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野人山之不降 奥古斯维

12. 丧父

小说:

野人山之不降

作者:

奥古斯维

分类:

穿越架空

我脑袋嗡嗡,像是被雷击过般,伏在地上大声哭嚎,祖父连忙将我拉起来。

楚人素有规矩,亲人热泪不可滴在亡者血肉上,如此亡者便会念念不忘尘世至亲,来世不好投胎。

可如今父亲都身首异处了,哪里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明明离家之时,父亲还好好的,怎会如此,我想不通?

我跑回家,一路跌跌撞撞,心里只想赶快问问祖母和母亲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是我今生跑得最快的一段路,上气不接下气,脑袋也晕乎乎的,只觉得天在转,山在转,林子也在转。

真像是一场梦,我忍不住想,这会不会本就是一场梦?等天亮醒来了,我还在鬼门峰,昨日猛吃的大肉尚未尽化,是故吃撑了发起了大梦。

到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正在院子里扫地,刹那间,我知道梦醒了。

安桀说过,中原女子不算美,却很韧,国破家亡,男子一蹶不振,女子却越来越韧,天塌下来还能先将屋子扫了。

这不是梦,我的梦做不出来这般又虚又实的象,而天也真的塌了。

母亲也看到了我,她眼圈红红的,本来尚在悲痛中,看见了我,神色又有一丝转喜。

“岫儿,你回来了。”这一唤,有万种怜惜。

在洞内的祖母也听见了,踉跄着来到院子里。她似乎是大病了一场,站都站不稳,母亲赶忙去搀扶她。

“娘,祖母,爹的头怎么被挂在竹林里了?”我哭嚎着。

祖母和母亲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但总归是开口了。

可她们说的完全不一样。

祖母说的是当年大家南逃到赤水时,船只不足,先帝问群臣当下能舍掉些什么,武官说可以将那五十车经史典籍丢到河里,文臣说可以烧掉一百车粮草。

文武各不相让,武官死也不愿将粮车付之一炬,文臣又宁死也要带着那五十车书走。

几位言官当场死谏,只求先帝能带走那些书画,他们说,那五十车经史不只是经史,更是我楚国最后一丝血脉,只要它们尚在,国魂便在,后世楚人便能复国。

先帝允了。

可代价却很惨重,船就那几艘,乌压压的遗民,堆成山的粮草和书画,却一个都不愿舍弃,当时将士们集结所有能征用的官船和民船,日夜抢运。

军令如山,先帝最后抽了三万重兵,不让他们登船,反而令其死守。

君令如山,这三万赤水沿岸的楚军只得拼命阻击邙人,拼死拖住他们渡江的步伐。三万人也随之命丧于赤水。

从那以后,很多将士便对文臣不满,甚至说是恨之入骨,他们总觉得,当初登船的理应是那三万浴血奋战的将士兄弟们,而非一堆堆破书。

之后在野人山,三十一年来,除了曹将军那一脉,大楚将士与大楚文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

我打断了祖母:“祖母,什么先帝什么赤水,那么远的事,别说是死三万,纵使死他三十万,楚人死绝了我都不在意,我只想知道爹到底出了什么事。”

母亲也拦住了祖母,她开门见山:“你爹曾有过一位发妻,且和她育有一女,只是,她们不愿上山,归降了。虽离开了你爹,可这么多年,我瞧得出,你爹心里一直记挂着她们母女俩。”

“他们是少年夫妻,恩爱多年,或许在他心里,他们仨才是一家人。”

人心真的很可怕,哪怕是我这样血脉相连的亲生女儿,在听到母亲的此番话后居然没先前那般悲痛了,甚至能静下心来听母亲讲些陈年旧事。

“可李家人誓死不降,所以那个女人和她的女儿颇受牵连,听说过得很不好。”

真是可笑,她们过得再不好,还能有野人山上的日子苦吗?

母亲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不知怎么了,她的女儿便流落到青楼了,她想赎回女儿,可老鸨一口咬定三千两赎金,少一分都别想见女儿。”

“所以她就上山来找我爹?”我有点猜出来了。

母亲点点头。

“是她杀了我爹吗?为了去找邙人朝廷换钱?”我问道。

“真要是这样,你爹求之不得,可你爹哪值这么多钱,就算我们全家的人头加一起都凑不了三千两。”

“野人山穷得叮当响,哪有什么钱,曹老将军病重都缺医少药的,他的旧部还得漫山遍野挖药呢。”我想不明白。

沉默许久的祖母突然开了口:“这些年,邙人一直在找一部《山河秘史》,这部史籍是我朝皇室所著,世间少有,原先是存放在宫中的,京都陷落后,便跟着那五十车法书名画一同运到了野人山。”

我不解:“书能值多少钱?爹的那位发妻也真是急昏了头,什么破烂都要。”

母亲淡淡道:“十万两。”

此刻大家都沉默了,没有人再说话。

接下来的事不用猜就知道,父亲肯定是把那部价值十万两的《山河秘史》从文官伯伯那里偷了交予发妻,以便赎回他和她的女儿。

可如此一来,野人山上的叔叔伯伯们怎会放过父亲呢?他们最宝贝那些旧书了,当年不惜用三万条人命换来的啊,谁拿了它们,不得用命来换吗?

一堆破书,在叔叔伯伯眼里是楚人最后一丝血脉,在邙人眼里是十万两白银,在父亲眼里是救长女的一线生机,在我眼里却是父亲的一条命。

算来算去,算到了贵贱不知,乾坤颠倒,性命尽折,这世道,人命远没有几张纸值钱。

“爹走时没遭罪吧?”我还是忍不住问道。

“你祖父原是刑部员外郎,几位老臣特意询问了你祖父的意见,此罪按律如何处置,你祖父便在地上动笔写道 ‘罪同谋逆,按律当斩,悬首示众’。”说罢,祖母伏在母亲肩头痛哭失声。

尽管悲痛万分,母亲还是为祖父辩解了几句:“娘,你别怪爹,斩首至少比凌迟做成肉酱好,三郎也算是解脱了,以后不用在山上遭罪了。”

祖父悄无声息地走来,想来他方才定是在院外站了良久。

母亲和祖母明明看到祖父进来了,却装作没看到,不去看他,也不理他,反而和我说起了话。

“岫儿,你爹临走前给你留了几句话。”

我跪下听着,擦着眼泪,母亲也擦着眼泪,祖父站在一旁默默看着。

母亲开口:“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