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剧情打卡[快穿] 江姀

151. 郑伯之女25

小说:

剧情打卡[快穿]

作者:

江姀

分类:

衍生同人

时光流转,公子段降生已满一月。当初那个红皱的婴儿,在乳母和侍女的精心照料下,已然褪去了新生儿的模样,皮肤变得白嫩饱满,眉眼也长开了些,虽仍带着婴孩的圆润,但那日哭声响亮的执拗劲儿,似乎依稀可见。

按照周礼,世子及公子满月之日,需行“见子礼”与“命名正礼”,以示此子已为家族正式接纳,其名已上告先祖,下闻于朝野。这并非一个喧闹的庆典,而是一个庄严的、在宗庙或宫室正殿举行的仪式。

这一日,申华宫正殿被布置得庄重肃穆。虽无过多彩绸装饰,但四处擦拭得一尘不染,青铜礼器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用以洁净的兰草香气。

郑伯与姜昭阳皆着正式礼服,端坐于主位。姜昭阳产后休养一月,气色恢复了不少,但眉宇间较之以往,更添了一份为母的沉静与一丝难以察觉的、混合着欣慰与隐忧的复杂神色。

青洛穿着得体的衣裙,安静地侍立在母亲身侧稍后的位置。悟生则由乳母抱着,穿着小小的礼服,好奇地打量着殿内的一切,似乎已经忘了月前对弟弟的“嫌弃”。

仪式由宗伯主持,首先便是“见子礼”。乳母抱着包裹在精美襁褓中的公子段,步履沉稳地走至殿中,向郑伯与姜昭阳恭敬行礼,然后将婴儿的面容微微展示于父母面前。

郑伯目光沉静地看了看次子,微微颔首。姜昭阳看着一个月来变化巨大的幼子,眼中流露出母亲天然的柔情,她轻轻抬手,虚虚地抚过襁褓,算是完成了“见子”之仪。此礼意在确认子嗣健康,正式将他呈现于父母面前。

随后,便是最重要的“命名正礼”。宗伯手持一片事先准备好的、打磨光滑的竹简或木牍,上面已用朱砂书写好“段”字。他面向郑伯与姜昭阳,朗声祷祝,其辞大意无非是感念先祖福泽,祈求此子健康成长,未来能成为邦国之栋梁等。

祷祝完毕,宗伯将写有名字的简牍高高举起,示于众前,然后郑重呈递给郑伯。郑伯接过,审视一下上面的“段”字,沉声道:“善。此子,便以‘段’为名,望其能砥砺品行,坚如金石。”

此言既出,公子段的名讳便算是经过了正式礼仪的确认,记录于宗族谱牒之上。从此,他在郑国公室中,便是名正言顺的“公子段”了。

整个仪式过程庄重、简洁,并没有冗长的宴饮和娱乐环节。结束后,郑伯或许会赏赐负责照料公子的乳母、侍女及参与仪式的臣属一些布帛、贝币,以示嘉奖。宗亲和重臣也会上前,向郑伯与夫人正式道贺,说一些“公子康健,社稷之福”之类的吉祥话。

青洛在整个仪式中都保持着得体的沉默。

悟生似乎被这严肃的气氛感染,也乖乖地没有吵闹,只是偶尔偷偷瞄一眼乳母怀里的弟弟,小脸上带着些微的好奇,似乎在想这个变得“好看”了一点的小东西,到底会不会和他一起玩。

满月礼成,公子段的人生序幕,就在这遵循古礼的庄严仪式中,被正式拉开。

……

六度寒暑,如白驹过隙。

新郑城较之往昔,更显繁盛。黄土夯实的城墙依旧巍峨,但城墙内外的人烟显然稠密了许多。得益于“踏耒”与优化桔槔的推广,加之几年风调雨顺,郑国仓廪渐丰,市井间的生机也愈发蓬勃。

官道之上,不仅可见中原各国的车马,偶尔还能见到来自南方楚地、带着奇异纹饰漆器的商队,以及西方秦人驮着皮毛的驼铃队伍。虽然西戎之患未绝,通往更遥远西域的道路依旧险阻,但郑国地处中原要冲,已隐隐成为四方商货一个小小的集散之地。

街市间,叫卖黍米、葛布的声音依旧,但也混杂着些许来自远方的、叫不出名字的货品,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牲畜、皮革以及陌生香料混合的复杂气息。

宫阙深处,时光同样刻下了痕迹。

郑伯已年过四旬,昔日锐利的眼眸边爬上了细密的纹路,鬓角也染上了些许霜色。常年操劳国事,加之年轻时征战留下的暗伤,让他的身体不再如往日般强健。他开始容易感到疲惫,批阅竹简至深夜后,次日清晨难免精神不济,偶感风寒也需要调养数日方能痊愈。

那份属于雄主的锐气虽未消散,却内敛了许多,更多地转化为一种沉郁的威仪。他将更多日常政务交由值得信赖的卿士处理,自己则专注于权衡诸侯关系与郑国长远战略。

青洛已长成十四岁的少女,她继承了生母良好的容貌底子,身姿如初绽的新柳,纤秾合度。常年沉静阅读与协助处理宫务,赋予了她一种超越年龄的从容气度。

她与姜昭阳感情深厚,名义上是母女,实则更似师徒与盟友。姜昭阳将许多不便亲自出面的事务交由她打理,她皆能处理得妥帖周全,在宫中威望日隆。她依旧是悟生最信赖的姐姐,也是公子段眼中温和却颇有分量的阿姐。

世子悟生九岁了,已开蒙数年。他天资聪颖,但性子似乎并未完全沉静下来,对骑射的兴趣有时远超枯燥的典籍。郑伯对他期望甚高,课业要求极为严格,这使得悟生在父亲面前总有些拘谨。

但在姐姐青洛和母亲姜昭阳面前,他仍是那个会撒娇、有着活泼天性的少年。对于弟弟公子段,他早已忘了幼时那句“丑八怪”的戏言,但因年龄和身份的差异,兄弟二人相处时间并不多,关系算得上和睦,却并非亲密无间。

公子段年方六岁,正是猫狗都嫌的年纪。他完全应验了名字中的“段”字,身体结实,精力旺盛,远胜同龄孩童。他不喜静坐听讲,反而对爬树、摸鱼、与宫内侍卫比划拳脚充满兴趣。

姜昭阳看着他,时常想起他出生时的惊雷与风雨,心中那份因生产之苦而生的复杂情绪,渐渐转化为一种对这个充满生命力幼子的、不自觉的纵容与偏爱。她或许并未意识到,这种偏爱,正悄然滋养着公子段性格中那份日益明显的骄纵与不服管束。

而长秋殿,如今已不再是宫中的禁忌之地。在姜昭阳长达数年的耐心疏导与青洛的温情陪伴下,郑姒终于一步步走出了那片绝望的阴影。

她虽不复往日的活泼,言语依旧不多,但眼神已恢复了清明与平静。她开始能在宫苑中独自散步,会对着盛开的花朵露出浅浅的微笑,甚至能在姜昭阳来访时,与她进行简单的、关于天气或花草的对话。那颗曾经破碎的心,虽布满疤痕,却终于重新开始了缓慢的跳动。

姜昭阳特意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照管花草的事情给她,让她感觉自己并非全然无用,这对她的恢复至关重要。

这一日,春光明媚,姜昭阳在申华宫庭院中看着三个孩子。

悟生正皱着眉头背诵《诗》中的篇章,为稍后父亲的考校做准备。

公子段则像只小猴子般,试图去够树上的一只鸣蝉,弄得一身尘土,伺候他的宫人跟在后面一脸无奈。

青洛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边做着女红,一边留意着两个弟弟的动静,偶尔出声提醒悟生某个记错的句子,或是温和地制止公子段过于危险的举动。

姜昭阳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孩子们都长大了,而她和郑伯,却在岁月的流逝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朝堂之上,随着郑伯身体的变化,一些潜流似乎也开始涌动。这看似平静的深宫,能否一直维持着眼前的这份安宁?

姜昭阳的目光缓缓扫过庭院,最终落在青洛身上。这个女儿总是安静得让人心安,却又在某些瞬间,流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