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半谋朝令半谋君 执冥持苍

400. 第 400 章

小说:

半谋朝令半谋君

作者:

执冥持苍

分类:

现代言情

陈天师最初是这样认为的,深坑虽有说道,可布置杂乱。像是一个人不明白修行是一步步积累,而今日看一本初级道经,明日看一本深奥道经,导致布置既有浅显又有高深之处。

在他的推测中,是第一名死者自行修道,按照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利用猎人挖的现成的深坑,布置了一个成仙阵。

这种人并不少见,不仅是道教,还有很多方面,譬如风水,有很多半吊子水平的人,以为自己看几本风水书,就能通过摆换物件富贵荣华。

这些懒惰思维不在朝廷认同的范围内,朝廷祭祀天地尊重各教派的祖师的行为,是敬鬼神敬天地敬生灵,以信仰规正自己的言行,而不是主张痴迷诸道、妄想不劳而获。

只是总不缺人想以痴狂换取长生。

仿佛自己因有所求而产生的痴狂和长生一样珍贵似的。——有人认识到个人的痴狂不足够珍贵,于是诞生了邪教——以众人的痴狂为祭品,妄图换取长生。

邪教,分为两类。

一类,是骗取信徒财色。

一类,是为自身的修行牺牲他人。

陈天师道:“自修者布的成仙阵,不可能借到天地之力,引他人赴死。”

若是能有这样的悟性,他们这些拜入师门的就都成了笑话。

“可只有一些邪说会认为,脏器污浊,必须去除。‘脏器是人才需要的东西,仙又不需要’的看法,通常都是些无知之人才会信的,真正修道之人,绝不会执行,毕竟是以人体修仙,而非生有仙体。”

“因此,布阵者又不可能是正规教派中人。自修者借不到天地之力,则又会表明深坑死者俱是人力所害,普通的自修者难以有如此执念和能力,为求仙杀人;很可能不存在自修者,杀人的目的也不是修仙。”

“从修仙的目的看,布阵者要么是邪教中人,要么是正派中人走上歪道。可惜第一名死者的身份后来被确定,与教派无关。”

“通过继续调查,我想起数百年前,一小国的一个名为‘月蕊’的邪教。我发现,深坑布置与月蕊教的修行方式极其相似。”

“从修仙的目的看,也就还有三种可能。

一.月蕊教有教徒存活,并代代相传暗中存在至今。

二.有道行高深者根据教派中对月蕊教不甚清晰的记载,参悟了月蕊教的修行方式。

三.有外行人得到了月蕊教较为完整且白话记录的修行方式。但还是那句话,普通人难以对修仙有如此执念和能力,不会因为得到了一种难以验证的邪法,就去杀人,因此我不认可这种可能性。”

多年来,外界对于奇异志怪的书籍传说多不胜数,无论是杜撰的还是存在过的,其中说法杂糅相交,寻常人都当作故事看看,不去辨别真假,也辨不出真假。

只有道行高深的,才能去伪存真,可这其中能学会的,也是不多。

陈天师说的“极其相似”,是指深坑布置不是杜撰之法。

又因已过数百年,无人知晓月蕊教完整的修行方式,毕竟不是当年之人,谁也不能断言自己所存的“真”,在当年是完整的“真”,这才只能说“极其相似”。

孟淮妴道:“此前一切推论推翻,有人在效仿月蕊教修行。”

“是啊。”陈天师长叹一声,眼中悲悯,“钉他人魂,通天地灵,换修长生。月蕊邪教,便是用他人之魂与天地灵物换取灵气,以修长生。”

换修?

孟淮妴挑眉,她是知道人死后无魂的,只有或强或弱的意识,但别人又没死过,对于死后还有魂魄一事,大都是信的。

尤其是,修行者。

陈天师这种求仙的修行者,之所以德高望重,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通晓经文,知仙途难成,却仍坚守正道。

有很多痴迷成仙的修行者,在修行中控制不住自己的邪念,就想走他们认为的捷径,从而残害了一些生灵。

孟淮妴问:“可陈天师方才又确定了,与教派无关?”

陈天师点头:“说是得道行高深,可普天之下,能够精此道行,参透此邪教的人,据我所知,只有我与我的前辈尹天师。我自不可能,尹天师早就仙逝,更不可能。

那么还剩下月蕊教有教徒的可能性。另外,从非修仙目的来看,我虽不认可有普通人会因得到邪法产生修仙执念杀人,但可以是本就是凶手的人,得到了月蕊教较为完整且白话记录的修行方式,在自己的抛尸过程中,拿出来用,以扰乱案发后衙门的调查。”

“况且月蕊教的修行方式,是不需要挖坑的,我原本以为凶手在现成的坑中布置,是邪教徒为了防止被人发现邪教出现。

可观布置与邪教法有不少的出入,那么转换想法,若凶手目的只是防止被人发现后暴露直接目的,才仿造教派布置,待尸骨暴露,就能迷惑官吏往教派上查。这才导致,凶手并没有严格遵循月蕊邪教的方法,却也暴露了凶手其实是个半吊子,根本就不懂道教、邪教。”

“还有,郡主有所不知,方呆,是我遇到的第三次阻碍。”

他目光悠远,将这段时间的遭遇一一道明。

原来,后来在调查中,他发现民间有一讲说深坑尸骨的蒙面少年男子。

对于关注这件事的群众来说,少年人的讲述枯燥乏味,加上他又不爱回答群众的提问,只一味讲自己的,像背书似的,群众不爱听,很快热情就褪了,转到旁人那去。

可他却发现,少年对深坑尸骨的讲说,绝非外行人,且还提到了一些邪教传说。

陈天师被吸引了注意力,派弟子与之结识,也探讨一二,谁知少年只高深莫测地看来,目光越过弟子,落在他身上,微微颔首,再无言语。

又一日陈天师亲自上前交谈,少年只道“家师不许我与同修交谈,还望天师见谅”。

这简直是奇闻,堂堂天师亲自攀谈遭遇拒绝,陈天师如何能甘心?他不仅要与少年结识,还定要知晓其师父身份才可。

少年似也有心交谈,但又囿于师父训诫屡屡欲言又止。

数日后,少年开始说些与案情相关又模棱两可的话,对于自己的身份也是带着深意,这就让陈天师更加不会放弃了。

如此大半个月后,一次偶然,少年面纱掉落,那张与声音不符的完全不是少年人的脸庞暴露在面前。

他这才明白,眼前这个所谓少年的伪装有多么出神入化。他竟是被此人故意吊了这么久。

然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其的逃遁功夫一流,反应极快地面纱也不捡,就开始逃。

陈天师认为,其这般伪装耗费时日接近自己,绝对带着目的,只是年龄作假罢了,可以圆谎,不应该轻言放弃。

遂一边等待其再次出现,一边寻找,谁知那人竟从此消失,决然地放弃了此前所有刻意接近的成效。

在寻找途中,陈天师又遇到了个深夜前往深坑丈量的人,他以为是凶手回到现场,和方呆一样,对其暗中跟踪。

由于其捕杀一些小动物,又画符摆阵,陈天师便没有通知衙门,就自己三人调查,试图看清其与深坑尸骨究竟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于是又过去大半个月,直到耐心耗尽,在其毁阵烧符之前现身查看,才发现符是瞎画的,阵是瞎摆的。

这次人倒是没跑,被送到衙门,可衙门一查,人清清白白的,就自个钻研点符阵,没害人啊。

虽不是正经查案人,但也知晓查案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人物,牵绊脚步,耽误正事。是以陈天师无法计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