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在八零当电工 旧时意

2. 第 2 章

小说:

我在八零当电工

作者:

旧时意

分类:

现代言情

张平生有些懵,不是说城里修手电起码要个两三毛钱?

现在一根铁丝……就搞定了?

在众人万般期待的目光下,张平生赶忙按下按钮。

灯泡亮起来那一霎,张平生眼睛一亮,喜得不行,他甚至发现之前卡死的推动式开关,也修好了!

“诶,真好了!”

“秋莹,可以啊,继承了你爹的手艺。”

叶秋莹笑着点了点头:“也就学了点皮毛。”

这下大家看叶秋莹的眼神都变了,少了以往的轻视。

叶秋莹没爹没妈又闷闷地不爱说话,瘦瘦小小,一看就不是个能生养的,怕是连干活的力气都没有。

这条件能找个啥好人家?

可要是有手艺就不同了,这说亲队伍都能排成长队!

张平生只当她谦虚,能学到一点皮毛,也能混口饭吃。

他本来还担心这丫头以后找婆家,没有娘家人倚仗没底气,现在有个手艺傍身,谁敢欺负呀?

张平生乐呵呵高兴得不行,省了一笔维修费,能不高兴吗?

“秋莹,手电的事叔谢你,不过通电到户的事,还是要跟你说说,你要是同意就按个手印,要是不同意,以后叔也不提。”

一旁的乡亲听见,登时有些不乐意。

“凭什么她可以不提?”

张平生虎着脸瞪了那人一眼:“叶家就秋莹一个,以后秋莹嫁人,这屋子通电给谁用?给你啊?你给交电费吗?”

“……”

那人闷闷哼了声,不再说话。

叶秋莹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支持通电。

哪怕村里不通电,她也得组装个小型家用发电机。

可惜现在她没有钱,原身办了丧事后,就已身无分文。刚成年的人,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支持通电?

不过现在只是先签字,后交钱。

她没有任何迟疑,按了个手印。

围观的乡亲一惊,张队长都同意叶秋莹这事可以不提,咋还画押了?

“嘿嘿,你们瞧瞧,人家思想觉悟多高。”

张平生乐呵呵完成工作,也不再停留,临走前没忘叮嘱:“秋莹,你好好把地种上,有啥要帮忙的,就来找你张叔。”

“好咧。”

叶秋莹笑着应下,张平生一走,其余乡亲也陆续离开。

将人送走,叶秋莹也不急着休息。

她先将半人高的篱笆拴紧,随后又将门窗锁死,桌椅抵在门前,才安心回房休息。

叶家住得偏,她刚穿越过来,人生地不熟,一个孤女还是小心为妙。

忙完,叶秋莹才浑身瘫软躺在土炕上。

一阵天玄地暗,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修手电筒不累,可一次性面对八九个乡亲却是极累,要知道这副身体刚刚还处于失血过多,濒死状态。

她望着房梁,陷入沉思。

不管能不能穿越回去,在这里待一天,也得为眼前做些打算。

这幅身子骨太弱,生存都是问题。

首先她得解决温饱问题,还得做个全身检查,以免脑袋留下什么后遗症,这些都离不开钱!

八十年初,机电工程处于刚起步阶段,机械与电气专业还未合并。

电工荒的年代,电工都是铁饭碗,更别说一名机电类技术员、工程师,她总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吧?

她一个高级机电工程师,怎么说都是个香饽饽。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缝。

万一她找不到工作,也不能坐以待毙。

摆摊当个修理工,攒钱买零件器材,自制小家电都是来钱的路子。

80年代初,电器贵得离谱,自主创业的黄金年代,办个生产许可证,售卖家电也是个不错的发展项目!

这般一想,叶秋莹就觉得自己前途一片光明,连觉都睡得格外踏实。

***

次日清晨六点,山间一片灰蒙,雾气缭绕。

叶家堂屋挂着的老式挂钟,冷不丁发出“当当当”的响声,似庙堂的钟声、又似午夜的催命符。

在寂静的清晨,余音久久不散。

熟睡中的叶秋莹,猛然被惊醒,铛铛铛吵得人脑袋疼,整个人还没清醒,她就黑着小脸爬上板凳调钟拨弦!

一番折腾,叶秋莹也没了睡意。

她走到小院里伸了个懒腰,80年代没有受到太多工业污染,清晨山间的风都是甜的,闻着就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好心情,一直保持到做早饭。

叶秋莹走到灶棚前,彻底傻眼了——她没用过柴火灶!

自从穿越过来,她一口水一口饭都没吃上,直接就昏睡过去,现在肚子饿得疯狂叫嚣,她还得顶着伤体,两眼发昏劈柴生火。

……

“咳咳咳。”

接连不断的咳嗽声,从叶家灶棚传出。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旁边的邻居都已经开饭了,叶家烟囱终于有了些烟火气息。

灶棚内的叶秋莹,顶着一张黑糊糊的小脸,险些就以为自己要咳死过去,终于劈完柴烧着火。

前世工作又忙又累,为了节省时间,她三餐能多简单就多简单,忘了吃饭也是常有的事,生活技能也相对有些薄弱。

因为母亲去世,原身压根没有心思做饭,屋前屋后都是很难点着的湿柴。

她好不容易找来一些干树枝,无奈刚烧完,火就团团熄灭,一盒火柴眨眼见底,好在最后火终于烧了起来。

此时缺了一个小口的大铁锅里,正温着粥。

饥肠辘辘、失血过多,叶秋莹早已眼冒金星,两手捧着碗有些发抖。

谁能想到曾经的机电研发工程师,会沦落到吃碗白米粥,就能幸福到两眼泛红、鼻子发酸?

不行,她一定要搞个电锅!

狠狠喝了两碗稠米粥,胃里暖洋洋,叶秋莹也终于恢复些许力气,紧接着又烧了壶热水备用。

难得恢复点元气,叶秋莹终于有空闲打量叶家。

据说叶家原本住在镇上,房子被充公后,改造时被分到柳桥村这间破土屋,后续被叶父修整过。

普通的农家小院,屋前屋后都用篱笆围着。

一间堂屋,靠左还有一间小卧房,院子里搭了间木棚土灶。

院子不大,不过收拾得还算干净整齐,屋内家具也算齐全,桌椅床柜、高几长案、盆架镜台。

听张婶说,这些都是她爸临走前亲手打造的家具。

都是随处可见的木料,样式也简单。

不过防腐防蛀防锈做得很好,经久耐用。

可见叶爸用心良苦,叶母读过书会写字,在世时更是一直教导女儿习字读书,原身父母都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竭尽所能爱着自己的孩子。

叶秋莹感叹之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