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挂断的忙音响着,李砚安看着手机,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刚才正好在开车,顺手开了免提,后座挤着刚跑完外勤的小周警官和小张。
车厢里原本还有点闲聊的碎音,此刻彻底安静了。
几秒钟的安静后。
“噗——”
后座发出憋不住的大笑。
“哎哟我去!安哥!可以啊!被咱妹子怼了!”小张前仰后合,“听听这嫌弃的劲儿!”
小周警官也笑,“‘老父亲关怀碰壁了,人家姜畔根本不接你这茬儿。”
李砚安看着手机,听后面俩活宝毫不留情的嘲笑,自己也忍不住摇头。
他把手机按灭,重新握稳方向盘。
“啧,”他哼笑一声,纵容着说,“行,青春期了这是。脾气见长。”
小张还在那乐:“何止见长啊安哥,这都直接挂你电话了。以前姜畔多乖啊,你说东她绝不往西瞅一眼。现在好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小周警官笑够了,缓了口气,语气变得温和了些。
“其实李哥,这是好事儿,真的。我算是看着姜畔一步步过来的,从最开始在派出所那会儿,瘦瘦小小一个,问十句答不出一句整话。后来跟你住了,人是踏实了,但总觉得太懂事,太小心了,反而让人担心。现在能这样,会不耐烦,会直接表达不乐意,甚至敢挂你电话了,这说明她真把这当家了,把你当自己人了,心里有底气了才敢这样。这是放松的表现,对她来说是好事,总不能一直小心翼翼过日子吧?”
李砚安看着前方车流,嗯了声。
“谁说不是呢。”他带着笑,“我倒是真想让她叛逆叛逆,跟我吵跟我闹都行。之前过得太苦,压得太狠,现在这样多好,有点小脾气,知道烦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才像个正常活泛的小孩儿。别人家孩子这年纪玩得多疯,她这才到哪儿。”
他说着,看向路边,忽然打了转向灯,缓缓将车靠边停下。
“诶?安哥,嘛去?”小张探头问。
李砚安没回头,推门下车,“等着,买点东西。”
路边正好有一家体育用品店,橱窗里挂着各式各样的拳击手套和护具。
李砚安目标明确,直接走到摆放拳击手套的货架前。
各种颜色尺寸的手套琳琅满目。
他的视线看向一排,最后停留在一副相对小巧些的拳击手套上。
那是种很漂亮的薰衣草紫,边缘带着一点银色勾线。
他伸手就把它取了下来,掂量了一下大小和重量,觉得差不多。
“老板,这个,再来一套最基础的护具,绷带也要。”他对店员说。
付了钱,拎着新买的紫色拳击手套和一套护具回到车上,李砚安把东西往后座一放。
小周和小张好奇地扒拉着袋子一看,又乐了。
“拳击手套?安哥你、你这是要干嘛啊?”小张说,“给姜畔买来防防身啊,防范于未然,因为她说男同学幼稚烦人?”
李砚安重新发动车子,“嗯。青春期了,男生是不可避免。讲道理她不一定听,听也不一定记得住。不如教点实在的,能揍……不是,能保护自己总没错。这颜色挺适合她。”
小周竖起大拇指:“李哥,我算是服了你了。你这教育方式,真是别具一格!”
车里回荡着笑声,李砚安单手扶着方向盘,神色悠闲,调侃什么的根本听不见的。
他就希望她能这样,一点点,活得更像个被骄纵、有底气、敢说不的小姑娘。
*
傍晚,厨房里飘出秋葵炒蛋的清香。
姜畔埋头小口吃饭,有点不敢看桌子对面的李砚安。
下午那股莫名的气性早泄没了,只剩下点心虚和不好意思。
她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耳朵尖有点热。
李砚安倒是神色如常,夹了一筷子秋葵放到她碗里,“多吃点,秋葵好,养胃。”
姜畔嗯了一声,声音小小的。
扒了几口饭,她还是没忍住,偷偷抬眼飞快地瞟了他一下。
正好撞上李砚安看过来的目光。
他眼里有点很浅的笑意,看穿了她的那点不自在。
“怎么了?秋葵不好吃?”他故意问。
“没有。”姜畔立刻摇头,垂下眼睛,“好吃。”
“那怎么光扒拉米饭,跟米饭有仇?”李砚安放下筷子,身体微微往后靠了靠,好整以暇地看着她,“下午那挂电话的利索劲儿呢?这会儿知道不好意思了?”
姜畔的脸腾一下就红了。
她就知道!
他肯定要提这茬!
“我……我不是故意的。”她懊恼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就……就那样了。对不起。”
她越说头垂得越低,几乎要埋进碗里。
李砚安静静看了她几秒,脸上的那点戏谑慢慢收了起来,语气变得很温和。
“不用道歉。”他说,“姜畔,真的,不用。”
姜畔抬起头,有些茫然的看着他。
“你这样,挺好的。”李砚安很认真地说,“我反而更放心。”
他顿了顿,似乎在想怎么表达更准确。
“你刚来我那会儿,太静了,太懂事了。让吃饭就吃饭,让睡觉就睡觉,不问不说,不哭不闹,看着是省心,但让人不踏实。那不是你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
“现在会不耐烦,会不高兴了直接说出来,敢挂我电话了,”他说着,眼里又漾开一点笑意,“这说明你觉得这儿安全了,知道我不管怎么样都不会真跟你生气,不会不要你。你心里有底了,才敢这样。这是好事,特别好。情绪这东西,压久了才坏事,能发泄出来,比什么都强。”
李砚安说的话平稳而真诚。
她听着,鼻子忽然有点酸。
原来他什么都懂。
姜畔心里皱巴巴的地方,变得软了一些,暖了一些。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却有点哽住。
李砚安看着她,心里也软得一塌糊涂。
气氛温馨得刚好。
他大概是觉得这话题有点过于沉重,想自然过渡一下,便顺着家长对孩子这个思路,话锋一转,带了几分回忆和调侃的语气说了起来。
“其实你这算好的了,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我小时候那才叫真闹心,皮得上房揭瓦。我爸妈那才叫头疼,尤其是我们家老爷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