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
每一天中午,我都顶着一轮烈火般的大日光,抱着刚睡着的小明(为了不让他在公交车上动来动去的,他中午一睡着,我就抱着他去坐车,一般去到医院没多久,他就会醒来)去坐公交车,为了小明能够抱着睡得舒服点,在车上坐着,我都会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抱着他,直到下车。
又或者是,在下着沥沥淅淅的小雨里,我前面背着他,后面背个大包,手上撑着把伞走在去公交站的路上,然后上了车在公交车上一路“站过去”,因为他一放下来就会醒,我宁愿他多睡一会儿,宁愿一直就这么站着。
每天下午当我回到出租房,卸下身上的重量的时候,我真的是疲惫极了,但是我得赶紧去做饭给小明吃了,是的,别说稍作休息一下,大多数时候我连感受累的时间都没有,想都不要去想,没有时间去想我的身体究竟能负荷多久。
每天在医院的训练都差不多的,唯有一次,我特别难忘。那天,小明穿了套“红苹果装”的保暧衣,那是朋友送的新衣服,很明显那是女孩子穿的,但是他还小呢,看着挺好看的,就给他穿了。他穿得映衬得脸颊更红扑扑的,让人看着会误以为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子。
一去到医院,老师,家长们便打趣道:“哇,小明今天穿了套红苹果装耶,好可爱哦!”,小明听了,也是“咯咯咯”地笑,他最喜欢别人夸他。
一如往常,小明很是配合老师对他的训练。然后,老师说,小明这么配合,你在家可以多多给他做这个动作,但是要特别小心。
于是,老师给我做个示范。小明平躺在床上,脸朝上,然后老师把他的上半身移出床外,上半身悬在空中,用手压住他的髋部,让他靠自己的腰部力量自己把上半身立起来,如此反复。但是小明做了一次后,第二次便立不起来了,他很惊慌失措,他大哭,但是老师还是希望他能自己起来,鼓励他。但是他似乎丝毫听不见老师说什么,他很害怕,他惊得整张脸直至脖子处都是红通通的,他很怕掉下床去,他开始惨哭,又很艰难地挣扎着起来,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我整个人一下子就“轰”的一声,乱了,脑子一片空白。眼前只有一片红色......
我不敢去“救他”,我不能让老师觉得我“溺爱”孩子,我真的很担心,很心急,很心疼,但是我的脸面却是波澜不惊,面如表情。儿子终于还是挣扎着立起来了,老师把他抱到了床上,老师说,这个动作,你回到家在他配合的情况下,可以多练练。他说这个对腰部力量很有帮助,对于老师的建议,我是感激的,在我心里老师都是尽职尽责的。
那天,孩子在我的怀里哭了很久很久。不停地啜泣、啜泣......
我的内心时常闪现出这一片红色,像是一滩鲜红的血遮住了我的双眼。
痛的是心,泣的是血。
直到现在,我也还记得这个动作,但是却从未对他做过(自己毕竟不是专业的老师,不敢这么“狠心”地操作,怕一个不小心伤到孩子)。
孩子啊!我宁愿这一切苦都用在我身上,让我代你受罪。
如果这世上真有一种“狠心”叫爱你,我宁愿我从来都不是爱你的。
由于我和小明的孩子他爸是闪婚,彼此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两家同是一个县里的人,当时我25周岁,听别人说,25周岁就已经是“初级剩女”了(现在想来,当年的这种想法着实有点可笑,人有时总是会喜欢盲目跟风一些所谓的生活准则,规律,表象的时尚,过于在意旁人一时看法,而忽视了内在的自己),就想着是时候结婚就要结婚了。
在一片祝福声中,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前两人的性格没有很好的了解,以为婚后可以互相包容理解。他喜静,我喜动,我话多,他的话少得可怜,一个月可以不怎么和你说话,说的也都是家里的一些必须要说的话,比如今晚吃什么,儿子睡了吗?
除此外,再挖不出只言片语。
婚姻的开始都是很美好的,直到小明的出生,直到“一巴掌事件”后,为医治小明身上背负的沉沉的债务,还有过去一些很琐碎的一些小事,都像一颗颗无处不在的炸弹。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将其“完美引爆”。就如钱钟书笔下《围城》里的男女主角,亲戚来一次家里,说几句风凉话就能引起一番惊天动地,惊心动魄的争吵,我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直吵得“人仰马翻”!恶语相向!最后的结局都是他极度不耐烦就像方鸿渐一样一副“躲得起”的姿态遥遥而去。
与此同时,我们再坚持了大半年后,在小明3岁前结束了去医院的康复。一则我们没有经济能力,无法再以借钱的方式去“供给”医院,二则小明身体状况一直很不好,时常生病。主要还是前者,万般无奈下我只得暂时放弃了。而我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很堪忧,由于经济上,心里上负担太重,长期失眠,身体骨瘦如柴,照镜子我能看到身上突起的第三根肋骨。我觉得我完了,“长此已往,我将不我了”!
万般无奈下,我向孩子的爷爷奶奶提出,需要一个人过来帮我带带孩子,孩子暂时不去医院了,在家休养,在家里给他做康复。而我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打电话给孩子的爷爷,总是推三阻四,以他女儿需要他帮助带小孩,孩子离不开他为由。他觉得儿子女儿都一样,他要帮他女儿带孩子。当我一说到,我儿子是这种特殊的情况,你们两个老人,就过来一个,可怜可怜这个孩子吧!并且帮我把女儿也带过来,我很想她。但是他却是有意避开谈论我儿子,一提到我儿子就沉默不语,多次电话后,火了,抛下一句,我是不会去的!你女儿也是不会去的!你看你妈(我家婆)去不去吧!
打电话给我家婆,她也是不愿意,她要让孩子回老家。但是,我跟她说了,孩子现在这种情况,没有办法脱离父母,老家也没有适合我们的工作。再者,孩子现在已经适应A城这边的气候,回老家恐怕难以存活,你知道的,上次就差点没了......
我求求你,可怜一下这个孩子,他再怎么不好,也是你的孙子。家婆却表示,他认为还是做爷爷去的好,爷爷比她会做饭。
打了N多遍“太极”后,我最终还是心灰意冷了。
我和小明他爸又开始为这件事情争吵了,他知道如果他父母肯来其中一个帮我们,我们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但是那是他父母,他能怎么样?!他就是不愿意来啊!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他们也确实没有这方面的义务!我说,你有没有打电话求他?他说,他打了,求他也没用,他们就是不愿意来,爸还说我们熬不了多久还是会回老家的,等着吧!
我失语。
难道坚强的母亲就一定要为孩子牺牲自己吗?有没有一种既能顾全到自己的生活,能挣到钱,能为理想奋斗,又能照顾孩子的生存方式?!
纵观历史,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owns.cc