿

分类:

穿越架空

贵人马车驶离后留下的那枚银锞子,在午后略显昏暗的食肆里闪着冷冽而诱人的光。

福伯捧着那锭银子,手抖得几乎拿不住,脸上又是激动又是惶恐:“六、六娘……这……这可是五两足银啊!抵得上咱们辛苦好些日子了!那位夫人到底是何等人物?”

沈知意心中亦不平静。

那夫人通身的气度,苏晏清恭敬的态度,老嬷嬷一丝不苟的做派,无不昭示着对方来历非凡。

这等人物,平日绝不会踏足西市这等喧杂之地,今日前来,绝非仅仅为了一碗素面。

是苏晏清有意引荐还是昨日那欲购秘方的中年人与此有关?

沈知意心中疑虑丛生,却无法对福伯言明,只将银子仔细收好,沉声道:“福伯,贵人心思,不是我们能揣测的。这钱是赏赐,也是敲打。咱们只管做好自己的生意,谨言慎行,莫要惹祸上身。”

她走到门口,目光状若无意地扫过斜对面的张记蒸饼铺。

那胖掌柜正低头揉面,似乎并未关注这边,但沈知意敏锐地捕捉到他眼角余光曾飞快地瞥向那辆离去的马车,又迅速收回。

她转身回店,并未被这意外之财冲昏头脑,依旧将下午剩下的“灵焰面”和胡麻饼卖完。

只是心中已暗自决定,明日便不再主推这过于扎眼的“灵焰面”,转而力推更为日常的改良版蒸饼和汤饼。

并将那碗“清汤银丝素面”加入食牌,定价三十文,作为清淡口味的选择,虽利润不及“灵焰”,却更为稳妥。

接下来的两日,沈记食肆的生意依旧忙碌,却似乎恢复了某种表面的平静。

刘家并未再来找麻烦,那日的神秘中年人亦未再现身。

沈知意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将大部分收入都换成了兄长所需的药材。

沈砚的病在昂贵药物的支撑下,竟真的有了起色。

咯血止住后,咳嗽渐轻,脸色虽仍苍白,却已能偶尔在福伯的搀扶下,于院中稍坐片刻,晒晒太阳。

这无疑是连日来最让沈知意欣慰的事情。

这日清晨,沈知意正在灶间忙碌,准备着今日的食材,忽闻店外传来一阵熟悉的、略显油滑的吆喝声:

“沈小娘子!发财了啊!近日生意这般红火,可还记得关照关照老街坊?”

沈知意抬头,只见是西市里专替人跑腿传话、偶尔也倒卖些小道消息的帮闲刘三儿。

他搓着手,笑嘻嘻地站在门口,一双眼睛却滴溜溜地在店内扫视,尤其在看到那新添的几袋白面和墙角那罐显然价值不菲的胡麻油时,目光闪烁了一下。

“刘三哥说笑了,混口饭吃罢了。”沈知意手下不停,淡淡应道,“今日要用些什么?”

“嘿,老规矩,两个胡麻饼,夹肉!”刘三儿排出五文钱,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小娘子,不是三哥多嘴,你近日可是得罪什么人了?”

沈知意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刘三哥何处此言?”

刘三儿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啧,你别瞒三哥。我可听说了,前几日刘府那赵管家,在市署里跟人喝酒时,没少念叨你,说什么……不识抬举,不懂规矩,早晚有苦头吃之类的。还有啊,”

他声音压得更低,朝斜对面努了努嘴,“张胖子最近可没少往市署里那个王录事家跑,手里可都没空着。”

沈知意的心缓缓沉了下去。

果然,刘家并未罢休,甚至可能已经联合了对面眼红的张记,准备从市署方面给她下绊子。

唐代市场管理严格,市署官员若想找一家小店的麻烦,简直易如反掌。

她将夹好肉臊的饼递给刘三儿,又额外多给了一个素饼:“多谢刘三哥提点。一点心意。”

刘三儿接过饼,嘿嘿一笑:“小娘子是明白人。这西市里头,风吹草动,瞒不过三哥我的耳朵。往后有啥消息,我再来告诉你!”

说罢,揣着饼,晃悠悠地走了。

福伯在一旁听得脸色发白,凑过来低声道:“六娘,这…这可如何是好?市署要是来找麻烦,咱们这店还怎么开下去?”

沈知意抿紧嘴唇,目光扫过店内。

新买的面粉、油罐,兄长老贵的药材,还有那枚不敢轻易动用的银锞子。

这一切刚刚有起色,绝不能再被打回原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韧劲。

“福伯,从今日起,所有采买用料,务必更加仔细,斤两、成色都要最好的,账目记清,不留任何把柄。店里打扫得更干净些,尤其是灶台,绝不能让人挑出半点错处。”

“哎,哎!好!”

福伯连忙应下。

正说着,隔壁浆饮铺的阿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浆水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关切:“六娘,刚才刘三儿那碎嘴子是不是又来聒噪了?你别怕,那起子小人,就见不得别人好。咱们这条街上,谁不知道你手艺好,做人厚道?真要有事,街坊们都能给你说句公道话。”

说话间,旁边铁匠铺的老张也探出头来,粗着嗓子道:“沈小娘子,有啥要帮忙的只管言语!俺老张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那张胖子要是敢使坏,俺第一个不答应!”

陆续又有几家相邻的铺户主人出声附和。

他们平日虽也竞争,但更厌恶刘家、张记那般仗势欺人、背后捅刀的行径。

沈知意手艺好,为人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