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荒山安居日常 同福客栈

11. 春分

小说:

荒山安居日常

作者:

同福客栈

分类:

穿越架空

虽然压力重重,但黄迎春还是在为生活不停地努力着。

不只她,慈善堂里的小孩子们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烦恼。

这天,黄迎春从集市上回来,看见月娘一个人蹲在门后拿着一根小棍子捅着从地面冒出来的一棵野草,整个人闷闷不乐。

“月娘,怎么了?不开心?”

月娘蔫蔫地应了一声:“今天是春分。”

春分这一天,每家都会煮汤圆吃。煮好的汤圆,挑没有包心的,拿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用细细的竹棍或树枝叉了,立在自己家的田边地坎上,就可以防止鸟雀来破坏今年的庄稼。因此,春分这天吃的汤圆还有一个别名,叫“粘雀子嘴”。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这样麻雀们就不会再来吃地里的庄稼,这种想法只是农民们的美好愿望,不过大家正是靠着像这样的一个又一个仪式感获取力量,迸发出希翼和斗志,才有力气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努力生存下去。

“石娘娘以前也会煮粘雀子嘴给我们吃,糯米价贵,汤圆黏性又大,吃多了不消化,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碗里只会分到三颗汤圆。但是去年小叶子吃汤圆的时候噎到了,明明吃的时候石娘娘都小心嘱咐过,让大家慢慢吃,一颗汤圆要分成几口吃,不要心急,但是小叶子嘴馋,非要一口一个,结果没吞下去,黏在了喉咙里。要不是医馆就在旁边,小叶子就没命了。所以,石娘娘就说以后再也不煮粘雀子嘴了。”

月娘年纪不大,说话却很流利,条理也很清晰。

黄迎春怜爱地望着她:“既然你知道缘由,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是不是想吃汤圆了?这样吧,我给你买块梨膏糖吃,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月娘看了一眼散落在四处的同伴和桌椅摆放得十分整齐的膳堂,摇摇头。

“我不是想吃……我没有很想很想吃粘雀子嘴,只是石娘娘以前都会在春分这天把糯米粉和熟水准备好,让我们自己揉面、搓汤圆。大家把桌子都摆到一起,围着桌子站在一起,一边玩一边包,然后石娘娘再把包好的汤圆拿去煮……”

黄迎春听明白了。虽然慈善堂是官府救济机构,但分发下来的银钱并不宽裕。石娘子每个月都在精打细算,才勉强能让每个孩子都吃饱穿暖,但再多的,便不能了。永安城里寸土寸金,慈善堂地方不大,孩子们活动空间受限,石娘子又不敢把他们放出去玩,怕被拍花子的迷昏带走,春分包汤圆对慈善堂里的孩子们来说,是难得的娱乐活动。如今,这项娱乐活动也取消了,月娘难免会在春分这天触景伤情。

黄迎春默默离开,过了一会儿,提回来一篮子鸡蛋和一捆竹蔑。

她把孩子们叫到身边,一人一个把鸡蛋都分出去:“有句俗语叫‘春分到,蛋儿俏’,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

月娘和她的小伙伴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这句话说的是在春分来临之际,有些地方的人都会和他们的玩伴玩一个叫‘竖蛋’的游戏。首先,要找一个刚被母鸡下出来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如果那个卖蛋的农人没骗我,那你们手里的蛋就都符合标准。”

孩子们看看手里的鸡蛋,不停地用手摸着,按捺不住满脸的喜悦:“然后呢?怎么玩?”

“然后,我需要一张光滑的桌子。”

立刻有孩子喊道:“我知道哪张桌子没坑,我带你去。”

一群人乌泱乌泱地簇拥着黄迎春来到一张桌面瑕疵最少的桌子前,然后,大家屏气凝神,安静地看着黄迎春动作。

黄迎春两手一摊。

她把鸡蛋都发出去了,自己反倒一个都没有留下。

月娘主动把她的鸡蛋拿给黄迎春做示范,一大一小两个女娘四目相对,笑得十分开心。

在许多双眼睛的注视下,黄迎春拿起鸡蛋,选了更光滑匀称的那面头,把它立在桌上。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鸡蛋并没有倒下,而是直挺挺地竖在桌子上。

没想到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黄迎春自己也很得意,她把鸡蛋还给月娘,笑道:“只要把鸡蛋竖在桌子上,就算成功。这就是春分的竖蛋游戏。”

搞清楚玩法后,大家都一窝蜂地涌到桌边,急不可耐地把自己的鸡蛋放到桌子上,有一次就竖起来的,有立了好几次还是不成功的,有坚决不放弃最终终于成功的,还有一不小心把鸡蛋壳磕裂了一条缝的……这间不到用饭时间总是十分安静的膳堂,一时之间充满了欢声笑语与快活的气息。

无论男女,孩子们在游戏一道上总是无师自通的。不一会儿,一个简简单单的竖蛋游戏就被他们搞出许多花样来。有比谁竖得久的单人赛,还有比哪一队竖得多的团体赛。孩子们的大呼小叫完全没有打扰到正在不断编织竹蔑的黄迎春,不过片刻功夫,一个随风旋转的风车就在黄迎春的手里诞生了。

一场酣畅淋漓的单人竖蛋比赛刚刚决出胜负,黄迎春走过去,把风车递给赢的那一方:“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能不能教教他们?这是我付给你的学费。”

“当……当然可以。”刚才还一脸天上地下我最厉害的小郎君面对黄迎春真诚的夸奖,顿时脸红得和慈善堂门前挂着的红灯笼一样。他既羞涩又惊喜,在身边同伴们的羡慕下,伸手接过人生中的第一笔“学费”,磕磕绊绊地答道。

“真好。”

黄迎春拿起竹蔑,接着做第二个风车。这回,她的身边多了许多小尾巴。不少人看了之后,觉得不太难,也跃跃欲试。小孩子的心思是很好辨认的,黄迎春把买来的竹蔑分给几个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放慢手里的步骤,让他们跟着自己一点点学习。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生怕浪费了一星半点的材料。

黄迎春看着他们,忽然想起今天她在路上遇到的那些拿着风筝的孩子。

今日她在集市上,不仅有看到卖春菜和送春牛的,还见到有大人在孩子的痴缠下买风筝。

春天来临,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虽然还有倒春寒需要防范,但被拘在家里熬了一冬的孩子们可不管那么多,眼见天气好了,纷纷拿着风筝出门放风。

慈善堂的孩子们不比其他孩子自由,每天望见的都是一样形状的天空,没什么新意。

她原本也想带一个风筝回来给孩子们玩,但慈善堂里地方小,施展空间不足,无法容纳孩子们放风筝,而且风筝就一个,也不好分,黄迎春不想引起纷争,就想出了一个做竹风车的主意。

现在看来,这主意还不赖,孩子们看起来都挺开心的,脸上的笑容一点儿都不比放风筝的那些孩子们少。

风车简单易得,一捆竹蔑也要不了几文钱,却能让许多孩子都收获一个转得飞快的玩具。这天,孩子们虽然没有吃上自己包的粘雀子嘴,但不少人玩上了自己做的竹风车,还喝上了用裂缝的鸡蛋做成的蛋花汤,每个人都很开心。

除了石娘子。

“鸡蛋一个要三文钱,你买这么多,得花多少哪!”

“没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