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苍莽山

第40章 恐怖如斯

小说: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作者:

苍莽山

分类:

穿越架空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全本免费阅读 ggdowns.cc

众人站在木靶前,仔细查看着。

张世杰上前一步,将木人靶上的皮甲扒掉,只见一颗指头粗的圆形弹丸深深的卡在厚实的木人身体。

用手摸了摸弹丸,使劲力气,竟然无法抠出来。

“陛下,这!这……”张世杰作为军中老手,此刻因为震惊,连话都说不囫囵了。

“火绳枪威力虽大,但射击频率太低。张将军,你觉得在战场上,如果用火绳枪对付蒙元骑兵胜算如何?”赵昺看着张世杰问道。

“陛下,此物如此犀利,**骑兵也是肉体凡胎岂能对抗。射速不是问题,只要有足够的**,可采用三段或者多段击战术。如此一来,便可持续不断射杀**。只不过……”张世杰说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我大宋从未有因言获罪之前例,此事兹事体大,关乎到我大宋之生死存亡。故今日,诸位卿家当畅所欲言,而不应闪烁其词,更不可闭口不言。不论庙堂之上,还是匠人、士卒都可直言不讳,言者无罪。”赵昺转过身,对着官员、匠人、锦衣卫说道。

昔日齐威王曾言:“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诸侯皆朝于齐……

而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熟人在街上偶遇,点点头递个眼色,擦肩而过,谁也不敢说话。

三年后,周厉王被赶到了一个叫“彘”的地方。

“彘”大猪,野猪也。估计是某个深山老林、野猪遍地的地方吧。

人心是什么?只有上位者真心对待他们,才能获得人心。

人心在无往而不胜。

“陛下,**犀利,威力巨大,臣等叹服。之时,如遇阴雨天,这**怕是用不成吧。”张世杰拱拱手,婉转地说道。

“善,张将军不愧是军中老卒,一眼看出问题所在。”

“张将军说的不错,阴雨天**受潮无法使用。所以其他兵种不但不能废除,反而要加强。”赵昺看了一眼众人说道。

“陛下,若以常规兵器再配合火器,我大宋的战力必将有所提升。”张世杰道。

“陛下,此物也就是陛下说的这种火绳枪,打造起来产量如何?”陆秀夫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李有钱、张有德,你们给陆丞相说说吧。”关于产量问题,赵昺也不甚了解,只能让这两位匠人帮忙解释了。

“丞相,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琢磨,整体来说此物打造起来倒也不算复杂,但难点在于枪筒。经过反复测试定型之后,这三天时间,我等共造出三百杆**,折合每日在一百支上下。”李有钱道。

“陛下,如此三个月便可装备万余人的兵马。不过老臣还是有些忧虑,一旦蒙元来犯,战场之上消耗甚巨,不知陛下可有办法?”陆秀夫问道。

“丞相老臣谋国之言,考虑甚为周详。一旦战事开启,一万**怕是经不起几次大战的。”赵昺道。

大战起,各种物质装备消耗都是海量的

赵昺想了想,对着李有钱、张有德说道:“李校尉、张校尉,你们能有什么办法提高产量么?”

“陛下,臣等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多打造火器。”李有钱和张有德说道。

“关键在于方法,你们现在是如何制作**的?”赵昺问道。

“回陛下,微臣让每一名师傅带上几位学徒列为一组,每组再分别独立打造出火器,互不干涉。”李有钱、张有德连忙回话道。

“形势紧迫,大宋没有多少时间。今后客套话就不要再说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是由若干零部件组装而成,比如打造枪筒的就只做枪筒,制作**的就专门只做**。这样每一个部件,人人都是熟练匠人。只要提前规定好各部件的尺寸,各部件均采用标准化,最后再由专人完成组装。能否提高效率?”赵昺摆摆手,对着两位大匠说道。

赵昺把后世的标准化、流水线给照搬了过来。

“分别打造各种零部件,熟能生巧。各种部件尺寸相同,再最后组装。妙啊,如此一来,即便有部件损坏,也可以方便维修更换。”两人兴奋地说道。

事实上,后世的所谓流水线作业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

秦人横扫六国,靠的就是“马快**强”。秦人在制作**机的过程中使用的就是流水线作业。

每一件武器,每一个零部件上面都写有某某某监制的字样。一旦在战场上出了问题,监工脱不了干系的。

(相邦,吕不韦监制)

而且损坏的**机可以随时修理,只用把两台损坏的**机拼凑鼓捣一下,就可以再次使用了。

“流水线”、“标准化”生产是人家秦人早都玩剩下的制作流程。

始皇帝搞得车同轨,书同文的目的其实就是标准化。

但千百年来华夏民间的工匠们依然喜欢各自为战。

比如说一家铁匠铺,有顾客想要打造一把锄头,那么这个打铁匠人肯定是把活给包圆了,绝不会另外从别的地方购买一根锄头把进行组装。

原因很简单,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手艺人最看重的就是信用。

如果某位匠人打造一件产品使用了从别人家购买的配件,那么这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损坏,责任算谁的?

再加上技术不外传的因素,所以在这个时代,一包到底成为主流。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汉朝和秦朝的治国理念不同。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前汉罢黜诸子百家。

“士农工商”,工匠成为社会最底层。发明创造变成了奇技淫巧。

四书五经成为主流,至宋朝又出来了一首神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