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开地的时候注意一点儿,别把插在荒地里的牌子弄掉,不然我们弄不清楚你们开的是那块地。好了,现在你们一个家庭出一个代表到这边开始排队,一个一个上前来抽签然后登记。”
听到一家出一个代表去排队,众人都低声商量谁去排队。有那疼爱的孩子的,就把孩子抱着打算让孩子抽签。
“付管事,我们家人口,能不能多抽几次?”一个中年汉子问道。
“不行,一次只能抽一亩地,开完地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再抽。”
见不能多抽,问话那人也没继续说话,老老实实抽了一根竹签然后去找付春登记。
又一人上前抽签,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付管事,荒地上砍下来的杂树、草、荆棘这些,我们能带回来当柴火不?”
荒地里长了不少碗粗的构树、黄荆树丛、荆棘丛等,之前他们虽然砍了一些回来当柴火烧,但还是有很多。
付春想着围屋里也要烧柴火,想了想,伸出自己的手臂说道:“比我手臂粗的树放到围屋旁边的空地上,比我手臂细的你们就自行处理。”
“多谢付管事!”这人得到准确答案,连忙弯腰感谢。
胡家兄弟得知苏文君在请人开荒,也找到她说要开荒。
“三丫儿,我们在这里吃喝了这么久,也想多点收入,我们也想去开荒,你看行不?”
苏文君无所谓,提醒道:“大舅,开荒比种地还要辛苦一些,你这身体吃得消吗?”
“我没问题。更何况家里还有那么多壮劳力呢!”
“表哥们不是还要跟着学认字和练武,那有时间去开荒?”
胡大哥语重心长:“少练几天不要紧,等把荒地开出来之后再接着练就是。三丫儿,我们这一大家子住在这里,也不能都一直吃用你的。”
苏文君想了想应道:“那你们去开瀑布附近的那一片地,那里的杂树少一些,要好开一些,农具就用围屋里的。”
知道苏文君这是在照顾他们家,当即咧着笑脸应下“行,我这就带人去干活儿。”
付春登记完回来禀报苏文君“少门主,有人问开完荒之后要不要请人种地?”
苏文君原本打算买人回来种地,但他们有人问了,觉得请他们种地也行,就道:“可以请。管饭,一个月再给三百文钱。要是不要粮食,按市价给粮食也行。”
开春了,山里能吃野菜有很多,六十斤粗粮省着点吃够一家六口吃一个月了。
“少门主,那请多少人种地?”
“只要他们愿意,十五岁到四十岁的都可以请。”
这样一来,每家赚的粮食应该足够他们吃了。
“属下这就通知他们去。”
“也不着急,他们干完活不是要来结算工钱,到那时再告知他们也是一样的。”
“少门主,农具有些不够用。”
“先紧着现有的将就着用着,我这就下山去看看能不能买些农具回来!”
铁矿石空间里也没有了,之前买的那些被她用来炼制大铁锅、连弩等其它小玩意给用完了。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铁矿石和煤矿分布在那些地界,以后碰到了一定要多挖一些回来囤着。
让墨鲲带着她飞到城外的山坡,再步行进城。要是大松县城买不到农具,就去其他县城看看。
她来了这里之后,还没有去过别的郡县看过呢!
城里的流民比年前要少一些,不知道他们是回村了还是逃去了别的地方。
苏文君连续去了三家铁匠铺,见他们没一个开门做生意的。找附近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城里所有的铁匠都被齐侯爷请去兵器房干活儿去了。
没办法,出城走到隐秘处,招出墨鲲往别的城市飞去。
她没去过别的城市,沿着官道飞了许久才到了一个叫丹阳的县城。此时的丹阳城城门紧闭,不让任何人进出。
给自己拍上一张隐身符,随意找了一个地方翻上城墙,见城里面的人流并不多,大多还行色冲冲。
找到城里的铁匠铺,铺子里的壮汉正在敲打着一个形似镰刀的通红物体。
见到苏文君进来,大声问她:“你要买啥?”
“农具。”
“买啥农具?”
“你店里所有的农具我都要。”
“带户籍了吗?城里现在买农具得凭户籍购买,一家只能买两件。”
还要户籍?
苏文君哪里有那个玩意儿。
不过她见过户籍长什么样子,从空间里拿出一张纸,再在上面施了一个障眼法,然后再把‘户籍’递给铁匠。
铁匠扫了一眼,指了指墙边的那些农具道:“自己去挑两件。”
苏文君把‘户籍’收起来,过去选了两把锄头。
铁匠铺里卖的锄头只有头没有锄把,得自己回去装一个木把。
“锄头一百二十文一把,两把就是两百四十文。”
怎么比在大松县贵了二十个铜板?想想紧闭的城门,又觉得正常了。
摸出两百四十个铜板递给了铁匠,又问:“我还想买些铁矿石,多少钱一斤?”
壮汉闻言摇头挥手:“那个不卖,快走快走!”
见他不卖铁砍石,苏文君也没纠缠,拿起锄头就走。
如法炮制,把丹阳城里所有的铁匠铺都走了一趟,才买了十把锄头,四把镰刀。
看着少得可怜的几件农具,苏文君又去了别的城池买农具。走了一城又一城,凑够了一百把锄头、一百把镰刀、二十把钉耙、四十把砍柴刀才返回了山里。
铁矿石也买了一些,不多,只有一千斤。
这让苏文君在心里决定以后一定要多囤些东西,不管是什么都要囤一些,省得等到要用时没有抓瞎。
苏文君有些低估了这些村民们的韧性,在温饱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哪怕是平时最爱偷懒的人也会从早干到晚,一点儿不偷懒。
一家老小除了不能走路的小娃娃,其它人全去了地里干活。哦!不对,即便不能走路的小娃娃,也被母亲或者姐姐背着去了地里,不能出力也要去凑个人头。
没有那么多镰刀割草就直接用手拔,没有那么多锄头挖地就自己做木铲,不会做木铲的直接把手臂粗的树枝削尖了来刨地。
在这样简陋的开荒条件下,壮劳力多的人家,不过一个上午就把一亩地给开了出来。这还是他们好些人用木头做的铲子挖地的情况下的速度,要是有趁手的农具和牛犁地,估计会干得更快。
比如说胡家,简直把开荒做成了流水线。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负责割草,十到十五岁的负责砍地里的杂树,撬地里的石头并把石头搬走。十五岁以上的一部分负责把砍倒的树抬走,一部分人负责挖土。
一溜七八号人排成一排一起挖土,那场面看着这些荒地再多也经不住他们挖。
速度快的把一亩地一开出来,付春就带着两个会种地的老头儿过去查看地翻得怎么样,石头树根什么的有没有清理干净,觉得没问题就给了一个牌子让人去围屋领工钱。
按事先说的,粮食和铜板自选,不过他们都选了粮食。
他们也不傻,知道现在不太平,粮食随时都能换成钱,但有时候有钱也买不来粮食。要是粮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