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燕山月海 暮云熔金

23. 第二十二章(8.27已修) 梦魇……

小说:

燕山月海

作者:

暮云熔金

分类:

衍生同人

《燕山月海》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元日一过,燕申正式登基,改元崇临,同时大赦天下。

天色未明,御和门前的广场已聚集了不少官员,又是一日早朝。纠察的御史按例记下咳嗽、打哈欠等失仪的官员,这才发现,又缺了十九人。

他还来不及深想,皇帝已经驾到,鸣鞭。

长长的鞭子挥舞在白石方砖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一声鞭响,余声嗡嗡,意为“肃静”。

礼赞官发令,文武百官便一齐转过身来,叩首如仪。

燕申一步步踏上丹陛,入御和门,登宝座,宝座之后的帘幔垂了下来,嘉月从另一侧门进来,也在身后坐定。

龙椅的右下首,又设一宝座,乃摄政王之位。

众臣入殿,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给圣淑请安,给摄政王请安。”

“众爱卿平身。”

众臣自从知道太后和摄政王不和睦之后,愈加不把那对年轻的孤儿寡母放在眼里,太后是个美貌而强势的女子,不过到底年轻,藏不住眼里的野心勃勃,于是大家开始不满她的独断专行,从前日开始,便有臣子罢朝抗议。

原本以为这次依然可以糊弄过去,不想,龙椅之上的皇帝乍然开了口:“刘御史,今日朝会几人缺席?”

“回皇上,共是十九人。”

“昨日呢?”

“昨日为十六人。”

燕申又问连着三日都罢朝的有谁。

这叫刘御史怎么说呢,他忖了忖才道,“回皇上,李詹事、王少卿、白祭酒这三位已缺席了三天。”

“为何缺席?”

“这……”刘御史冷汗直流,却是不敢说了。

一旁的卢尚书接口道:“近来朝中有传言,圣淑行事武断狠辣,独揽朝纲,引忠臣不满,这几位臣子便以罢朝抗议。”

嘉月并不意外,很多年前,她就听过类似的话,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她早在这欲加之罪里输了一次,这次,她有了遗旨作为倚仗,又怎会允许自己再次栽跟头?

她冷静开口道:“众卿也觉得是朕太过武断了吗?”

大家异口同声:“臣不敢。”

龙椅之上的燕申却一拍龙案,出奇愤怒道:“放肆!母后垂帘乃父皇钦定,那些不满母后的,是为以下犯上,该株连九族!”

嘉月适时开口制止:“皇帝息怒。”

魏邵也泰然道:“皇上,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臣子大不敬,是该处置,然兹事体大,您应与圣淑和臣商量,不该妄下论断,还是收回此话吧。”

燕申被两道斥责堵得语滞,脸上也霎时转成了猪肝红,半晌才握紧了双拳,讪讪道,“母后、皇叔教训得是,请不吝赐教。”

魏邵道,“依照律例,臣子无故罢朝视为大不敬,罢朝三日者,是有株连九族这么一说,只是……皇上刚登大宝,当以博大胸襟宽恕臣下,唯才是举,乃是上策。”

对于他的抢白,嘉月不悦地拧起了眉。

燕申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发火,五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律例,他的这番话,是昨晚她亲自教的,原本的用意便是燕申说完后,她开口请求减罪,以此来体现她的仁爱之心。

没想到这仁爱之心,生生被半道截走,她自然不快。

她只好附和道:“摄政王说得不错,朕也是这般想的,诸位卿家说说,此事应当如何处置,最为妥当啊?”

把问题抛给臣子,由臣子提议,择优者纳谏,是为广开言路,虚怀若谷。

一时间,众说纷纭,最终,嘉月道,“诸位说得有理,依朕看,若罪罚太轻,恐起不到威吓作用,有损天威;罪罚过重,也只会适得其反,李詹事、王少卿、白祭酒无故罢朝,藐视天子,需转交三法司②共同审议,不过家眷就不要再株连了吧。摄政王,你觉得如何?”

“圣淑说得甚是,臣没有异议。”

于是刑部尚书、监察御史、大理寺卿一齐接了旨。

此事算是翻了篇,接下来的事,却令众臣看不懂了,太后和摄政王仿佛吃了火药,大臣上报的奏疏,一个要往左,一个偏要往右,几句不合,少不了明嘲暗讽,最终也打不成一致结果,只能改日再议。

诸臣心里愈加坚定了一个事实,太后和摄政王面和心不和!国家的掌权者都不能和睦了,那还得了?

下了早朝,便到了用朝食的时辰,皇帝尚有不解之处要请教摄政王,便留了他用膳,嘉月则回了寝宫——顺宁宫。

自她晋升为太后,她便搬到顺宁宫来了,一来是顺宁宫离乾礼宫近些,燕申的一举一动逃不过她的眼,二来,魏邵弼佐幼帝,少不了往宫里跑,因而也搬到青水河巷去了,青水河巷临着南门,偶尔急诏,他不必从正门而入,穿过南门,只不到两刻钟便可抵达顺宁宫。

如今魏邵如日中天,要靠他制约首辅,又不能单靠他一人。否则,难保他不会成为第二个首辅。

她得再培植一方势力,使其相互制约。

她翻动着吏部递上来的册子,里面是这几年官员的升降调动履历,忽地,一个名字进入了她的眼帘。

翌日,下过朝会。

诸臣子陆续走出御和门,魏邵和銮仪使顾星河商议御驾仪仗,冷不丁的,一个眼熟的小太监一路小跑了过来,到了跟前行礼道,“奴才参见摄政王,参见顾大人。”

魏邵认出这是顺宁宫的太监柴维,于是问道,“何事?”

柴维拱手道:“回摄政王,圣淑请顾大人移步顺宁宫,她有要事与顾大人相商。”

一个是皇太后,一个是摄政王,顾星河余光看了一眼身侧的人,踯躅了一瞬。

魏邵拂手道,“既然圣淑宣召,你便去吧。”

“那臣先告退了。”顾星河躬身说道,便跟着柴维向顺宁宫走去。

魏邵望着顺宁宫的方向,忽而眯起了眼。

这厢嘉月与顾星河的商议,实则也不过一刻钟的光景,而后进膳,看折子,很快便到了晌午,她随意拿了本书歪在榻上看着,不多时,竟沉沉地睡了过去。

梦里,她置身于一片杏花林中,有温婉的声音唤着她的小名:“阿宁,过来这。”

嘉月循着声音望过去,只见杏花树下站着一位仪态端方的女子,她有着弯如新月的眉,大小适中的桃花眼里,闪动着璀璨的微芒,就连那笑起来的一口糯米银牙,也与她十分相似。

准确来讲,是她继承了她的容貌——这个人是太子妃,也是她的阿娘。

嘉月对于阿娘印象不深,只因在她年纪尚幼时,阿娘便戛然离世了。

天家的感情向来都杂糅着太多利益,就连母女之间也没有纯粹的真情。

印象中她是个容色惊人的女子,可性子冷清,与父皇关系亦不融洽,嘉月虽是她所出,可她从未给过她过多的关爱。

因而嘉月也不大喜欢她,时常往外头跑,像一株肆意生长的野草。

她看着那张熟悉的面孔,忽而又觉得陌生,因为阿娘从未如现在这般对她温柔的笑过,不过她还是乖顺的走了过去。

走到树下时,才发现原来母后旁边还有另一个身形伟岸的男子,他仰头向他望去,只见那人脸颊清癯,眉目温和,一眼就认出这是礼部尚书顾灵运。

嘉月给她行了双安,这才对顾灵运道,“儿臣给母妃请安,大宗伯③也在啊。”

“臣参见寿城公主。”

她爽朗一笑,“大宗伯免礼。”

母后找他说话,顾灵运自是不敢再留,便退了出去,嘉月看着满面春风的阿娘,好奇问:“您今日遇上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却见那美丽的女子扶了扶鬓角,嘴角绽放,嘉月这才发现她耳畔别着一朵淡粉色的杏花,“阿娘头上这朵花真好看,我也要簪一朵。”

太子妃难得高兴,竟是应允了她的请求,于是伸手想要倾斜下来的枝头上再摘下一朵,然而她掂起脚尖,仍是够不着。

嘉月不禁满腹疑虑,阿娘竟摘不到树上的花,那么这朵花又是谁给她簪上的?

难道是大宗伯,她脑海里灵光一现,霎时想起将才她走过来时,顾灵运那张清俊的脸上,分明带着一丝惶然。

她摇了摇头,想把这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脑袋,然而天地在这一瞬间,轰然坍塌,耳边有刀出鞘的声音轻轻地划了过去,再回过神来,阿娘鬓边的杏花已染了红,她看见她眸底闪过一丝绝望,又努力从她一张一翕的嘴里分辨出她要说的话。

可她到底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她也没能辨别出口型,眼睛骤然被一片黑暗笼罩住——那人力气很大,一手钳住她,一手捂住了她的眼,“别看。”

“阿父?”

父王的声音有些冷硬,“别看。”

“阿娘这是怎么了?”她掰着他的手指,可她太小了,这点力度根本无济于事,诚然她与阿娘关系不佳,可冲她方才对她笑,动手想替她摘花,她觉得已经可以消弭掉心头那点薄弱的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