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盛夏。
十七岁的我和好闺蜜庄佳妮一起踏上了前往C国求学的旅程。
这是我俩第一次出国,更是第一次独立出行和生活。
对于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既兴奋期待又紧张忐忑。
一个全新的天地,有那么多的未知,却又那么让人想要探知。
独自启程去解开令人好奇的谜底,也许这就是每个人长成大人的必修课。
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一行人送我俩到安检口,大家都哭得泣不成声。几位家长似乎有说不完的嘱托,反复叮嘱我俩出门在外一定注意安全,好好吃饭,按时休息。
到了边检,眼睛已经通红,嗓子也肿了,呜咽着根本说不出话。我排在前面,把护照递了上去。
边检官看了看我,十分温柔地说了一句,“请把眼镜摘一下。”
“呜...好,好的。”
“第一次出国吧,多走几次就好了。”
我揉了揉眼睛,被这突如其来的善意和安慰感动得愈发想哭,“嗯...谢谢您。”
还没有踏出国门,就已经开始想念这里的一切了。不知道到了国外,那里的人会不会也这样友善,愿意为陌生人送上一句温暖的关心。
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和干燥密闭的机舱让我俩睡意全无,硬是全程干瞪着眼,翘首等待着飞机降落的那一刻。
空姐给每位乘客发了一张入境表格,需要在下飞机之前填好,在办理入境手续时提交给边检官。
佳妮从书包里把记事本找了出来,上面工整记录了她亲戚家的地址和电话,我俩照着本子逐字逐句地填好了各自的表格,又反复校对了几遍,确认信息无误后将表格夹进护照里。
下了飞机,跟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前后上上下下几个电梯,终于来到了入境大厅。有工作人员在入口处引领,将本地居民和外国人分别指引到各自的区域。
我和佳妮排在队尾,前面等候入境的旅客排成好几个回型,几乎占满了大厅的位置的一半。
大约1小时后终于排到我们的位置。
因为紧张,我紧握着护照的手心不断地出汗,微微颤抖着递上了手里的资料和护照。
“Hi sir.”(您好。)
对面的白人边检官一脸严肃,抬眼看了看我,问道,“What's the purpose of your visit?”(你来C国是做什么?)
“Studying.”(学习。)
“Which school?”(哪间学校?)
“I am going to study in S University.”(我将在S大上学。)
“How long are you planning to stay here?”(你计划在C国待多久?)
这个问题其实入境表上也有,我和佳妮填的时候还讨论了半天应该怎么写。
“Maybe 4-5 years, until I finish my studies.”(可能要4-5年,直到我完成学业。)
“Are you planning to stay here after you finish your studies?”(你完成学业后计划留在C国吗?)
“No, I am going back to China.”(不,我准备回中国。)
边检官在护照上盖了个戳,又在入境表上挑了几个勾写了行字,随手夹进护照里连同我的资料袋一起递了回来,指了指旁边的旁边的办公区。
“Go to the immigration office over there, and give all these documents to the immigration officers to get your visa and study permit.”(去那边的移民局办公室,把这些资料给移民局官员,领取你的签证和学生纸。)
“Okay, thank you sir.”(好的,谢谢您。)
边检官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朝后面排队的人喊了一句,“Next.”(下一位。)
等到领取完学生签证和学生纸时,距离我们下飞机已经悄然过去了2个多小时。
等我俩一路小跑着去取行李时,传送带上早已空空如也。
我俩顿时慌了,心急地找了半天,最后问了好几位工作人员,才知道我们的行李箱因为没有及时取走被统一放置到了一处空地上。
虚惊一场,好在最后顺利出了机场。
刚刚走进抵达大厅,佳妮踮着脚尖急切地朝人群望去,目标锁定后,朝站在扶手前的人兴奋地用力挥手,“姥姥!”
顺着佳妮的目光,我才注意到那里站了一个面色严肃的老奶奶。
见到佳妮,老奶奶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热情,反而一脸不悦,对我们这么久才出来很不高兴。
我不禁转头看向佳妮,才发现她神色倏地黯淡了下来,好像很怕这个老奶奶。
我有些怯懦地问候了一句,“姥姥好。我叫江安,是佳妮的好朋友。”
老人家瞧了瞧我,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令人生畏的长辈。
出国前,佳妮曾经主动邀请我到了国外和她一起到亲戚家里住。
当时爸妈也在犹豫,以我的年龄和阅历,加上之前从未有过独立生活的经历,只身在异国他乡,住在好朋友亲戚家里,至少对人身安全不用担心。
但是寄人篱下的感觉终归不好,而且我和佳妮又在不同的大学,我的学校距离佳妮亲戚家路程太远,每天单是公共交通的时间就要花费4个小时,这样既辛苦又耽误时间,所以考虑许久后,我还是决定申请学校的学生宿舍。
只不过,在开学之前的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还是需要暂时借住在佳妮亲戚家里,提前适应这里的生活,为开学做好准备。
佳妮从小到大只见过几次姥姥,所以和她也不亲。
在佳妮还没出生之前,她的姥姥姥爷就随舅舅舅妈出国了。
最初几年,老两口怕他们初到国外不习惯,便一直在那边帮着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照看孩子。
姥爷在佳妮5岁时因为身体不适回国做检查,本以为是普通病症,可检查结果却是癌症晚期,在国内只住了短短数月就去世了。
姥姥因为姥爷的事情受了刺激,本就暴躁的脾气愈发难以控制。在国内的那几个月时间里经常冲小佳妮怒发冲冠地发脾气,动不动就大声呵斥,有时甚至会动手打她。
在佳妮为数不多的那些关于姥姥的记忆里,恐惧和害怕多过于亲密。因为姥姥的脾气,和她短暂相处的那些日子给佳妮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但是佳妮性格好,从来不计较这些,毕竟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生活在一起,那些童年里和姥姥相处时不太愉快的回忆也早就被她埋进了心底。
每次妈妈给姥姥写信或者打越洋电话时,佳妮总是懂事地问候,可姥姥始终对她的态度冷若冰霜。
这次姥姥能亲自来机场接我们,佳妮有些受宠若惊。
我和佳妮都以为会是她舅舅来接机,因为之前时常听她提起这位特别优秀卓越的舅舅,久而久之我在心里早就描绘出了他高大的形象。
想到这次终于能见到本人,还为此激动了许久。
佳妮的舅舅冯炳睿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偶像。
80年代出国留学,一路读到了生物学博士后。毕业后在一家非常知名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担任高管,同时身兼大学教授和研究所顾问。
不仅事业成功,家庭也非常美满,有一位青梅竹马美丽贤惠的妻子,还有3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他们一家是被周围无数人羡慕的海外精英,过着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品质生活。
冯炳睿在几年前曾经回国了一次,那是佳妮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舅舅,以前一直都是从她妈妈嘴里听说关于舅舅的一切。
那次的见面,在她青春懵懂的眼睛里,舅舅高大英俊又十分高冷的气质完全贴合了她的所有想象。虽然只相处了短短几天,也没说上几句话,可佳妮却像终于见到偶像一样,对舅舅更加崇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